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最美丽的医生
14887100000062

第62章 无价之宝

这天上午,春山县传出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县建设局长郑大梁在下乡调研古村落保护途中遭遇车祸,当场死亡。消息传开,全县震惊。

郑大梁五年前被任命为建设局长,他大刀阔斧开发新区,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干起工作来一丝不苟,由于他不苟言笑,被人称为“冷面局长”。有目共睹的建设业绩,良好的从政口碑,感动了很多媒体记者,春山县委决定把郑大梁作为领导干部的楷模进行重点宣传,组织全县干部学习。

就在这时候,春山县最大的民间网络论坛上出现了一条“身藏无价之宝,哪来清廉局长”的消息,矛头直指郑大梁。消息还引用一位知情人士的话语:虽然没有听说郑大梁收过礼物,但郑大梁自己说过拥有一个无价之宝。消息最后写着:一个小小的建设局长,不贪不抢,他的无价之宝是从哪里来的?

对这条消息最震惊地莫过于郑大梁的儿子郑建明。今年23岁的郑建明正在省城大学读书,得知父亲去世的噩耗,他悲痛欲绝。郑建明了解父亲,父亲从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起步,工作踏实勤恳。当建设局长后,有人劝郑大梁该换换房子了,他们一家三口却依然住在不到50平方米的集资房里。建明的母亲李燕飞前几年从企业下岗,至今仍然在一家家政服务公司当保姆。父亲从没有向他们提起过无价之宝的事。可是,论坛上的消息说得有板有眼,让郑建明对父亲不得不产生怀疑,难道父亲真的是个当面清廉、背后贪腐的“双面局长”?

“建明,你也相信论坛里的消息?”看到郑建明对着论坛的消息发呆,李燕飞擦了擦泪水问。

“爸爸有没有告诉您家里有值钱的东西?”郑建明问母亲。

李燕飞摇了摇头。她告诉郑建明,这几年她好几次对家里的物品进行过整理,从没看到过什么值钱的东西,更不用说无价之宝了。

听完母亲的话,郑建明再也坐不住了,他要行动起来,去查查事情的真相。

郑建明通过县公安局很快找到了消息的发帖人。发帖人在电话中告诉郑建明,这条消息他是从陈银豪那里偶然听来的,他以人格担保,否则他也不敢发这样的帖子。

经过一番周折,郑建明终于找到了陈银豪总经理,陈银豪是春山县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

问好以后,郑建明开门见山地问陈银豪:“陈总经理,您曾经说起过我父亲藏有无价之宝的事,我想了解一下情况。”

“你父亲确实说过无价之宝的话。”陈银豪的口气十分肯定。“现在你父亲去世了,有些话我也不瞒你了。四年前,我在春山开发第一个楼盘的时候,存了一张30万元的银行卡,想送给你父亲。不为别的,只想让他在规划审批、房屋预售等方面给点照顾。那天我一个人去他办公室,当我把卡递过去的时候,想不到你父亲发火了。他说:‘我连无价之宝都有,还会要你这银行卡?要么拿回去,要么明天你自己到纪委去拿。’一句话吓得我只能收回了那张银行卡。”陈银豪告诉郑建明,虽然退回了银行卡,可他很佩服郑大梁局长,他在开发几个楼盘的过程中,从没卡过他一次。

告别陈银豪,郑建明的思绪更乱了。陈银豪板上钉钉的话,似乎证实父亲确实有件无价之宝。郑建明已经整理过父亲办公室的遗物,母亲在家里再三寻找也没有发现什么。那么,父亲究竟有什么无价之宝?它会藏在哪里?就在他苦苦思索的时候,他的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爷爷,他爷爷可能会知道事情的真相。

郑建明的爷爷郑贤达今年已经86岁,就住在乡下桃花村。郑大梁当上局长后,多次想把老父亲接到县城来住,老人都拒绝了。郑贤达说:自己的根就在山里,他离不开山清水秀的老家。于是,郑大梁经常趁休息日去趟老家,看看父亲,聊聊家常。这次郑大梁出事后,李燕飞怕有心脏病的老父亲受不了刺激,特意告诫亲人封锁消息。郑大梁去世的消息,老人还不知道。

李燕飞和郑建明母子俩赶到桃花村的时候,天色已近傍晚。郑贤达正在院子里浇花。看到母子两人,很是开心。老人问:“大梁呢,他咋不来?”

这一问,李燕飞的眼泪差点掉出来。好在郑建明机灵,回答说:“爷爷,我爸爸出差了,要一个多月呢。”

“哦,难怪这么长时间没来看我呢。”老人笑呵呵地说。“建明,你也快大学毕业了吧。”

郑建明点了点头说:“爷爷,我已经在单位实习了。”

“实习?那就是要工作了。好,好!”老人连声说。“你父亲回来,我经常让他看一样东西。你快参加工作了,今天爷爷也得让你好好看一看。”

祖孙三人吃过晚饭,郑贤达特意让李燕飞关上了大门。郑贤达恭恭敬敬地点燃三炷清香,每人一炷,朝着屋里挂着的祖宗画像鞠躬敬礼。老人告诉母子俩:“相传我们郑氏家族是天下第一家,曾经十五世同居,家族浩大,有173人做过官,大到礼部尚书,小到税令,个个清廉勤政。族长特意题写了一幅字,还编撰了一本《廉官录》,世代相传,为的就是告诫后人要廉洁从政。”老人说着,掀开祖宗画像,从画像后面的墙壁里掏出了一卷画轴和一本古籍。

李燕飞慢慢打开画轴,郑建明看到画轴上,写着遒劲有力的两个大字——“清廉”,力透纸背,字字千钧。翻开发黄的《廉官录》,上面记载着173位官员廉洁从政的事迹:官小不忘廉、断臂护印、退贿赔壶……无不让人振聋发聩。

“你爸爸每次回来,我都会和他聊聊郑氏祖先的故事,让他看看‘清廉’这张无价之宝,叫他随时随刻要记住清廉这两个字。”郑贤达语重心长地告诫建明。

突然,郑贤达话锋一转,说:“建明,你快工作了。我这身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意外,我想把这两件宝贝传给你,你要让爸爸多看几眼。要记住,做人清廉,我们全家人才能平安幸福。”

“爷爷,你放心,我一定听您的教诲。”郑建明强忍着眼中的泪水说。

看到爷爷露出满意的笑容,郑建明默默地走出了家门。当他走到村口的时候,想到一生清廉的父亲,他再也忍不住双眼的泪水,放声痛哭。

回城以后,郑建明翻开那本《廉官录》,在最后一页,他工工整整地写上了三个大字——郑大梁。郑建明想:他要好好整理父亲清廉从政的事迹,让更多的人做到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