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037

第37章 看尿色识

正常人的尿色呈淡黄色,天冷时多清澈,天热时多黄色,这与出汗和饮水多少有关,但也可以随着饮食而变化。如摄人偏酸性饮食时,尿色则深;饮食偏碱,其尿色则多淡。有时口服几片核黄素,尿色也会呈现深黄色。像这些尿色变化是极为短暂的,可以很快自行恢复。又如在冷天里,儿童容易发生米汤样小便,把尿搁置一会儿则沉淀,加热后则清澈,此系生理性盐类尿,只要多饮些水,尿色即可转为正常。但也有些尿色异常是病变的信号,大致可分下列几种。

1.红色尿 有血尿、血红蛋白尿和紫质尿之分。血尿不外乎泌尿系统受到直接或间接(发炎、溃疡、异物、药物)刺激,或者是因肿瘤、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肾脏充血,因血管破裂,血球外渗,造成血尿。原发性血尿是极为罕见的,大多因肾脏徽血管内皮细胞间的联合质存在缺陷,导致微血管渗透性增高。从而发生血尿。血红蛋白尿常发生在疟疾、溶血性输血反应等,也有人吃鲜蚕豆时出现血红蛋白尿,这是因为有些人体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所以出现蚕豆病,这些都是血红蛋白尿。引起原因主要是由于血管内红细胞大量破坏之后,造成血浆内的血红蛋白含量超过了一定量。紫质尿多见于铅中毒的病人,是由于血红蛋白合成遭到障碍,而产生大量紫质。紫质尿的颜色像葡萄酒一样,容易识别。

2.黄褐色尿应区分是胆红素尿还是尿胆元尿。胆红素尿常因肝内或肝外的胆道被炎症、肿瘤、结石堵塞,引起胆红素钠进人体循环。当胆红素钠超过一定量时,则发生胆红素尿。尿胆元尿常因肝脏损伤,引起肠内吸收尿胆元增加,进人小便则发生尿胆元尿。或者是溶血性贫血病人,因大量红细胞被破坏后,使大量尿胆元经肠壁吸收进入门静脉循环,由于肝脏不能把过多的尿胆元变成胆红素,也可发生尿胆元尿。

3.蓝色尿首先考虑有何服药史,如服用利尿剂氨苯喋啶、大量水杨酸及注射亚甲兰针剂都可以出现蓝色尿,但药性过后可自行恢复。当然,胆红素尿被搁置时间过长,发生氧化作用,也可使尿液变为蓝色。

4.白色尿最为多见的是丝虫病所引起的乳糜尿。因乳糜池近端的糜性淋巴管曲张、破裂,使乳糜流进尿路,则发生乳糜尿。罕见的是尿路发生严重感染,当大量脓液排出时,小便就呈乳白色。

5.黑色尿 又称暗褐色尿,见于服来苏儿自杀的人,因为来苏儿中含有酚,酚在人体内部分氧化为对苯二酚和儿茶素,从小便排出,尿静置片刻则成为黑色尿。还有如黑色素瘤病人,因为体内黑色素增多,使血中黑色素被肝脏还原为黑素元,在尿中排出的黑色素元,经氧化后则成为黑素,所以,黑色素瘤病人的小便,稍微静置片刻,也都是黑色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