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14889600000029

第29章 沙州千佛洞(第120o~146号洞)(2)

我得以在洞子的背屏中读到了两条女供养人题识:

1.“清信弟子随喜二娘子阴氏一心供养”。

2.“清信弟子随恩福事二娘子鹙氏一心供养”。

我在右侧背屏中读到了男供养人的题识:

1.“故节度押衙知术院登鸕事张受掛一心供养”。

2.“故衙前正兵马使鹝云兴一心供养”。

3.“故节度押衙

供养”。

4.“故弟子翟盈兴一心供养”。

在洞子的前壁社供养人与背屏上的男女供养人之间有一段空白洞壁。很明显,这里是指两种布施,虽然明显是同一时代的,也就是说二者肯定是均属于10世纪的。

在唐代基础上从事的翻修并未能同时抹上新的柴泥层,这样就挽救了龛中的柱子和叶饰。当时仅限于重抹了二白层,今天到处都剥落了,以至于使人到处都可以重新看到第101号洞风格的古老装饰、洞子下部的地精—男柱像以及葱形装饰之上红色底面中的千佛。

第123b号洞

洞子很小,其中没有包含任何有意义的内容。

洞子现在的前厅和过道均属于唐代,它们是由于缩小原来的洞子内部而获得的,装饰以纯洁的第101号洞风格的千佛。这一最早洞的前部可能已坍毁。环绕背屏龛的叶饰都可能被刮平了,但该龛保留了其不大的深度,这是第101号洞风格的典型特点。现有的唐代装饰肯定属于唐代的第二个时代(已经接近晚期)。

我们将会看到绘于洞门两侧前壁画面中的文殊师利和普贤菩萨都画成了正面像,他们的坐骑也如此。肯定是为了避免这种困难的缩短,所以更经常地把他们绘成侧身像。我们应该承认,侧面像的姿态在祭坛的两侧都很自然。他们于其中就这样转向了佛陀,但前壁上的正面姿态从同一观点来看则更为正确,尽管其中所画的人物往往是围绕着墙壁转,最后达到了祭坛。唯一的不正常姿态是把他们画成侧面像,转向了洞门,但我未发现这样的例证。

第124号洞

洞子相当小,属于第101号洞风格。它未含任何特殊的内容。

以唐代翻修的过道大部分都已坍毁、洞子属于第97号洞和第101号洞风格。

各种姿态的地精—男柱像—伎乐都代表着向多样化发展的一种巨大努力。

带柱子的后中心祭坛的前龛结束于一个方牌(一种路标。见笔记本B—139)。上面的叶饰结束于一种怪兽龙(长翅膀和两只爪的龙),龙在这一方牌之顶端行走。

男柱像和女供养人(她们穿着带宽大袖子的衣裙,以一根腰带扎在腰部靠上的地方)过去曾占据了祭坛前壁葱形装饰的突出披檐之下的两层画面,都用石灰刷过了并在唐代的相当大的供养人之位置上绘画。时间在这些唐代的供养人画像上玩弄了花招,使他们的面庞变成了相当暗淡的紫色,线条相反则变成全白色了,他们的长衫也如同平时一样转变成了玫瑰色。

侧壁和祭坛背屏上的龛在洞壁上都两两相互重叠起来。侧壁下部的龛以及后壁上部的龛都带有柱子,其叶饰以一旋涡饰结束。后壁的下龛及其瘦骨清风佛陀与第123a号洞具有相同的装饰,即在同样也包括一尊瘦骨清风佛陀的左侧壁下龛中。这是柱子和叶饰结合成了唯一的一种圆形叶状组成部分,一种仙人掌(见笔记本B,P139)。侧壁的上部龛则属于圆柱烟囱类。

第124a号洞

这是一个普通的龛,位于第124号洞以南。其前部已坍毁。

其横脊属于第97号洞风格,但它有一个背屏龛,而不是一个后中心祭坛。洞子内部属于第101号洞风格。它在祭坛周围具有一上部叶饰,但没有柱子。

第125号洞

洞子相当小。后画面是一个属于北朝的深浮雕涅槃的普通场面。比丘们的题识如下:

1.“应管内释门法律临坛大德阐扬三教大师兼毗尼藏主沙门”。

2.“……

……沙门”。

3.“沙门”。

4.“沙门”。

第2、3和4条题识仅剩有一尊号而没有名字,它们可能与装饰不是同时代的。

男供养人的题识:

1.“孙道安官海清一心供养”。

2.“孙木行都料兼步兵队头领像奴一心供养”。

3.“孙步兵队头梁像支一心供养”。

4.“孙衙前兼诚殿中监万盈一心供养”。

5.“孙衙前兼诚殿中监住善一心供养”。

6.“孙衙前兼诚殿中监万端一心供养”。

7.“孙衙前兼诚殿中监海鸧一心供养”。

8.“……”。

我们还可以遇到写于其它题识之间的女供养人的某些题识:

1.孙新妇三娘子张氏一心供养”。

2.孙新妇三娘子吴氏一心供养”。

3.孙新妇九娘子魏氏一心供养”。

4.“意”。

前厅和过道都曾在北朝的一层装饰之上的唐代基础上重修过。在檐口和过道隅角的斜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名佛的形象,带有磨损甚重的题识。但我们从他们的形状中可以辨认出双头佛,指点太阳和月亮的佛,弯下身来以使盗贼能接触其珍珠的佛等。在该过道的洞顶,有一只手遮住了太阳。在离那里不远的地方是一座很高的窣堵波,这明显与第119号洞洞顶是同样的传统画面,可能也是其它许多洞中的画面。

洞子内部属于第97号洞风格(洞顶的横脊和后中心方坛),而从全面来看则属于北朝。但在四壁中于葱形装饰之上(男女供养人)和围绕着祭坛(神灵和精怪)的一切都曾在唐代的基础上翻修过,葱形装饰之上前壁画面的下半部也如此。

洞子在每面侧壁中都拥有一个龛,在背屏上则是一个由涅槃画面占据的长龛。葱形装饰之上侧壁的所有剩余部分(除了上文指出的前部画面之外)和整个洞顶都由北朝的小千佛占据(比第101号洞风格的千佛更小)。

我近几天来坚持所做的核实工作证明了像笔记本B,P133那样的光轮仅出现在唐代中。

我们到处都可以发现在现有抹层之下的北朝,即在唐代代替了北朝的地方。我提出假设认为此外还应有一种第101号洞风格的装饰,与第97号洞风格相吻合,但都完全被刮去了,其柱子和叶饰在布置北朝的抹层和装饰时都被刮平了。

在颜色的变化方面,应该指出洞壁和洞顶的千佛并非是一次性地全部绘成的,而是分多次和按洞壁的纵横切面而绘制的。所以在某些画像中,当黑色轮廓消失时,面庞仍为白色。在其它画像中,面庞仍为白色,而黑色线条则由于不同程度的红色而变得暗淡了。最后,在其它画像中,始终是按不同的类别、面庞根据古老的传统风格而变成了棕紫色。这明显是由于画匠所使用的颜料比例而造成的。此外,所有的曝光和光线问题都是无关紧要的。

对于唐代来说,面庞的线条均已消失,肌肉的玫瑰色则变成了全白色。腰带和袖口装饰中的胭脂红已变暗淡,但作为基本色调却未改变。长衫上的黑色相反则完全变成了淡红色。至于带翅帽子上的黑色,无疑其颜色更为纯洁一些,它们有时虽然蚀损和变成淡灰色而维持下来了;在其它的情况下则是彻底消失了,留下了一片全白,但它从未呈现过红色。我们在相当于女供养人画像的相应颜色问题上也可以重复同样的看法,唯有他们头发的黑色如同其长衫一样而变成淡红色。在灯油覆盖的下面,线条和颜色均未变化。

第126号洞

该洞属于第101号洞风格,其中未含任何惹人注目的内容。

前厅和过道均属唐代,我们于其下部到处均可发现第101号洞风格,可是祭坛上的彩塑都于近期重塑过。洞子烟熏得非常严重,但其中却未曾发生过火灾。

前壁和背屏于葱形装饰之上均由第10l号洞风格的小千佛占据。在葱形装饰之下,还可以发现一些地精—男柱像。在葱形装饰的高度上,于右部有一行男供养人像(首先是比丘,其次是世俗人),然后又有一行女供养人像(以比丘尼为首)。需要指出的是本处没有在其它洞子中发现的那种于腰部紧扎裙子的女供养人像,所有的女供养人都穿一种无腰带的肥大衣服。背屏和祭坛各侧的小壁面由各种故事画占据,其前部各侧都曾有过一身站立的塑像,但今天仅剩有右部的底座了。环绕祭坛的柱子有一个圆形的柱基,在柱子周围发展起了一根莲花瓣的柱头。在柱子之上有一片肥大的荷叶,上部叶饰的末端即消失于其后。在洞顶首先是一些不同的画面,接着是围绕着中心天窗的两行千佛。

我于那些题识中尚释读出了如下一些:

1.“比丘尼”。

2.“比丘尼信佛”。

3.“比丘尼恩供养佛”。

4.“比丘尼延恩信佛”。

5.“比丘尼供养”。

6.“世李氏……”。

7.“清信女壹伽置……”。

8.“清信子商胡阮……”。

9.“清信商胡无主翟一卑迦”。

10.“清信商胡都敔心世居罗供养”。

11.“清信子商胡竹鲁养佛”。

12.“清信子商胡女夫翟舒……”。

第7条题识占据了这方题识的左部。在右部写有一条绝对是用同样墨写的回鹘文题识,非常模糊不清,它似乎与汉文题识是同时代的。其附近题识的情况也如此,但我未能释读出其中的汉文。我现在即将抄录的有关男子题识的情况也如此。这些人物都穿红色的长衫,于腰部紧扎,其长裤或为红色,或为白色。其余的题识都不堪卒读。

第126a号洞

洞子很小,其中未包括任何特殊内容。洞子属第101号洞风格,某些地方曾在唐代的基础上翻修过。

第126b号洞

洞子很小,属于第101号洞风格。应拍摄洞顶的小涅槃画。

这个很小的洞子属于纯洁的第101号洞风格。在男女(她们穿有无腰带的那种如同督政府时期的裙子,一直提到胸部之上)供养人之上,侧壁和前壁都装饰以千佛。虽然洞中仅有背屏上的一个普通龛,洞顶被一横脊和倾斜为45°的墙壁而一分为二。脊上的前壁也装饰以千佛,但脊的后壁却由一幅奇怪的涅槃画面占据。我们于其中的左侧,在靠近佛头和稍靠前一些的地方将会发现一名坐在一面鼓上的女子。在佛陀的下面(无疑是在前方),有一条吐出一个花盘的龙,有一个躺着的人物,他可能就是犍陀罗艺术中的密迹金刚菩萨。此外还有一个隐修士似的人物趺坐在一堆柴薪的中间。最后是在右壁上,站立着一个可怜的老人,半身赤裸,倚杖而行,由一朵莲花承负。在此位置上出现如此的涅槃画面便可以肯定那种有一个与在第123号洞中同一位置相类似的画面。

应重新研究一下小涅槃画,因为它很新奇。

第127号洞

应设法清理一下通过第130号洞的进口处。

该洞属于第101号洞风格,不具有任何引人注目的内容。

第128号洞

洞子很小,未包含任何有意义的内容。

前厅和过道均属于唐代。我们在壁画之下又发现了两层,有时甚至是三层更为古老的装饰,但没有任何一层属于第101号洞风格。第一层属于北朝,第二和第三层则属于唐代。

洞子内部完全属于唐代,但在下层到处都剥露出了北朝的古装饰。

对于北朝来说,如果人物画的肌肉确实变成了紫棕色,那就不应该否认这种风格使用了三种紫棕色,其颜色可能仅仅没有表现得如同现在那样深,如其服装即如此。

第128a号洞

洞子很小,未含任何引人注目的内容。

这是一个属于唐代的普通龛,由于翻修第132号洞的前厅面被堵塞了。

第129号洞

洞子很小,属于第101号洞风格。应该拍摄侧壁葱形装饰的两个画画。前厅和过道均属唐代,但我们于其下部又发现了第101号洞风格的装饰。

这是一个纯属第101号洞风格的洞子。在侧壁和前壁上绘有带有地精—男柱像的下部横沿,然后在前壁上是一种男女供养人的葱形饰,在侧壁上是一种突出战斗场面的葱形饰(非常奇怪),马匹和骑士于其中都没有在第123n号洞中那样的马甲和甲胄。在葱形装饰之上,千佛绘于三面洞壁。组成洞顶的首先是一行几何装饰图案,然后是一行阿普萨拉女神,其次是三行树叶和幡幢装饰,再其次是一行很小的千佛,最后是一个带披檐和穹顶绘画的天窗。

在背屏上,有一些位于圆形底座上的柱子环绕着祭坛龛。莲花围绕着柱架,柱子结束于一个以线条勾勒的莲花瓣。上部叶饰的基础已被毁,我们再也看不到它们是怎样与柱子衔接的。

在背屏和祭坛两侧的小角落中,都有菩萨塑像,这些塑像如同祭坛上的3身塑像一样都于近期重塑过。

祭坛两侧背屏的小画面的右上部被一辆由龙拉的车占据,左部是一辆由孔雀拉的车以及神灵和幡幢等。努埃特向我指出,同样的内容也绘于第101号洞的洞顶。有关近期的风格也可参阅第117号洞的过道和更靠北部与之相似的洞子。它应该也出现在第101号洞风格的其它洞子中。

两侧葱形画面都是引人注目的。

第130号洞

该洞属于第101号洞风格。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洞内及前厅中的题识。我首先发现了数条游人题记:

1.“三月十四日

凉州府古浪县清凉寺住持僧思品徒修文孙惠德惠圆

孙惠学来此

拜佛求经顶礼”。

2.“高台县弟子公义上香”。

3.“李生栋侯见喜朱宗进香”。

应该拍摄两侧和背屏的下部画面,研究相当暗淡的似乎具有历史意义和重要的长题识,它写于前厅、背屏和洞门的上部。

我在前厅的题榜中得以释读到如下题识:

“节度押衙银青光禄大夫……”。

其余题识均不堪卒读。

我们应该指出在前厅、过道、祭坛前壁(唐代)的男女供养人和洞子内部其他男(戴帽子,两根带子飘在背后)女(穿中世纪的裙子)供养人之间的巨大差距。

此外,需要拍摄的两根梁中于洞顶载有两条题识:

1.“维大宋太平兴国伍年岁次庚辰二月甲辰朔廿二日乙丑敕归义军节

度瓜沙等州观察处置管内营 押藩落等使

特进检校太傅同中书门李章事谯郡开国公食邑一阡伍佰户食实封七佰户曹延禄之世荆建此窟纪”。

2.“归义军节度内亲从知紫亭县令兼衙前都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刑

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闾员清”。

由27行组成的一方题识如下:

1.“端性灵愚实才智以无现忽奉同”。

2.“有情乘此福因同登佛道”。

3.“神之棒拥百祥所集五神咸臻官吁”。

4.“安咸康惟乐之期恒遇郡乎之岁都衙短”。

5.“大王端居贵位天济苍生永为西塞之王回山”。

6.“同晞申嘉庆伏愿府主”。

7.“语形观者以生勗勗嘶宝之音供曳生”。

8.“桿神仪绝妙遍东夏以无殊其尽则佛相”。

9.“容外厂鹟顾梱至甚遂乃弃离旧棄”。

10.“上善谨就仙梔之谷通窟瞻看遂届上门斯含”。

11.“之业报莫酬未来之良缘要托迹欲思功德始”。

12.“而专勤贵法投真寻真谛而意切金经常持”。

13.“儿同仙众梡越时凡千娇妆雨梂之中百进正”。

14.“君之大节公之娘子者”。

15.“德仁之风州府,宽弘之道若齐钩而在”。

16.“府主仍赐高班作辕门之爪牙为衙庭之”。

17.“鬼即今”。

18.“上留名能行毬于渡兽而又黄沙执宪丹淒”。

19.“王慎还久历要司怀智德以效官立端勋而”。

20.“于指掌洞栈略于古今习文大启于文”。

21.“者其唯太原郡阎公矣公乃嵩衡禀瑞扶”。

22.“邪降福迩后运丹青而不”。

23.“间神化身于此内使群生之勋金色而去”。

24.“林树捶阴茂烟华之香色崖上之圣时明”。

25.“奥莫古迹欲号灵梔飞泉注于”。

26.“……”。

27.“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

这条题识产生了许多看法。第1行的“现”字难以定夺。第2行中的剩余部分留作空白。第3行中的第一个字扎写作“袖”。第4行中的最后一个字难以肯定。第6行中的剩余部分留作空白。第7行中的“”和“”等字难以肯定。第8行中的第一个字不可靠。第10行中的“门”字和“含”字也难以肯定。第11行中有一个字我写作“”,但也可能是“缘”字。第13行中的一个字不可靠,该行最后两个字的情况也如此。第14行中前四个字的位置出于尊敬而留有空白。第17行中的剩余部分出于尊敬而留作空白。第18行中的“兽”字不可靠。第21行中的“扶”字也不可靠。第23和24行根据情况来看应颠倒过来。第25行中的“欲”字不可靠。我是自右至左阅读这条题识的,但事实上应自左向右阅读,因此应从第27行开始。这几行的下部可能被乾隆时代的一个宽大的题榜吞并了。

唐代的前厅和过道。

在前厅的题识中,现今所能看到的下部第5个字被用刀子刮去,从而使之无法利用了。但除此之外,题识的整个下半部分就相当于全部题识的下1/3,于1757年被一层白灰抹层覆盖,上面用黑墨写下了“篇额”这几个字。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于这一粉刷层之下发现了某些不成形状的线条。

真正的洞子内部属于第97号洞风格,在原则上应属于第101号洞风格,但具有翻修处。洞子的所有这些墙壁在古老时代都于一人高的地方重修过,于其下部仅仅重画了第101号洞风格的千佛。这一新的装饰层应为北朝的初期。在这一新的装饰层之下,其底面仍比北朝时代的大部分壁画都更为清楚,我们发现了第101号洞的古老装饰,但我未能复原千佛之外的画面或内容。在这一北朝的装饰中,有相当多的新画意。我已经注意到了我们几乎仅能于此发现的男女供养人的特殊服装(但此处也仅有古老时代保留下来的很少供养人)。

过道在“新”时代曾被降低了高度,于是便在由此而得到的地方,在前壁的洞门之上修造了一个小龛,唐代的一名男供养人也画于该前壁的下部,即进口方向的左方翻修部分。

有关后中心方祭坛的问题,从洞顶直到一人高的地方都属于第101号洞风格,如浮雕和彩塑等。但洞子中的许多部分,特别是光环、光轮和前龛中的大叶饰都在“新”时代重新绘画过。在侧壁和后壁上,有两个互相重叠的龛。其上部的一个只有一些带绘画的柱子和叶饰,其下部的龛仅有彩柱,上部的叶饰为浅浮雕形的。祭坛的前龛有上部叶饰,但没有本身带彩画的柱子。

葱形装饰隆起的檐口就位于这个祭坛之上人头高的地方。在侧壁和祭坛的背屏上,这种檐口在古老时代曾重画过,从这一檐口到地面的整个部分也都重画过。在洞子的正面,所完成的则是唐代,这种画占据了洞子正面葱形装饰檐口以下的全部地方,在下部的一层男女供养之上又画了一层神祇。

洞顶的横脊连同一般都从45°角开始的小梁均画有图像。洞顶的平坦部分具有彩绘披檐和穹顶画。在祭坛后面隆起的葱形饰中,有一条由黑色榜题围绕的藏文题识,正如我在唐代之前的洞子中已经发现的那样。

第131号洞

洞子很小,属于第101号洞风格。在洞门之上的外侧,可能有一条很长的蒙文题识。在过道的两侧,尤其是在左侧,存在有大量西夏文和蒙古文游人题记。如果还有未曝光的胶卷的话,那就应该拍摄祭坛的上部。

前厅和过道均属唐代。

在前厅中,于洞门之上,有一条蒙文游人题记(见笔记本B,P140)。

在过道中,应拍摄左侧两条主要的西夏文游人题记。该洞内属于第101号洞风格。在侧壁和前壁的上部绘有一小行地精—男柱像,接着是一小行男女供养人,再接着是一直画到洞顶的千佛。洞顶装饰有一行阿普萨拉女神,再接着是3行千佛,最后是一个带有彩色披檐和穹顶的天窗,但在披檐层之间画有弓形装饰,它只有画在披檐的最后绘画部分与穹顶之间才能解释。因此,对于我在针对前一个洞子所提出的解释尚有怀疑,或者应该承认这里的匠人在第101号洞风格时代就已经不理解这种建筑部分的意义(见笔记本B,P140)。

祭坛的柱子结束于以线条勾勒的莲花瓣柱头。上部的叶饰在下部结束于一种旋涡叶形,一直保留于柱头之上。彩塑属于第101号洞风格,基本完好无损。

在过道的左侧,有一些西夏文游人题记。

第131a号洞

这是一个小龛,它没有包含任何有意义的内容。

洞顶是由倾斜成45°的两壁组成,这两壁于横中脊间汇合在一起。

第132号洞

洞子具中等规模,没有包含任何特殊内容。

洞内很大。前厅曾翻修过,大幅度地缩小了已经属于唐代比较古老的前厅之高度。这次新翻修的带装饰的过道中绘有站立着的菩萨,完全如同第125和128等号洞的过道一样。这种装饰表现得确实是唐代末期的,也就是在公元1000—1050年左右,但却比洞顶粗糙的翻修似乎要古老一些,而这后一种翻修在某些洞子中却表现为唐代最末期的,也就是在其全面衰败的时代。相当于那几行大菩萨画像的风格是固定的和平淡无奇的,但却以画匠真正精湛的技艺而揭示了一种相当发达的艺术。我已提到的过道和洞顶的粗糙翻修相反却既没有第101号洞的启示和自发性,又没有北朝和普通唐代的人员的灵巧性。

前厅和过道的翻修可能是由于前厅前半部的坍塌而造成的。翻修使过道不能再直通崖壁了,过道的洞顶也完全如同在这类翻修中常见的那样是由于大梁的横摆而获得的,大梁依靠过道的一端,在其下部略有斧砍的痕迹以把它摆进抹层之中,但这样也并没有阻止它坍毁。

洞子仅仅装饰以唐代的千佛,也就是说比在此之前的风格更为精湛和更大一些。

在背屏祭坛右部的一幅小画面中,我们尚可以读到一条常见的婆罗谜文题识(见笔记本B,P134)。

在左部相应的画面上有一条汉文游人题识:“延祐七年四月初六日李英焚香到此”。

第133a号洞

洞子很小,属于第101号洞风格。应重新审视一下洞顶,尤其是祭坛前部的题识。

前厅和过道均属唐代。洞子内部则属于纯洁的第101号洞风格,唯有两尊男女供养人是在前壁上增补的,画于葱形装饰之下紧靠过道角落的地方。

前壁首先包括一小行男柱像,其次是一直通向洞顶的千佛。侧壁上有一小行由柱子分开的三角形幡幢,然后是一小行男女供养人像,最后是直达洞顶的千佛。洞顶画有一层阿普萨拉女神,一层故事画,然后是一层几何图案和一层小千佛。天窗带有彩绘披檐和穹顶,但它在突饰中具有与我在第131号洞中记录下的相同的带角的弓形饰。

圆底座的祭坛柱子呈如下形状:柱子中心膨胀,一条蛇盘在柱子上,柱子结束于一个带以线条勾勒的莲花瓣柱头上,在柱头上竖摆一片肥大的荷叶,上部叶饰的一端即消失于其后。

洞顶故事画中的人物戴一顶几乎成圆柱体的带红架的白帽。在一名骑马的猎人之上,另一名骑马人撑一把带弯杆的华盖(见笔记本B,P141)。

在祭坛的龛前部,于隆起的葱形装饰的小檐口上,有几条题记和题献,全部重写过两次,从而使其笔画不太正确了,虽然最后写的字扎与原来写在该檐口的字仍相同。但题识移位一行,不过对原文没有歪曲。我可以释读出题记右部的第一位比丘的榜题:“比丘显恩供养时”。

对于其中的题献,我仅能释读出其中的一些片断:

“夫至道性虚超形穴外妙……

……

……

……

……

……

像传通旷代当今千载之……

佛弟子黄光延居诚等自

……”

余者几乎不可辨认,没有标注时间。

第133b号洞

洞子很小,属于第101号洞风格,其中没有包含任何特殊内容。

第133c号洞

洞子很小,属于第101号洞风格,其中不具有任何特殊内容。带披檐的天窗具有与第131和133a号洞中同样的突角状弓饰。

祭坛的柱子于此也结束于一个带以线条勾勒的莲花瓣的柱头,其上部的叶饰结束于一片肥大的荷叶,但该荷叶仍保留于柱子之上。这里甚至似乎有一条龙——狮身鹰头怪兽从叶子中伸了出来,用一只爪倚于柱头的上部。我们由此便可以看到横放的肥大荷叶属于上部叶饰,而不是像我直到现在仍错误地默认的那样属于柱子。

第133d号洞

洞子属于第101号洞风格,包括纯属于第97号洞风格的东过道在内,带有横脊,但它在背屏上有一个龛而不是一个后中心祭坛。

唐代的供养人是于事后才在侧壁和前壁中补画上去的,但唯有右壁部分除外,其中就在那个时代增补了佛像及两弟子。7身小佛同样也重新画在左壁的千佛之中。在祭坛上,我们发现了一些无基础的柱子,即在右部和结束于用线条勾勒的莲花瓣中的柱架上,上部的叶饰结束于一片肥大的荷叶,从该荷叶的中间出现了一条龙,以一只爪倚伏在柱头的以线条勾勒的花瓣上,而它以另一只爪支撑下颏。

第134号洞

洞子很小,没有包含任何重要内容。

其前厅如同前一个洞子一样而属于唐代的末期。它曾被翻修并缩小过,但仅缩小其宽度,有一个比较古老的唐代的前厅。过道装饰以大菩萨像。在现今的装饰层之下,于祭坛上剥露出了一层更为古老的装饰,它似乎属于北朝。

第135号洞

洞子很大,至少应拍摄祭坛的前部和前壁的两幅画面。在背屏上画有一涅涅槃场面。

过道。题识磨损甚重,需要重新研究这些题识及游人题记。在左壁上有一条蒙文题识的残余,完全如同右壁一样。

洞内左前壁画面。有一些比丘题识尚可释读:

1.“晋昌郡沙门比丘庆仙供养”。

2.“晋昌郡沙门比丘志供养”。

3.“凉州沙门比丘道淚供养”。

4.“晋昌郡沙门比丘道宾供养”。

左侧壁画面。一条题榜中写有蒙文题记(或者更可能是回鹘文题记,对于一个内行人来说尚可释读出来)。在其它的题榜中,我们尚可以看到回鹘文字母的残余。

右侧壁画面。我们从中看到一条题榜中的由4行组成的一方蒙文题识。

右前壁画面。有数条题识,但都不大容易释读了,其中一条可能是近代的:“童子李元伯供养佛时”。

中心祭坛周围的题识。在右侧,于祭坛之上有一条藏文题识。左侧的情况也如此。此外,于藏文题识之上有一条古题识:

“福祥寺弟子法勇供养”。

前厅和过道均属唐代。整个洞内则完全属于第97号洞和第101号洞风格。它无疑是这两种风格中的最大洞。洞子宽1.80米,深12.50米,到洞顶的平坦处近4.60米高(在横脊上,还要多近1米的高度)。

洞壁在下部装饰以一行被下垂物(而不是柱子,高0.75米)分隔开的三角形幡幢。然后是3层供养人(在左侧壁后半部的同一位置上由两层较大的供养人占据),共达0.70米高。再接着是故事画(趺坐佛,很少有站立的,有神簇拥,在前壁上则是狩猎等画面),共达2.10米高。然后是5行千佛,总共近1.45米高。

洞顶加高部分的脊上由正常的中脊小梁彩画(由洞子的前部到后部分成了长条状)占据,这些长条在脊顶前壁由4层树叶和飞鸟装饰,在脊顶后壁则由3层装饰。洞顶平坦的部分分成了带突饰和穹顶画的藻井。

在中心祭坛的下部,绘有一行伎乐男像柱,接着是一种带有男女供养人像和隆起的披檐葱形装饰。在其上部可以看到常见的龛。其柱子结束于一种带莲花瓣的柱头,上部的叶饰结束于一片肥大的荷叶,由那里钻出一条龙,以其一只爪子倚于柱头,莲花茎缠绕着柱架而攀援。该洞的全部装饰均属于第101号洞风格,但它受到了轻微的改造。所以3行供养人都绘于更为古老的两层之上,它们与现有的3行占据同一高度,也完全如同在左侧壁部分地区的情况一样。祭坛中隆起的葱形装饰之上的男女供养人取代了过去同样也属于第101号洞风格的男供养人。我仅仅为提醒大家注意刚才谈到了彩塑的近代抹层,但它却未能使其失去第101号洞的风格。对于在9行供养人中发生的这些变化,我自认为掌握着其秘诀,在祭坛的四面,于隆起的葱形装饰中间有一片没有画供养人的地方,由写成长字的藏文题记占据,我已经在早于唐代的某些洞子中发现过它。这些题榜中的藏文题记在前后壁均已不堪卒读;但对于一位内行人来说,祭坛右壁上的题记尚有部分可以释读;保存最好的还是在左壁上,我于下文将试图抄录一些。于其上部出现的汉文题识可能与藏文题记是同时代的并与之有关。无论如何,藏文题识似乎确实与第101号洞风格供养人的第二次装饰是同时代的。因此,我们于此所面对的确实是由吐蕃占领者布施装饰洞子的情况。如果说围绕着祭坛的这些人物的长衫直拖到腿肚中部,用腰带紧扎,那么其紧身长裤在普通的第101号洞风格的汉族供养人中则一直拖到腿肚之下。他们似乎都是光头,也可能是头发披到了肩上,但他们无论如何也可能是吐蕃人。那些“蒙文”题识也可能是回鹘文的,并且属于同一时代。此外,它们仅出现于右侧壁而没有出现在祭坛周围,我对于其性质犹豫不决。下面就是我在祭坛左侧所读到的藏文题识,我先前已抄下了一条伴随它的汉文题识(见笔记本B,P144)。

在左侧壁上,我尚可以读到第2个时代的某些供养人题识:

1.“清信士赵”。

2.“清信士赵浄供养佛时”。

3.“清信士焚琍供养佛时”。

4.“清信士付異与供养佛时”。

5.“清信士碓供养佛时”。

6.“清信士达供养佛时”。

7.“清信士张供养佛时”。

8.“大羌下帐内(四?)郡督冯(马?)谦供佛时”。

第8条题识中有3个字的释读法难以断定:“下”、“内”(也可能应读作“四”)和“冯”(可能作“马”)。

最后一个名字确实也说明第二个时期的供养人是吐蕃占领时代的。通向进洞口的高台阶是比较晚期的,但也可能如同10世纪那样古老。

考虑到过去已采取的措施并补充说明由洞顶脊所限定的洞子的前半部分是近4米左右,这样就会在该脊之后得到一个几乎是矩形的厅子,其祭坛明显占据了中央。过道于右侧有2.85米宽,在左侧有2.65米宽,在后部有2.25米宽。祭坛的各边在底部的长度介于5~5.50米之间。

第135a号洞

洞子很小。在过道的两侧有不少游人题记和非常暗淡的蒙文与藏文题识。我们还可以在右侧发现一条非常暗淡的汉文游人题记:

“晋宁路住城向行间到此”。

应拍摄洞子的左侧部画面。

在左前壁画面上尚存在有一条比丘题识。

在右前壁画面上,有两条比丘题识:

“释门法律临坛大德兼宣白法师道行一心供养

俗姓刘氏

释门法律临坛供奉大德兼表白大法师沙门法松一心供养

俗姓翟氏”。

前厅与过道均属于唐代。在这一画层之下又重新剥露出了另一绘有古老装饰的抹层。

对于过道中的游人题记和蒙文与藏文题识,我无法获得任何内容。在过道的右壁上,有一条共有约15个圣字组成的常见的婆罗谜文题识。

该洞属于北朝,但祭坛两侧背屏上的小画面曾留作无装饰的空白,在唐代时代画上了大菩萨。前壁的情况也如此。此外,这一前壁由于缩小过道而扩大了。三身比丘像中有两身都绘于扩大的这一部分。

在已拍摄的左侧壁画面之上,有一些北朝的供养人。其中心题榜中写有:

“沙州记一心供养”。

第135b号洞

洞子很小。

过道左侧。有一条汉文题记:

“奉元路一行二人上香惠五它它

至正三年四月初六日”。

在左前壁画面中,于紧靠洞口的地方有一方题识:

“释门法律临坛供奉大德兼义

学心供养

俗姓张”。

前厅和过道都以唐代翻修过。

在洞子内部,祭坛,洞顶和前壁均属于北朝。但在进口的翻修部分,我录下了其题识的比丘像则属于唐代。祭坛之前和侧壁均属唐代。

第135c号洞

洞子相当小。应拍摄画面或洞顶。

过道。在左侧有两条藏文题识和一条非常暗淡的蒙文题识。我们可以从中读到一条汉字题识的开头部分:“至正拾捌年正月”。在右侧,有一方由两行文字组成的很长的藏文游人题记和一条仅有一行的藏文题记。

前厅和过道均以唐代翻修过。

洞子内部则属于唐代的初期,尚有北朝的结构和图案,但当时已使用了远非那样深黑的色调。

第135d号洞

洞子很小,其中没有包括任何特殊的内容。

它属于唐代,在低处,完全如同千佛洞这一部分的所有下部洞子一样。它于近日由于决堤而被水入侵,使水流到了下寺。现在有0.20米多深的水,水中也渗透进了第135e号洞而到处流动。在解释某些洞子(仅仅是某些,一般均在下部)于底部受到了潮湿的侵蚀时,应考虑这种性质的浸润。

第135e号洞

洞子具中等规模。其中没有包括任何有意义的内容。

它属于唐代。前厅是在部分填塞更大的一个前厅(它已属于唐代)时重修的。

第135f号洞

洞子很小。应该拍摄位于祭坛之上的一组画面并索求位于佛陀膝上的小连珠纹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