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092

第92章 肺

肺炎也称细菌性肺炎,是肺间质的细菌性炎症,可由多种细菌引起,如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肺炎是常见病,老年或机体抵抗力低下者患肺炎时,有较高的病死率。本病冬春季发病较多,各年龄段都可发生,以小儿及老年人为多,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症状

1.咳嗽、胸痛 因感染延及胸膜引起胸部刺痛,随呼吸和咳嗽胸痛加剧,亦可因胸痛使呼吸变浅速,咳嗽频繁,为刺激性咳嗽,开始有少量粘痰,逐渐呈黏液脓痰。

2.发热 一般有突然高热,体温在数小时内升至39℃~40℃,大多数呈持续高热。

3.恶寒、寒战发热前多有恶寒或寒战。

4.多汗 高热、寒战往往同时见到大量汗出,汗出之后热势不减或稍减复升。

5.头痛、周身酸痛 与高热、寒战同时伴有头痛、周身肌肉酸痛。

6.气急、紫绀病变广泛的,可因缺氧引起气急和紫绀。

7.各种细菌引起肺炎的特点 ①肺炎双球菌性肺炎: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咯铁锈色痰;X线示肺叶或肺段实变;痰涂片可见肺炎双球菌。②葡萄球菌性肺炎:寒战,高热,呼吸急促,脓血痰,中毒症状显著;X线示多发病灶,进展迅速,早期空洞、脓胸;痰涂片可见大量成堆的G 葡萄球菌。③军团菌性肺炎:高热,相对缓脉,肌痛、腹泻,精神萎靡;X线示双侧多肺叶段浸润,进展迅速。④克雷白杆菌性肺炎:寒战,高热,全身衰弱,痰黏稠,可呈砖红色;x线示肺叶实变,上叶多见,下缘凸出,早期空洞;痰培养为肺炎克雷白杆菌;周围血象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显著增加;病变初期X线可无异常改变或局限在一个肺段的淡薄、均匀阴影,后期可出现节段性或大片性实变、空洞、脓胸、气胸改变。

治疗

1.西药 本病严重者需及时人院治疗,轻者方可门诊治疗。应当根据不同的病原菌采用敏感的抗生素,同时进行对症处理。①阿莫西林0.5g,每日3次,口服。②麦迪霉素0.4g,每日3次,口服。③红霉素0.5g,每日4次,口服。④交沙霉素0.2g,每日4次,口服。⑤氧氟沙星0.1~0.2g,每日2次,口服。⑥利菌沙0.25g,每日4次,口服。⑦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口服。⑧氟哌酸0.2g,每日3次,口服。⑨必嗽平8mg,每日3次,口服。⑩咳必清25mg,每日3次,口服。

2.中药 可分卫分证型、气分证型、营血证型、阳脱证型及病后调理等辨证治疗。

3.中成药 ①九味羌活颗粒2包,每日3~4次,冲服,用于发热恶寒、周身酸痛者。②苦甘颗粒2包,每日3次,冲服;

或双黄连口服液20毫升,每日3次,口服,用于咳嗽发热者。③复方大青叶合剂30毫升,每日3次,口服,用于发热咽痛、咳嗽者。④祛痰灵口服液30毫升,每日3次,口服,用于咳嗽、咯痰较多者。

4.其他疗法 ①药物外敷:取麻黄、莱菔子、干姜、细辛、杏仁各15克,紫苏、款冬花各30克,陈皮、半夏各20克,研成细末;或白芥子100克研细,和醋调匀,均匀敷于背部,隔日1次,每次30分钟。②刮痧:取胸部及背部进行刮治,以出现痧条为度。③针灸:主穴:肺俞、天突;配穴:合谷、外关、脾俞、丰隆、太冲、三阴交等。每天1次,每次20分钟,10天为一疗程。

生活饮食调养

1.卧床休息,保持心情平静。

2.多喝白开水。

3.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和刺激性气体粉尘等吸入。

4.忌吸烟饮酒。

5.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肥甘厚味。

6.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对读者提示

1.抗生素的使用要适当、足量,避免滥用及过量使用或过早停药、换药。

2.症状消失后,由于伤津耗气,脏腑虚弱,宜继续中药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