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孕产胎教育儿1000问
14889400000244

第244章 新生儿有哪些特殊的生理现象

(1)“螳螂子”和“马牙”。新生儿及乳儿口腔颊部有坚厚的脂肪层,叫颊脂体。这种结构便于吸牢乳头,有利于吸吮动作的进行。有的新生儿生来两块颊脂体较大,通过吸吮锻炼,就更发达而向口腔突出,即所谓“螳螂子”。随着婴儿的成长,颊脂体会逐渐消失。婴儿出生不久,牙龈黏膜会出现白色韧性小颗粒,类似牙齿组织,称为上皮珠,俗称“马牙”。它实际上是牙齿的奠基者,是无生命的东西,可慢慢消失,婴儿无任何不舒服感觉,千万不能强行割“螳螂子”和擦破“马牙”,这样可引起严重感染,导致败血症,危及婴儿生命。

(2)生理性体重下降。婴儿出生头几天由于吃奶少,要排出胎便及排尿,呼吸较快,再经肺及皮肤蒸发的水分,生后2~3天会出现体重下降(低于出生时的体重),一般下降6%~9%,7天左右才恢复,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不必忧虑。

(3)脱水热。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当室温较高时,婴儿就会突然发烧,有时可达38℃~40℃左右,一般发生在生后2~4天。这种现象多是由饮水及饮乳不足造成的,若服用足量液体后,体温即可恢复正常。一般认为是水平衡紊乱所致,但也有人认为可能由于新生儿新陈代谢暂时发生轻度障碍而发烧,脱水是发烧的结果。适量饮水后,新生儿体温可恢复正常,严重者可到医院输液治疗。

(4)生理性黄疸。有的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黄疸轻重不等,7~10天后消失,其他身体情况良好。这种现象,未成熟儿较重,可持续2~3周。这是由于新生儿间接胆红素产生过多,酶统和肝细胞发育不完善,不能及时将胆红素排出体外造成的。这不是病,一般不需治疗。

(5)乳房肿胀。由于受母亲体内雌性激素、孕激素、生乳素和催产素的影响,部分新生儿无论男女都可出现乳房肿胀,有的还会分泌乳汁。这不是病态,不必害怕,两周后,这种现象就会逐渐消失,个别婴儿也有延迟到2~3个月的,但终归会消失,千万不要挤乳头。有些地方,尤其是农村有这种不正确的做法,就是孩子生下来几天后挤乳头,挤出一些黏液来,认为这样可防止孩子长大后乳头发痒或凹陷。其实这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相反,极易造成婴儿乳房发炎,导致婴儿发烧(有的不发烧)、乳头周围红肿、有脓性分泌物,重者可引起败血症。

(6)新生儿“包茎”。婴儿初生时,包皮与阴茎头间都有粘连,包皮不能上翻,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不必害怕或求治。生后2~3年内,包皮与阴茎间粘连部分逐渐被吸收,包皮就能上翻,露出阴茎头,“包茎”消失。

温馨提示:

新生儿的几种特有的生理现象是暂时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不是病态,所以家长了解后,就不必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