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孕产胎教育儿1000问
14889400000499

第499章 家庭教育中的原则问题是什么

儿童的天性是玩,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希望玩的权利被残酷地剥夺。而许多家长却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既不让孩子玩,也不教孩子玩,对孩子玩的权利毫无道理地予以剥夺。而大多数成功的家长,都能够正确地对待孩子的玩,善于把孩子对玩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让孩子对学习感到有趣,既会学,又会玩,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这就是寓教、寓学于乐的原则。如果每一个孩子对学习都感到有趣的话,那么他就不会感到有负担,就会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沟通原则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朋友,学会做孩子的心理医生。也就是说,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要主动并经常地与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如果父母能够成为孩子的朋友,孩子就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父母就会理解孩子。父母如果能够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就会获得孩子的充分信任,使父母的教育要求被孩子自觉地接受,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德才共育原则

很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而忽视孩子的品德发展。这种做法很容易出现问题。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在接受一定智力影响的同时,心理上还会受到各种思想品德的影响。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对孩子进行德育和智育共育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孩子在品德个性发展的关键期,极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品德和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

避免冲突原则

家庭教育中产生矛盾是必然的,但在发生矛盾时如何避免冲突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成员中在发生矛盾时,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使双方的矛盾得到缓解,是家庭教育中必须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家长应该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管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家长都应该遇事冷静、心态平和,避免使用激烈的言词或容易激发矛盾的行为。使家庭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的气氛,建立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

民主协商原则

家庭中的民主氛围对子女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而一些家长却不能注意这些,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家庭的主人,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孩子应该绝对服从父母,应该无条件地接受父母的教育要求。这种教育关系往往使孩子没有平等感,被动地接受教育,其教育后果也是有限的。而民主协商教育原则的主要内容是父母应该与子女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要把子女看成是独立个体。遇事应该虚心或耐心听取孩子的意见,然后再对孩子提出自己的指导意见。这样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是鼓励孩子独立地完成应该由他们自己做的事情。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已经产生了要参加社会活动或自己做事的独立个性。这种独立的人格个性萌芽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品质,让他们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敢于独立地解决各种问题的个性品质,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表率原则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偶像,也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许多孩子在与其他儿童游戏时,都会自豪地夸奖自己的父母,甚至用自己的父母和其他小朋友的父母进行比较。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作用之大,是任何教育因素也难以比拟的。从一定意义上讲,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可以从父母那里学到许多东西。同样道理,孩子则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的语言和行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父母的翻版。所以父母要时刻注意用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语言行为去影响自己的孩子,使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规范性原则

规范性原则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要求。因为家庭的教育因素是潜在的、不系统的,并散见于生活之中。这种教育经常是自发的,而不是有意识的。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建立一定常规非常重要。在家庭中建立一些必要的规则,让所有的家庭成员遵守,孩子就会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纪律性和规范性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锻炼性原则

这里说的锻炼性要求不单纯指体育锻炼,而是指让孩子有意识地接受一些心理上和意志品质方面的锻炼和生活能力训练。因为未来社会的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如果孩子没有坚强的意志品德,没有较好的生活能力,那么将来他们很难从事一些竞争性很强的职业。所以我们应该注意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一些意志品质方面的训练,使他们能够养成敢于和困难做斗争,并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

鼓励和发展原则

对孩子经常进行鼓励是非常有益的,而得到鼓励的孩子往往在做事的时候会提高工作效率或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当孩子养成了不断探索的品质时,很可能一个未来的科学家就萌芽了。

温馨提示:

许多家庭都为孩子的成长而伤透脑筋,家长们无不盼望子女成才。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所以家长们无不费尽心机地寻找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案。而在家庭教育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