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孕产胎教育儿1000问
14889400000489

第489章 孩子入学前如何促进学习

思考

孩子的思考是与生俱来的。让孩子独立地思考,养成思索、探究的习惯,是孩子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源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维是知识之源,学习之源。有时面对孩子的问题适当地卖一下关子,让孩子自己去想,这会比大人搜肠刮肚满足其好奇来得更有效。

阅读

阅读能帮助幼儿学习。家长能够帮助孩子阅读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每天持续读故事给孩子听。增加幼儿的阅读机会,使孩子能随意地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无疑是增进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吸收的良好途径。鼓励孩子复述看过的故事或儿歌,这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听的习惯与能力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许多作文优异的小孩子,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听的习惯,这对于幼儿园大班的教育是有启发性的。倾听是一种很自然的接受方式。孩子对听故事、听儿歌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听听录音、听听广播;听得多,就会积累得多,在表达时就有了丰富的素材与较强的组织能力。大人与孩子说话时,不要啰啰嗦嗦反复地说。一句话说得多了,则成了可听可不听的话。同样的话说了第二遍,第一遍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如果有第三遍第四遍,那么先前说过的就成了大可不必去听不必去记的废话了。这样的罗嗦重复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相当不利,孩子很难直接辨别出哪些是要听的,哪些是可以不听的,结果很可能导致孩子没兴趣听,对什么都不认真听,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这样就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大人要对孩子听的习惯负责。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过多重复自己的话。

表达

交际依靠表达。进入小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交际圈,表达自然就显得重要起来。通常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容易获得别人的肯定;获得了别人的肯定,自然就获得了充分的自信。在学校闷声不响的孩子,很难让老师、同学在短时间内了解他、喜欢他;表达能力差的孩子,别人很可能会觉得他笨,认为他懂得少。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导致孩子不自信,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害怕到学校去。在入学前,要给孩子机会表达,帮助他组织语言,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温馨提示:

也许你会认为孩子入学前不就是学点拼音,多认几个字,多做几道数学题吗?其实入学前的学习促进不只是这些。在孩子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阶段,对孩子的学习的促进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给孩子做好入学前的促进,让孩子具有学习的潜能,让孩子对学习充满信心,富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