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056

第56章 肾功

1.血尿素(BUN)

参考值:2.2~7.2mmol/L临床意义①增高:a。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等;b。体内蛋白质分解过盛,如急性传染病、上消化道出血等;c。前列腺肥大、尿路结石等尿路梗阻时;d。血液浓缩及心功能不全时;e。长期大量吃高蛋白饮食,或药物影响如噻嗪类利尿剂。

②降低:一般无临床意义,在重症肝脏疾病时,因肝脏合成尿素功能降低,可致BUN下降。

2.肌酐(CREA)

参考值:40~110μmoL/L

临床意义

①CREA增高表示肾脏功能损害程度,>221μmo1/L大都属于肾源性,而非肾源性大都在此浓度以下。

②CREA与BUN同时增高说明肾有严重损害。若BUN升高而CREA不升高,常因肾外因素引起,如胃肠道出血等。

3.总蛋白(TP)

参考值:60~80g/L

临床意义

①增高:a。血液浓缩,尤其是急性严重脱水,如呕吐、腹泻、高热大汗等;b。异常合成增加,主要为球蛋白合成异常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M球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等。

②降低:a。血液稀释,如水、钠潴留,可见于肾病综合征等;b。营养不良,如长期蛋白质供应不足、慢性肠道吸收不良等;c。消耗增加和长期丢失,如恶性肿瘤、严重结核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肾病综合征者,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中丢失,引起低蛋白血症。d。合成障碍,如慢性肝脏损害时,以白蛋白合成障碍为主,一般血清总蛋白降低不明显,因为同时有球蛋白增加之故。

4.白蛋白(ALB)

参考值:30~50g/L

临床意义

①增高:除因血液浓缩可引起含量增加外,绝对性白蛋白增加临床上未见有报道,所以白蛋白增加的意义不大。

②降低:a。丢失增加,如急性大量失血,长期慢性失血、肾病综合征等自尿中丢失白蛋白;b。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的恶液质、结核病等,还有风湿热亦可有白蛋白减少;c。营养不良和肠道吸收障碍;d。合成减少,常见于肝脏疾病;e。生理性稀释,如妊娠晚期。

5.球蛋白(GLO)

参考值:20~35g/L

临床意义

①增高:a。慢性炎症或感染,如结核、疟疾、黑热病、日本血吸虫病、风湿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b。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c。慢性肝脏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d。某些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等。

②降低:a。见于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b。使用免疫抑制剂,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