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孕产胎教育儿1000问
14889400000468

第468章 怎样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教育

家庭要与幼儿园的要求相统一。包括幼儿园要求的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吃饭、饭前便后洗手、吃饭不端碗乱跑等。实践证明,只有要求一致了,孩子的良好行为与习惯才容易形成。否则,步调不一致,孩子便无法分辨是非曲直,不知按谁的办才好。

接送孩子回家、入园,也不要忘了对老师、阿姨说声“您早”、“再见”等。尊敬师长,对孩子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和形成具有良好的作用。

建立联系簿。家长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记下来,放在孩子衣袋里,给幼儿园的老师看。同时也可写下家长或老师对孩子思想表现、智力开发、生活点滴等方面的意愿、想法和要求,使双方互相了解孩子的情况,配合教育。

对孩子要耐心开导。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了新东西,回来总希望表演给妈妈看,妈妈要趁此机会表扬孩子,并因势利导地教育孩子,不可一听孩子唱啊、跳啊就厌烦。

看课也是教育孩子。看课是指家长主动去幼儿园看孩子上课,熟悉幼儿园的教与学。看课不仅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好处,也增强家长对孩子的责任心,使家长知道幼儿园的课程是根据幼儿教育纲要而进行的。同时,也能加强家长与幼儿园的联系。

要常检查孩子的口袋。孩子有时会把小东西带进带出,如不及时发现,孩子随意玩耍,如塞进鼻孔、耳道,会发生意外。因此,要注意孩子的口袋,教育他园里的东西不能带回家,家里的小东西也不能带出去玩。

积极参加家长座谈会,幼儿园开家长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家长对幼儿园的意见和要求,争取家长了解、关心、支持幼儿园的工作,使幼儿园的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参加家长座谈会时还能了解别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互相交流。有时也能看到自己孩子表演的节目,感受到孩子的进步。

正确对待老师的家访。老师家访,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要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如新生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性格爱好、环境条件等,为他将来的入园教育做好充分准备;二是通过家访,同孩子建立初步感情,使孩子减少陌生感。因此,要热情对待老师的家访,并如实提供孩子的情况。

听到孩子的缺点不可怕。老师反映孩子的优点、缺点,是希望家长能搞好配合。诚然,听到孩子的优点应当高兴,但听到孩子的缺点也并不可怕。孩子有很大的可塑性,只要经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是不难克服缺点的,不可一听到孩子的缺点就反感,袒护自己的孩子,或是训斥打骂孩子,这些对孩子的成长都不利。

温馨提示:

孩子上幼儿园以后,从家庭生活过渡到集体生活,有个适应的过程,家长应鼓励孩子坚持上幼儿园,这就是家长配合的开始。幼儿园里的学习条件更好些,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规范。幼儿园所进行的一切教育,迫切需要得到家庭的配合。所以家长一定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