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14888300000045

第45章 英年早逝,荣辱成败成空

在对母亲的无奈中、对列强的痛恨中,同治皇帝撒手人寰。他的去世,终于让最高权力集中到了他母亲的手中,慈禧太后也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呼风唤雨了,而历史留给爱新觉罗家族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同治帝生性喜闹好动,自控力极差,独居乾清宫以后,离开阿鲁特氏的他,就像失去母亲的孩童,中途辍学的学生,过去的许多恶习又死灰复燃,而且变本加厉,同治帝在个人生活上逐渐走向了堕落的深渊。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尤其是清朝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勤于政事的,也是最累的。皇帝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在民间时有所闻。同治帝冲龄践祚,热衷微服出行,不是像他的祖宗那样为了国家和百姓,而是单纯为了享乐和猎奇。

起初,同治帝常去的地方是琉璃厂。同治帝经常微服出行到这里,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画珍玩。这在常人看来,在宫中太单调了,出来走走也未尝不可,感觉一下外面的世界,再选一些自己喜欢的字画也纯属正常。

微服出宫虽然影响皇帝的名声,只要对皇帝的身体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但后来事情的发展就出格了。独居乾清宫以后,同治帝微服出宫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而且在两个人的诱导下,私游的场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同治帝走向堕落的深渊,这两个人就是:恭亲王奕之子载澄和翰林院王庆祺。

在载澄和王庆祺等人的引导和怂恿下,同治帝不仅在宫内恣意取乐,而且微服出宫,到烟花柳巷去渔猎女色。在载澄等人的唆使下,同治帝微服私游,一到南城那些烟花柳巷,便大开眼界。只见梨颊娇姿,招摇过市;红肥绿瘦,眼花缭乱;打情骂俏,此起彼伏;淫声浪笑,不绝于耳;胭脂气息,十里飘香;王公大臣,你来我往;富商巨贾,熙熙攘攘。真可谓万紫千红,热闹非凡。再与枯燥沉闷、拘于礼法的宫中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从此以后,私游兴致大增,三天两头溜出宫来,直奔南城,享受男欢女爱。

同治帝从小生活在宫中大院,风不着,雨不着,皮肤自然白净,好似奶油小生,并且在出宫时,往往穿黑色衣服,越发衬托得神采奕奕,英姿勃勃,而且出手大方,因而所到之处,很受妓馆老鸨和妓女们的欢迎。同治帝只是想以妓馆声色来填充他内心的极度空虚和压抑,并不想在温柔乡里沉溺太深。但有的事情,并不是自己想控制就控制得了的,况且是这种事情。由于他几乎夜夜销魂,日子长了,再有鹿肉补着也吃不消,因此,早已被掏空了身子,四肢无力,气血双亏。同治十三年春天,他去西山扫墓踏青时,在路旁数以万计跪迎的官吏百姓面前,竟直不起腰来。与此同时,王公大臣在养心殿上看到的,已不再是大婚初始那个相貌英俊、精神焕发的青年天子,俨然成了一个面黄肌瘦、言语迟缓的小老头了。

同治十三年九月,太监在给同治洗澡时,发现他肩背等处有很多斑疹,同治当即宣太医李德立。李德立心里一惊,根据他的经验,这斑疹可能是梅毒疹,但这种事涉及到帝德清名,他无论如何也不敢说。于是,他草草开了一副清热解毒的药,同治喝了之后果然有效,红斑慢慢消退了。

十月二十一日,同治去了一趟西苑,回来就感冒了,从此一病不起。三十日,同治的脸上突然出现了红疹,下午,太医李德立和御医庄守和前来诊脉,两宫皇太后也来了,只见同治两颊潮红,瘦如骷髅。

两名御医轮流给同治切脉,过了一会儿,李德立禀告太后:“皇上脉息浮数而细,系风瘟闭索,阴气不足,不能外透之症。”接着,写下了脉案,脉案中并未说明同治患的是天花,只是含糊地写下“发热头眩,皮肤发出疹形未透,有时气堵作绝”等,这样一来,既可以说是天花,也可以说是麻疹,总之未能做出最后诊断。他还开了一副由小生地、元参、牛蒡子、葛根、荆芥、麦冬、金银花、连翘、枳壳、甘草、川郁金等十一味药配制而成,以五把芦根作为药引的方剂“益阳清解饮”,同时,让同治避风调理。

第二天,同治果然全身发出了花疹,尤其是头部和脖子,全是密密麻麻的紫色疮疹。下午,两位御医在脉案中明确写出:“病症系天花二朝之喜”。十一月初二日,朝廷正式发布这个消息。

不久,同治病情恶化,最后用药无效,结束了十九年的短暂人生,将一个烂摊子留给了后人。民间对同治的死因有不同看法,一说同治死于梅毒,这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同治的死,终于让慈禧重新执掌了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