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053

第53章 肝功

1.谷丙转氨酶(ALT,曾简称GPT)

参考值:0~40 IU/L

临床意义:肝脏中ALT含量最多,因此,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胆、胰腺疾病所致肝损害,心脏瘀血所致肝瘀血,药物、化学毒物、各种严重感染所致肝损害均可使血清ALT增高或明显增高;另一方面,由于心脏、肾脏、骨骼肌等脏器组织中也有较多ALT,故其病变时亦可使血清ALT活性升高。

2.谷草转氨酶(AST,曾简称GOT)

参考值:0~40 IU/L

临床意义:心脏、肝脏、骨骼肌中AST含量很高。血清中AST增高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损害、肝炎、肝硬化、恶性肿瘤、白血病、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骼肌损伤或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

3.碱性磷酸酶(ALP,曾简称AKP)

参考值:34~150 IU/L

临床意义:黄疸病人中,ALP高而ALT轻度增高者大多为阻塞性黄疸,ALP正常或稍高而ALT很高者多为肝病所致黄疸。溶血性黄疸时,ALT、ALP多正常。肝癌可引起ALP升高。少儿的骨骼发育、某些骨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骨折愈合期、畸形性骨炎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血清ALP增高。

4.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或GGT)

参考值:7~49 IU/L

临床意义:GGT增高常见于肝、胆、胰的炎症和肿瘤、长期饮酒者及服用某些药物者。

5.总胆红素(TBIL)

参考值:0~17μ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有肝细胞损害的疾病,如各种肝炎、中毒、肿瘤;肝内或肝外的胆道阻塞;溶血性疾病等。

6.直接胆红素(DBIL)

参考值:0~7.0μ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有肝细胞损害的疾病,如各种肝炎、中毒、肿瘤;肝内或肝外的胆道阻塞。胆石症、胆管癌、肝门部肝癌及壶腹部癌肿等致胆汁排泄障碍,引起阻塞性黄疸。DBIL增高显著,TBIL增高值随胆管阻塞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而定,该型黄疸TBIL通常在171μmol/L以上,DBIL/TBIL通常>0.4.

7.间接胆红素(IBIL)

参考值:0~17μ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恶性疟疾、新生儿黄疸等。若DBIL和IBIL均增高,TBIL增高多在119.7μmol/L以内,DBIL/TBIL比值<0.4支持肝细胞性黄疸,常见急性病毒性肝炎和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以及各种药物和酒精性肝损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