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233

第233章 老年人慎用保健

对许多老年人来说,金钱、名利已微不足道,最大的幸福是拥有健康。这些年兴起的“保健品热”,对老年人的保健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对于保健品的夸大宣传,也给老年人的健康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许多人认为只要是保健品总会对身体有好处,殊不知,在许多情况下却适得其反。

国家已有明确规定:保健品是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因此,保健品并不是人人都可以随意吃的。目前的“保健品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大,导致各种营养素的摄入不均衡,需要服用保健品来调节;二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为预防慢性疾病,对保健品的需求尤为旺盛。但买保健品不等于买健康,补充营养素也应该因人而异。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典籍《内经》上就讲的非常具体,现在我们的养生法还都是两千年前我们老祖宗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就是现在的保健品,有90%都用到了中药。中药是什么?草、木、虫、石等等,还有粮食、菜、肉、水果,通通都可以纳入中医所说的“药”的范畴。许多保健品中,都使用了中药,这些成分用在中医的方子里,它就是中药。中医对养生保健有着非常深厚的理论基础,认为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治未病就是现代所说的防病思想,首先要预防疾病,其次是得了病不使之恶化,这和现代人的预防保健观是相吻合的。但每个人应有各自不同的保健方法,应该因人而异,就好比我们得了不同的病,可能会使用同一种中药,或者是某一种中药,可能会用于不同的治病方子中。这就是中医的辨证施治,对于使用保健品也应该是这样,一种保健品不可能对每一个人都合适。

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讲,受一些宣传的误导却存在滥用保健品的问题。例如,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成分的补充是许多保健品的宣传重点,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必须有科学的量与比例,而且要适合特定的适用人群,否则就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另外,虽然国家规定保健品仅能宣传其规定的功能,不能突出治疗效果和作用,但一些厂家却在“功效”、“添加成分”等方面做文章,这也给保健药品市场带来了混乱。目前,一些老年人服用保健品存在一些误区,对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构成了威胁。

1.误认为多吃保健品有益健康 有的人觉得年纪大了,应该补补身体了,亲朋好友送,自己也买,认为保健品吃得越多越好,结果造成过量服用。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都有一个最高承受值,一旦过量,就会导致总体比例的失衡。所以服用保健品要适可而止,不可滥用。老年人要明确自身需要调补的脏腑和部位,人体有五脏六腑,一般调补宜以五脏为主,主要应根据各脏的生理功能进行调补。

2.误将保健品当药吃 有的人以为保健品对疾病有直接疗效,甚至去看病还抱着一堆保健品。其实保健品只能预防和调节机体的亚健康状态,如果不经医生指导就盲目服用,就会影响治疗甚至加重病情。要知道将保健品以药品形式每天定量服用,一旦停用,往往会使服用者若有所失,造成心理的不适。

3.误把保健品当饭吃 这对身体十分不利,因为营养素只有强化或改善某一种功能的效果,而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除了主要营养,还包括许多活性成分,单纯使用保健品,是不能保证营养均衡的。如定量服用保健品,容易使人忽视从正常饮食中摄取营养及通过食补健体强身的重要性。从营养学角度来看,只要食物品种多样,就能使人体获得全面的营养。所以,仅以保健品来代替由身体各器官共同参与摄取营养的过程,从长远看对健康十分不利。

4.误认为只要不超量服用就没有危害 任何物品都有两方面的作用,保健品也不例外,在起保健作用的同时,对人身体也可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有些人本身存在隐性疾病,还有的人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随便服用保健品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例如,长期酗酒,可能对肝脏已造成损害,若再服用深海鱼油,就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每个人的身体都有一个保持自我平衡的能力,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保健品。如果是一个健康的人,而且在正常的生活条件下,就没有必要服用保健品。

总之,在通常情况下,保健品中的营养成分是完全可以通过日常饮食摄取。但是,由于现在生活习惯的改变,都市人群饮食不均衡,导致血浆浓度低于最佳水平。健康人群在安全合理的前提下,补充适量的营养素也是非常必要的。适量补充营养素和微量元素,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例如,更年期的女性,一般都需要补钙;经常吸烟的人,应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老年人适量摄取含微量元素高的保健品,可以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预防慢性病。也就是说,“饮食调养+合理补充+适量运动”才是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