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083

第83章 鼻

鼻衄系指因外感或内伤,致血液不循常道,由鼻道外溢的一种病证。常见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急性单纯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等引起的鼻出血,或因鼻腔、鼻窦的恶性肿瘤而导致的鼻出血,其他如麻疹、丹毒、猩红热、流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风湿热、血液病、肝硬化、尿毒症、维生素C及维生素K缺乏、内分泌失调等病以鼻出血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外伤鼻衄不属于本篇讨论范围。

治疗

1.应急措施①用湿毛巾或冰袋冷敷额部及鼻根部。②取云南白药或百草霜、血余炭等,用棉花球蘸上药末塞人鼻内。③鼻衄不止,可用大蒜捣如泥,作饼,贴敷对侧涌泉穴。④手指按压上星、印堂穴。

2.西药 可用棉球蘸血管收缩剂(如1%麻黄素或1:1000肾上腺素)塞鼻。

3.中药 可分风寒束表型、风热犯肺型、肺胃蕴热型、肝胆郁热型、肺肾阴虚型、脾虚不摄型等辨证治疗。

4.中成药①桑菊感冒片4片,每日3次,用于风热袭肺所致之鼻衄。②龙胆泻肝丸1袋,每日2~3次,用于肝火旺盛所致之鼻衄。③知柏地黄丸1丸,每日2~3次,用于阴虚火旺之鼻衄。④热毒清片4~6片,每日2~3次,用于肺胃热壅、三焦火盛之鼻衄。⑤人参归脾丸1丸,每日2~3次,用于脾虚不摄,血溢脉外之鼻衄。⑥清肺抑火化痰丸6克,每日2~3次,用于肺热壅盛之鼻衄。⑦云南白药2粒,每日3次,口服,可用于各种鼻衄。

5.单验方①取茜草根、艾叶各30克,研末蜜丸,乌梅9克,煎汤送服,主治虚寒性鼻衄。②取鲜仙鹤草、小蓟、旱莲草捣汁内服,主治血热妄行之鼻衄。或取鲜韭菜或根适量,捣烂绞汁50毫升顿服,加等量童便服效果更佳。③取大蒜适量,捣泥,左鼻出血贴右脚掌心,反则易之,可引热下行以止血,主治鼻衄。④取米醋数滴,用棉花搓团浸湿,塞患鼻,可敛伤止血,主治鼻衄。或取青葙子9克,水煎浓缩,药棉浸汁塞鼻,可凉血止血,主治鼻衄。⑤取人乳数滴,注入患鼻孔内,可敛伤止血,主治鼻衄。⑥取鲜小蓟适量,捣汁滴鼻,或揉烂塞鼻,可凉血止血,主治鼻衄。或取石榴花1朵,揉软塞鼻,可收敛止血,主治鼻衄。⑦取血余炭少许,研末,吹鼻内,可化瘀止血,主治鼻衄。⑧取白茅花15克,水煎服,或取仙鹤草15克,水煎服,或取生蜂蜜10克,凉水调饮,可凉血止血,主治鼻衄。⑨取黄花菜根30克,生姜3片,水煎服,可健脾止血,主治鼻衄。⑩取青蒿适量,捣汁顿服30毫升,可清暑止血,主治暑热鼻衄。

6.食疗①韭菜根鸡蛋:取韭菜根120克,白糖30克,鸡蛋1枚,将3味同煮至蛋熟,去渣及蛋壳,调入白糖服,每日1次,有凉血止血之功。②仙鹤草茶:取仙鹤草15克,水煎代茶饮,有清泻胃热之功,适用于胃热炽盛之鼻衄。③马勃糖:取马勃粉200克,白砂糖500克,将白砂糖加水少许置文火上煎熬至稠时,加入马勃粉搅匀,待冷后切成小块即可,每次1小块,每日3次,含化。适用于肺热鼻衄出血。④藕丝羹:将嫩藕洗净削皮切丝,放入开水中汆后捞出,将蛋清加水打匀后置武火上蒸成蛋羹,再以白糖、湿玉米粉加入沸水中勾成白色甜汁浇上即成,适用于心脾不足所致之出血证。⑤取白石榴花20朵,猪瘦肉120克,共炖烂,食肉喝汤,可补虚止血,适用于体虚鼻衄。⑥取鲜藕连节60克,冰糖适量,共炖服,常吃,可凉血止血,主治鼻衄反复发作。

生活饮食调养

1.首先安慰病人,稳定情绪,避免急躁动怒,对衄血量不多者,应采用直坐位,或抬高头部,用冷水敷额头、颈部,或用手指紧压两侧鼻窦。若大量衄血者,应首先进行局部止血,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对大出血不止、颜面苍白、脉细数无力、四肢不温、血压下降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2.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不宜食用油腻烤炙食品,避免辛辣香燥之品,如蒜、辣椒、芥末及鱼、虾、蟹、羊肉之类,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3.保持室内良好通风和一定的湿度。

4.多饮水,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

5.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6.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7.每天坚持早晚两次各30~60分钟的室外活动,以散步或慢跑为好,不要在马路边玩,要到空气新鲜的空场地玩。

8.养成每天早晨用凉水洗鼻习惯,保持鼻腔湿润,戒除挖鼻和摘鼻毛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