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忍耐的智慧
14888000000008

第8章 百忍成金,生命更具张力

生命是一张上帝签发的支票,就看你怎样去用。如果你善于忍耐,敢于用暂时的屈服,来处理不利的境遇,那么,你的人生就会更具张力,那么你的这张支票也就实现了价值的最大化。

人生如果是一场表演的话,那么只有让它更具张力,你的表演才更具内涵。

因为有了张力,水珠会变得晶莹剔透、饱满圆润,同样有了张力,人生就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人所共知,正如老子所云:处下、柔弱,才是生存之道。

想当年,颇有雄心壮志的越王勾践被吴王围困在会稽山上,越王走投无路,叹息道:“我难道就要死在这里了吗?”文种说:“商汤被桀囚禁在夏台,文王被纣囚禁在羑里,晋公子重耳亡命翟国,齐公子小白逃到莒国,最终都成就了王霸之业。由此看来,哪能一定就说不是一种福气呢?”

为了求生,更为了复国,勾践选择了忍辱求和。吴国赦免了越国,但越国却成为吴国的臣国,并受控于吴国。越国的君主勾践要像奴隶一般在吴国宫中服役3年,放牛牧羊,伺候吴王。抵达吴都后,夫差有意羞辱他,把他囚禁在一个石室里,要他住在阖闾坟前的一个小石屋里守坟喂马,有时骑马出门还故意要他牵马在国人面前走过。勾践忍辱负重,自称贱臣,对吴王执礼极恭,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

这三年,他极尽忍耐之能事。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里有这样一段叙述:他为了骗取吴王夫差的信任,在被扣为人质期间,极尽奴颜婢膝之能事,“勾践亲自去尝吴夫差的粪便,然后用一种唯恐别人没有听到和传播不广的惊喜声调喊:‘病人的粪便如果是香的,性命就有危险。如果是臭的,表示生理正常。大王的粪便是臭的,一定会马上痊愈。’”

后来,吴王确信勾践已经臣服,就免去了勾践的罪,让他回国去了。回到越国的勾践,便苦身励志,发愤图强,为了不忘亡国之痛、报仇雪恨,勾践在屋顶上面吊了一个苦胆,无论是出是进、是坐是站,就连吃饭睡觉,也要尝一尝苦胆之味,用来激励自己的斗志,每尝一口苦胆,就向自己发问:“你忘记会稽之耻了吗?”他既不用床,又不用被褥,累了,便睡在硬柴堆砌的“床”上,以此锻炼自己的筋骨。他还亲身躬耕,夫人也亲手纺织,不吃两种荤菜,不穿两种色彩的衣服,礼贤下士,优厚待客,赈济贫民,慰问遭丧人家,与百姓同甘共苦。

大忍必有大益,在每次蒙受屈辱时,勾践都能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来加以抚平,以至于最后变得越是屈辱,就越是坚强。凭借这巨大的自我力量,在一个恰当的时机,越国以兵败、垂弱之国,最终灭了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吴国。

勾践以一国之尊,却能降尊纡贵,甘心为奴,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大目标,那就是复国,为了这个目标,他忍人所不能忍,尝人所不能尝,遂得人所不能得。俗话说,百忍成金,忍能够成就英雄。

英雄等待出头之日,必须要忍耐。在无尽的忍耐中,让心灵得到磨砺,让生命更有张力。生命是否有张力,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上帝用心良苦,让你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获取幸福人生,你要有悟性,放下悲痛,坦然面对,幸福就在那顿悟的瞬间开始。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曾经是一个“火暴浪子”,他尖锐、激进。1979年,他因“美丽岛事件”被捕入狱,5年以后才被放了出来。5年的牢狱生活彻底地改变了他。他成为“谦谦君子”,变得理性、温和。就连周围的人都感到惊奇:“现在的柏杨很有同情心,也知道替别人留余地,不像从前,总是那么火辣辣的。”

其实,柏杨不是没有过怨恨、绝望,他后来回忆他的狱中生活时说:他也曾经怨过、恨过。那段日子他经常睡不着觉,半夜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恨得咬牙切齿,就这样大约持续了一年。后来,他意识到不能这样继续下去,否则,他不是闷死,就是被自己折磨死。

想明白后,他坦然地面对一切,开始大量阅读历史书籍,光是《资治通鉴》前后就读了三遍。这些书籍给了他宝贵的精神食粮,他从这些书籍中领悟到:历史是一条长河,个人只不过是非常渺小的一点。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生命的本质原本就是苦多于乐,每个人都在成功、失败、欢乐、忧伤中反反复复,只要心中常保持爱心、美感与理想,挫折反而是使人向上的动力,使人的生命更具张力。

当柏杨忍耐下来后,他发现心境变得平和,而思路也越来越开阔,后来,他在牢中完成了三部史学巨著。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挫折和困难是难免的,你不可能一直处于顺境,一直处于辉煌,当你的人生走到了“山”的顶峰必然会走下坡路,但如果你能做到坦然面对、心态放平稳,在忍耐中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让生命更具张力,那么你就有可能会在难言的忍耐之后,获得爆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