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069

第69章 电解质和微量元素检

1.钾(K)

参考值:3.5~5.6mmol/L临床意义增高:血钾高于7mnol/L时可引起严重的骨骼肌、心肌和呼吸功能的抑制及心电图P波消失、T波和QRS波群改变,超过10mmol/L时,即可发生心室纤颤、心脏停搏而致死亡。血钾增高常可由肾功能障碍使排钾减少、重度溶血或组织大量破坏使细胞内钾大量入血、组织缺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含钾药物及潴钾利尿剂过度使用等原因引起。

降低:常由于钾摄入少、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及呕吐、腹泻丢失钾等原因情况引起。

2.钠(Na)

参考值:135~145mmol/L临床意义降低:低钠血症(<130mmol/L)可见于腹泻、呕吐、消化道造瘘或引流导致的失钠;艾迪生氏病、西蒙氏病、尿崩症、糖尿病、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退使尿钠排出增多;皮肤失钠增多如大量出汗后补水但未补盐,大面积烧伤。

增高:高钠血症(>150mmol/L)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柯兴氏症,醛固酮增多症;钠进量过多;严重脱水症,失水大于失钠;脑血管意外,垂体肿瘤。

3.氯(Cl)

参考值:95~105mmoL/L

临床意义

①增高:可见于脱水引起的高钠血症、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肾后因素引起的排尿障碍等。

②降低:见于严重呕吐、腹泻、消化液大量丢失、长期限制氯化钠摄入、艾迪生氏病。

4.钙(Ca)

参考值:成人:2.10~2.54mmol/L;儿童:2.25~2.67mmol/L临床意义增高:可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维生素D、维生素A中毒;多发性骨髓瘤、肿瘤骨转移;艾迪生氏病;家族性高钙血症、婴儿期自发性高钙血症。

降低: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肝或肾脏疾病引起维生素D代谢改变;维生素D缺乏所致佝偻病、软骨病;严重乳糜泻、胰腺炎引起的钙吸收障碍。

5.离子钙(iCa)

参考值:1.10~1.30mmol/L临床意义:iCa有显著的生理活性,在下列情况中其测定意义优于总钙: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许多病人总钙可正常而iCa增高;②心脏直视术、器官移植、大量输入柠檬酸盐治疗者,需连续监测iCa以决定是否补钙,而测总钙意义不大。

6.无机磷(P)

参考值:成人:0.97~1.45mmol/L;儿童:1.45~2.10mmol/L临床意义①增高: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肾功能衰竭、维生素D摄入过多、骨折愈合期、慢性肾炎晚期。

②降低: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佝偻病、脂肪泻、糖尿病及骨质软化症。

7.铁(Fe)

参考值:男性:11~30μmol/L;女性:9~27μmol/L临床意义①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肝炎、铁中毒。

②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妊娠、婴儿生长期、营养不良。

8.总铁结合力(TIBC)

参考值:45~82 μmol/L

临床意义

①增高:见于缺铁性贫血、妊娠。

②降低:见于血清蛋白降低的各种疾病,如肝硬化、慢性感染、蛋白丢失过多。

9.铜(Cu)

参考值:男性:11~22 μmmol/L;女性:12.6~24.3μmol/L临床意义①增高:见于白血病、肝硬化、各种感染、肿瘤等。

②降低:见于肝豆状核变性、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等。

10.镁(Mg)

参考值:0.8~1.2mmol/L临床意义①增高:见于肾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未治疗时、严重脱水。

②降低:见于长期禁食或吸收不良、长期丢失胃肠液、慢性肾炎多尿期、长期用强利尿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1.锌(Zn)

参考值:10~17.6μmol/L临床意义①增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口服锌或锌中毒。

②降低:见于急性组织损伤、烧伤、外科手术时、心肌梗死、急性传染病、慢性肝病、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

12.铝(A1)

参考值:<O。15μ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肾功能衰竭及铝中毒。

13.硒(Se)

参考值:1.3~4.3μmol/L临床意义:降低:见于克山病、溶血性贫血、不孕症及肿瘤。

14.铅(Pb)

参考值:成人<1.93μmol/L临床意义:≥4.83μmol/L见于急性铅中毒。

15.汞(Hg)

参考值:<50n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汞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