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三分爱七分管·养育女孩手册
14884900000020

第20章 多用“好吗”,少用“不能”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父母对女儿说:“你不能做……!”“我不允许你去!”“这次考试不及格,我就不准你吃饭!”“晚上不准看电视!”……这些含有命令、责问、逼迫意思的沟通方式很容易让女孩形成两种极端:一是“沉默”,在父母强权的压制下,小女孩有话不敢说、有意见不敢表达,最后只好闷在心里,久而久之,她变得抑郁、自卑、内向、胆小、怯弱……;二是“爆发”,孩子也有自己的“容忍底线”,最初她可能选择沉默、隐忍,但到了一定程度,即她再也“受不了”时,就会表示反抗,和父母对立,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她的“爆发”次数会增多,让她变得越来越叛逆、冲动、暴躁等。因此,父母在和女孩沟通时,应学会多征求女孩的意见,多用“好吗”,少用“不能”,给女孩更多的尊重和信任。

苏非是一个非常聪明,学习很努力的女孩,也一直是家人的骄傲,她有一个爱好—看电视。最初,父母对于苏非看电视没什么特别的反对,觉得小孩子爱看电视很正常,况且苏非的学习成绩也很好,一直是班级前三名。可是上了初中之后,苏非依然把很多时间花在看电视上,学习成绩有所下滑。眼看女儿的学习走下坡路,苏非的爸爸妈妈着急了,开始严厉管教起她来。于是,周围邻居经常听到苏非父母大声地斥责女儿说:“不准看电视!”“周末在家写作业,哪也不许去!”“赶快回家,别玩了!”等等。苏非原本就因为学习压力很痛苦,父母又如此管着她,从来不肯认真听她表达内心的想法,所以她觉得父母不爱她了,只是把她当成一个给他们脸上增光添彩的工具,于是她开始逃课、上网、结交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最后甚至因为参与一起团伙斗殴案被拘留了,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

其实,苏非转变的根由不是父母让不让她看电视的问题,而是父母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太过强硬,根本没有站在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假如苏非的父母在和她沟通如何提高她的学习成绩、如何处理“看电视”的问题时,多征求女儿的意见,多站在女儿的角度考虑,那么事情就不会变得那么糟了。

所以,父母在和女孩沟通、交流时,应该以尊重、理解为前提,然后运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女孩心甘情愿地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方法一:巧妙协商、正确引导女孩

有一位母亲在参加亲子活动的时候,这样谈了自己的育女经验:

有一段时间,我的女儿小爱特别迷恋收集小熊卡片,于是就不停地吃干脆面,一日三餐表现大不如前。如果用成人惯用的警告、批评等方式来纠正她当然可以,但我决定同孩子商量,尊重她的意见,然后用更好的方式引导。

一天,我们一家人正在吃午饭,女儿又是没尝几口饭菜,就不想吃了,只是很耐心地“陪吃”。有时她还会给你找一大堆借口,像太撑了、不想吃了、肚子疼等等。我没有强令她吃饭,而是温柔地说:“你真的不想吃了?”

女儿怯怯地点点头,可能是担心我会生气或惩罚她。但我微笑着说:“你现在不想吃也可以,但晚饭要7点才开始。你下午不能吃其他东西,好吗?”我就这样用一种不急不慢的语气同女儿商量,以便让她听懂,并进行思维判断。

女儿说:“那我现在吃了呢?”

“很好,饭吃饱了,下午你就不需要再吃干脆面了。”

显然,女儿明白了我的意思,开始用心地吃饭。

假如上例中的母亲一看到女儿不吃饭,大声地命令孩子吃饭,或者说“爱吃就吃,不吃算了!”,那么女儿心里肯定会产生埋怨或委屈,对改正她的坏习惯并没有任何帮助,相反还会让孩子产生厌恶感。因此,父母要习惯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凡事和她商量着来,把你的想法和意见耐心地传递给女儿,让她慢慢理解你的苦心。

方法二:正确地向女孩发送“禁止指令”

教育女孩的过程中,父母有些时候难免需要对孩子提出禁止的要求,但在禁止或限制女孩的某些行为时,你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刺激女孩的自尊。

(2)禁止的语言要客观,并且说出你的理由。

(3)要照顾女孩的感受,将孩子的不满降到最低,同时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回应。

(4)不要挑起女孩和你意志的较量。例如与其说“不准看电视!”不如说“我知道你很想看电视,可睡觉的时间到了!”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知心姐姐”卢勤认为,教育孩子的双赢诀窍在于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对此,她总结出了九大沟通妙招:

1.选择—让孩子决定。

2.巧妙地表达—给孩子写信。

3.坐下来听—让孩子倾诉。

4.蹲下来看—和孩子平视。

5.认识社会—放孩子出去。

6.相互尊重—与孩子商量。

7.能者为师—向孩子学习。

8.留点面子—替孩子着想。

9.说声对不起—向孩子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