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孕产胎教育儿1000问
14889400000535

第535章 怎样诱导孩子多提问题

当小宝宝离开妈妈的怀抱,开始迈出他人生的第一步的时候,往往也开始学说话了。

有意思的是,在宝宝最先使用的“语言”中,就已有了代表探索和表示新奇的词。比如,他会指着任何对他来说新奇而有趣的东西,急切地发出嗯嗯啊啊的声音,这声音就好比是不久后他将使用的,并且使用频率颇多的“这是什么?”是啊,在孩子的眼中,世界简直太奇妙了,随时随地都会有“新大陆”被发现。他们的小脑袋中当然要充满一个又一个问号了。随着宝宝的成长,他们的提问将会更细,常常要刨根问底,不搞清楚誓不罢休。当父母的不知要被“逼迫”去学多少东西。

好奇是成材的原动力。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都同科学家小时候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关。水开时,将壶盖顶起来的现象,引起了童年瓦特的好奇,这才有了日后的蒸汽机,才有了工业革命的迅猛进程。

愿意思考、喜欢探索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每个健康的宝宝都会这么做。但是,有些孩子渐渐地对事物探索的兴趣减小了,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们不爱学习,马马虎虎,这又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恐怕同父母对孩子的提问采用错误的方式有关。

有些父母由于工作、家务太忙而感到精力疲乏,当孩子不停地向他们问为什么时,就常用不耐烦的口吻对孩子说:“别烦妈妈(爸爸)了,自己玩一会儿。我忙着呢!”孩子的积极性受挫,久而久之,就不再喜欢提问了。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小,没必要告诉他那么多、那么细,告诉他他也不懂。于是,往往三言两语打发了孩子,或用糊弄的态度支吾过去。孩子虽然尚不懂事,但他们也能从父母的态度上感觉到妈妈爸爸对他的做法是否赞同。父母总是敷衍,孩子的热情自然会日减。

温馨提示:

当孩子提问时,我们首先应持鼓励的态度,回答时要尽可能地简明、准确、浅显易懂。3岁前的宝宝,对事物往往是从具体的、自身的、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的。因此,要想给宝宝讲清一个问题,回答时就要从这些范围进行。比如,宝宝看到一块冰放在屋里,一会儿没有了,便会产生疑问。我们不妨给他做一个小试验:从冰盒中取出一块冰,在炉上加温,一会儿,冰化成了水,告诉他,气温升高,冰就化了。随着温度继续升高,一会儿水开了,让孩子看水蒸气,再过一会儿,一小块冰就蒸发干了,告诉孩子水变成了蒸汽飞跑了。孩子就会明白为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