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悦·读宁波
14883400000039

第39章 有桥如虹美

余姚方言有一语助词“浪哉”,常出现在日常会话中,比如“饭吃过浪哉”“东西买好浪哉”。“浪哉”是什么意思啊?外地来的朋友觉得很奇怪。关于这个语助词,余姚有不少民间传说,最有意思的是解释为赞叹杭州湾大潮的壮观,“好大的浪啊”之义。苏东坡诗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杭州湾每日有潮,每月“朔”(农历初一)或“望”(农历十五)前后则有大潮,而潮水以每年的八月十八为最大。天文学家认为这是由月球的引力和杭州湾“喇叭形”的出海口等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每年八月十八,慈溪余姚两地有观潮风俗,杭州湾南岸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观潮以庵东镇水路湾为胜,即现杭州湾大桥南堍。大潮到时,未见潮影,先闻潮声。远处,雾蒙蒙的滩涂上出现一条白线,迅速向岸飞移,犹如“漫漫平沙起白虹”。再近,白线变成了一堵水墙,声音犹如擂起万面战鼓,震耳欲聋。白墙迅速向前推移,涌潮即来到眼前,撞到海塘之上,有万马奔腾之势,雷霆万钧之力,锐不可当,最高时潮翻入岸上,甚至卷人入海。

我们此次到庵东,是奔声闻世界的杭州湾大桥而来。杭州湾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全长36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恢宏壮丽,为人间奇观。它也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大桥之一。难度一在杭州湾是世界三大强潮海湾,潮大,流急;难度二是南岸九公里多的滩涂底下有天然气淤积;难度三是杭州湾气象复杂多变,台风、龙卷风、雷暴及突发性小范围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这一切,在创建者手中不但一一化解,而且创造出众多的第一。一是地处强腐蚀海洋环境,却在国内第一次明确提出设计使用寿命大于等于100年的耐久性目标;二是运用50米箱梁“梁上运架设”技术,架设运输重量从900吨提高到1430吨,刷新了目前世界上同类技术、同类地形地貌桥梁建设“梁上运架设”的新纪录;三是深海区上部结构,采用70米预应力砼箱梁整体预制和海上运架技术,开创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二次张拉技术”,彻底解决大型砼箱梁早期易开裂的工程难题;四是使用钢管桩的最大直径1.6米,单桩最大长度89米,最大重量74吨,开创了国内外大直径超长整桩螺旋桥梁钢管桩之最;五是对滩涂底下蕴藏着的大量浅层沼气,开创性地采用有控制放气的安全施工工艺,其施工工艺为世界首创;六是为我国第一座“数字化大桥”,整座大桥设置中央监视系统,平均每公里就有1对监视器,整座大桥上的一举一动都在中央监视系统的“眼”中。

不仅如此,杭州湾跨海大桥还首次引入了景观设计的概念。借助西湖苏堤的形式,兼顾杭州湾复杂的水文环境特点,结合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的心理因素,确定了“长桥卧波”的桥型,护栏为红、橙、黄、绿、青、蓝、紫7色。从空中鸟瞰,大桥如“S”形蜿蜒前伸,优美舒展,色彩如彩虹垂于天际,绚丽迷人。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桥处各呈一拱形,使大桥在立面上又起伏跌宕。夜幕降临之时,万灯齐辉,大桥如金色长龙,上下起伏,映立水面,何等壮美。在大桥南通航孔桥东首,有海中观景平台,面积达1万平方米,足有两个足球场面积,也可作为海中交通服务的救援平台。高耸的观光塔现已建成开业,名为“海天一洲”。可以说,杭州湾大桥将人类挑战困难创造奇迹的可能性、追求完美诗意生活的可能性,得到了最气魄最生动最精彩的展现。

常常在网上翻看大桥建设的图片,如《启动》、《巨吊》、《待命》等作品,一个个富有历史意义的最美瞬间,凝聚钢的力、海的韵、人的神,或晴空万里,碧蓝醉人,或静夜深沉,灯火耀眼,美丽动人心魂。面对这样的杰作,杭州湾V字形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豪情万丈:这是一个充满宏大使命感的时代,是一个开拓创造的时代。大桥,使最难跨越的天堑变成通途。它在高度上、长度上、设计上、功效上的极致表现,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意象来承载来表现宁波精神甚至是中国新时代精神。它是当下时代智慧与勇敢的象征,是知识与力量的结合,是忠诚与理想的产物。大桥彰显了我们时代迈步高远的自信与魄力,理所当然可以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站在千里海塘上的一处,远望大桥。我发现这沉硕的钢筋与水泥的建筑,是多么的轻盈,就像一只轻鸥,翩跹翻舞于缀满绿色的海涂之上。绿色草坂遍布的宽阔海涂,是它的舞台,它是大自然的美丽景致中最为灵动的一笔。久久凝视,任海风吹拂,衣袂飘飞。

天空中有几只白鹭在飞翔,划过一片惊艳的舞姿。这是一片宁静的湿地,大片大片的芦苇荡与荒草地,藏着多少鸟儿的巢穴。这里地处东亚——澳大利亚的候鸟迁徙路线的中端,是鸟类迁徙必经的中转站。满是小鱼小蟹小虾的滩涂(由于处在陆域淡水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的交汇边际地带,加之受河口潮汐涨落的动力作用,生物种类丰富),吸引了大量候鸟的光临,在这里繁殖、越冬。据说浙江野鸟会的多名会员,在这里拍摄到了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的震旦鸦雀与斑背大尾莺等非常罕见的鸟类。现在,这里正在建设世界级的候鸟栖息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观鸟天堂。

泥涂,是一个充满生机与趣味的动物天堂,每日演绎着多少精彩的自然故事。假日里,许多人开着车来这里休闲玩耍。小孩子们最喜欢捉蟹。弧边招潮蟹、长足长方蟹、绒毛大眼蟹,密密麻麻的多;这些蟹胆子特别小,看见人转瞬间就消失得一干二净。它们都潜入洞中去了。然后仔细一看,会发现它们潜在一个个小小的圆洞口里,小眼睛眨啊眨的,偷窥着外面的世界。有些人忍不住去挖开这些洞穴,洞穴常常很长,光溜溜的甬道里挤着好几个傻乎乎的绒毛蟹;一见到光,它们又拼命地逃窜。如果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挖到锯缘青蟹,这种孔武有力、形体硕大的家伙,千万不能让它的大钳钳住了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野生的青蟹味道极其鲜美,在八月里,在庵东镇一路满是的“农家乐”饭店里都有,可以一饱口福。海涂上还有很多泥螺,这里的泥螺特别大,懒懒地躺在泥涂上,惬意地晒着日光。女孩子们提着小桶,轻轻捡拾,不沾一点泥沙。“干菜炒泥螺”,也是当地的一大美味。还有脊尾白虾,每天下午渔民出海归来,竹篓里都是,岸上早有一大群人等着买回家去尝鲜。

我们沿着渔人常走的泥路,朝着大海,走得很远很远。因为退潮时分,海水不知道还远在哪里。海风迎面,没有腥气,只有蔓长的芦苇、水草的清香。渔民拦海的绿色的网静静地站立,不知名的鸟在天上飞翔,小蟹们在沙洞周围忙碌。出海的渔民背着竹篓与渔网,偶尔从我们身边路过。大桥还在延伸延伸,消逝在一片苍茫中。这是一个尽释疲惫的下午。

桥头有一个农庄,叫杭州湾大桥生态农庄,国家AAAA级景区,农庄内有面积宽广的水域。我们到农庄的时候已是黄昏,不少游客对着斜阳垂钓,水面上一道瑟瑟的红阳。四周是婆娑的绿树,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回首,大桥在远处依稀可辨。人与自然一片和谐,别样闲逸。有农家特色餐饮,风味独具。

大桥农庄还辟有生态农业大观园、青少年科普教育、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拓展训练基地等,假期中常有学生活动。

边走边读

“《跨越——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由王毅与夏真合著。本书为生动再现世界第一长桥建设历程的报告文学,善于表现强烈的矛盾冲突,表现恢宏的气势,有很强的思想冲击力。王毅,1944年生于浙江平湖,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并蒂的矢车菊》、中篇小说《首航》、《大院里有座女儿楼》等,作品多与妻子夏真合作。夏真,1946年生于宁波,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至今发表作品四百余万字,出版著作15部。作品如短篇小说集《一个女子的征婚启事》、《第十九层地狱》等;长篇小说《残酷的罗曼史》、《一个男人的忧郁》等;长篇报告文学《大潮初起》、《世界五百分之三的希望》、《生命之歌》等。《生命之歌》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杭州湾大桥赋》”由周晓明创作,发表于2007年4月13日《浙江日报》,是当代经典的辞赋作品。其中“晨曦朝晖,红霞与紫雾斗彩;暮霭夕景,云影和海光争荣”,颇得大桥神韵。周晓明,著名辞赋家、骈文家、诗人,温州人,宁波大学教授。

“《桥城慈溪》”慈溪是围垦海涂而成的县域,一道海塘一道河,条条河流互相贯通。境内大小河流总长度据说达5400余公里。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桥梁众多。在横河、鸣鹤、掌起、周巷等镇,随处可见这些姿态百千的桥。一座桥常常就是一部文化史,牵连着一地的风俗。横河七星桥,有两副气势磅礴的桥联,“明镜高悬辉腾二夹,彩虹斜锁气吐三环”和“七曜横波南境北镇,三台锁浪左川右泉”。有时,带一份闲适的心情,带一个数码相机,游走在乡间,拍摄这些遗存的古迹,也有趣味。而对慈溪来说,杭州湾大桥的建成,使其桥城之誉更合事实。本书由慈溪市民政局组稿编写。

“《慈溪文化集萃》”共有四册,作者冯昭辉,从地理、人文、史事、物产四个方面介绍慈溪市的历史和现状,内容翔实,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慈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