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14889600000032

第32章 沙州千佛洞(第146a~182号洞)(1)

第146a号洞

在过道的左壁上,有一条由7个方块字组成的汉文游人题记(已被严重磨损)。此外还有两条汉文游人题记:

1.“延祐二年七月廿七日到此

慄山住人上人礼拜王三金术”。

2.“泰山军人一行三名

伯孔康二川李三

羌城北遂下陈德义

至元十八年四八日到此山”。

洞庭和过道(已被缩小)都是以唐代而重新修缮过。

在过道的左披上,有一条由7个字组成的西夏文游人题记,磨损严重(见笔记本B,P166页)。

洞子本身属于第101号洞风格的末期。在会令人联想到第76号洞中那些白底棕紫色菩萨像的洞壁下部画有出神仪式。

洞壁上小佛像的三分之二部分都被涂成金色,带有在金叶上经描绘过的痕迹,它们都没有变化。其余者和洞壁上的小佛都已变黑,但却没有第101号洞旧风格的宽大阴影。

壁龛一祭坛都带有双重的凹陷处,第一个凹陷处周围环绕着一种彩色的直线叶漩涡饰,结束于不太清楚的螺旋形装饰,但没有柱子。其天窗没有突出的檐头突出装饰。

第146b号洞

洞子很小,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内容。

其过道属于唐代,大部分均已坍塌。洞子处于第101号洞风格的末期,绘有未带宽大阴影的千佛,但在洞壁上要比在第146a号洞中更为古老,而且下部也有几行男像柱和供养人像。天窗无突出的披檐,壁龛和祭坛带有双重的凹陷处。第一处除了一行小圆形图案之外再无框饰;第二处则带有柱子和彩色叶旋涡饰,但用粗线条勾勒的莲花瓣之上的柱头上部已变成了从中喷出一股燃烧正旺的火苗的一种容器,上部叶旋涡饰结束部分的一种叶子般的螺旋状物从其后面经过。这种火苗是古老莲叶的结束处,它可能直接与上部的叶旋涡饰相连接,同时又没有越出柱头容器之外。

第147号洞

洞子很小。除了一条之外,其余榜题均已不堪卒读:

“故母宋氏一心供养”。

在洞庭、过道和洞子中,下部的一行男供养人和女供养人均属唐代。洞子本身中的装饰除男女供养人之外均属于古老的风格。

第147a号洞

洞子很小。

过道的左侧有一种旅行家的奇怪画像。如果可能的话,那就需要拍摄这一切。画面另外还包括一些很长的蒙文题记和藏文题记,此外还有一条很长的汉文题记。在过道的右侧,有蒙文和藏文题记,如果可能的话,那就应该拍摄所有这一切。

在洞子的左前壁,有3个西夏文文字。

过道左壁的汉文题识具有教理特征,以下面这样的一段文字结束:

“萧梁武帝问誌公和尚如何修道和尚以偈答”。

这里可能就是该和尚的画像。

洞子属唐代。过道中的绘画画在这片黄色之上,该黄色在多处覆盖了位于洞子的任何建筑之外的那暴露在空气之中的岩壁,绘画的风格本身也与此相符合。过道可能要比佛龛的装饰更为古老一些,我不知道应对这种风格作出什么样的断代,它肯定不及第101号洞风格那样古老,但也不是很近代,其颜色也可以说并不像那样使用得不妥当。由于它覆盖了千佛洞中段前后一个唐代洞子的木建洞庭,所以大家可以假设认为它要比唐代稍晚一些,然而我却没有比较坚实可靠的证据。

在该过道中,右披上写有“藏文”题识和14~15个字的常用婆罗谜文题记。

第147b号洞

洞子很小,其中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内容。

其风格属于第101号洞风格的末期。在天窗上没有突出的披檐装饰。

第147c号洞

洞子很小,其中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内容。

其风格属于第101号洞风格的末期,在天窗上没有突出的披檐装饰。

第147d号洞

洞子相当小,属于不太纯洁的第101号洞风格。其中的彩塑质量相当高。

在过庭的大门上部,有一条草书藏文游人题记。

其中的一条榜题是:

“故节度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

祭酒……赵德全一心供养”。

其它的榜题都已近乎不堪卒读了。

第148号洞

洞子具中等规模。

过道的左侧有一条西夏文游人题记。

过庭和过道均属唐代。过道曾被缩小,一条更为古老的过道使它从第101号洞的风格(见笔记本B,P174)和北朝的形状过渡到了唐代的形状(见笔记本B,P174)。

洞子本身完全属于鼎盛时代的北朝,虽然洞顶上的千佛已经是画在茶褐色的底面上,而洞壁上的千佛则是画在灰暗的白色底面上的(白色的底面正是洞壁的抹层本身,也就是说没有开始时的北朝从第101号洞风格中继承来的红色底面)。唯有祭坛下部的前壁似乎曾在唐代初期被画过。

均属于北朝的男女供养人都双膝跪在小块地毯上,他们的男女侍从始终都站在他们每个人的后边并佩带他们的标记(刀、扇子等),男供养人的马匹都栓在前壁的出行队伍之末进口方向右部的垂直木桩上;女供养人的牛车(所有的车辆都仅仅驾着一头牛)都画在该洞壁相应的地方,不过却是位于进口方向的左部。

祭坛的洞壁代表着维磨诘的传统画面。洞门(属于北朝)上部的前壁画面的主要人物像是一身跏趺坐的神祇,虽然具有佛陀的外表,但却具有奇怪排列的12颗头颅(见笔记本B—174)。从下部开始计算第二层的中心头像(即以一个圆点所表示的那一颗头)事实上可能是一身完整的神祇,具有蓄发的禅佛之常见仪表。这些多头神灵虽然也出现于千佛洞,但在那里却相当稀少罕见。

第148a号洞

过道和前庭都根据唐代而作了修缮。洞子属于第101号洞风格的末期,带有唐代的某些重修处。如果可能的话,那就应该抄录过庭中洞门之上的藏文游人题记。

第149号洞

应该拍摄两侧壁的画面,同样也可能应该拍摄祭坛上的那些画面。

过庭属于唐代。下部有另外一处带有更为古老的装饰,但我无法确定其风格特征。

过道属于唐代。其右壁(它包括一个故事画面而不是男供养人的画像),似乎属于北朝的中期。它部分地堵塞了一个已经是唐代的侧龛,后者可能是属于这种风格的初期。过道的左披及其不正常的凹陷处在凹陷的整个部分(包括其棕红色的大僧侣供养人)均属唐代的末期,明显晚于右壁。

洞子本身基本上属于北朝鼎盛时代的中期。整个祭坛(那些经历过修缮的彩塑并不一定如此,其中有些彩塑完全是近期的)和侧壁的两幅大画面肯定都属于这次全面的装饰,天窗和白色底面上的洞顶千佛可能也如此。洞子的前壁和祭坛两侧背屏上的小画面都被留作不加任何装饰。仍然是于北朝的鼎盛时代,在前壁(它未被装饰)的这些小画面上又重新抹了一层白灰,并于其中画了两躯站立着的菩萨像。对于这次用白灰所作的粉刷,我们掌握了大致时间,它是经过那里的一名游人的题记:“长安二年六初五日马……”那里还有一两条磨损甚重的其他游人题记。

在北朝的一个未经确定的时代,大家又补画了洞门上部的一行相当大的跏趺坐佛像和左前部画面的整个上半部(千佛,其次是佛陀和站立的菩萨像,这一切都是不成系统地到处信笔乱画的)。

在唐代时代,大家于前壁进口方向的右画面的上部画了一身佛像,他坐在由两名弟子和两名菩萨簇拥的法台上。佛陀带有光轮(见笔记本B—175),而这种带角的光轮不会早于唐代。其面庞具有唐代时代的佛陀特点(往往是如同本处一样补画在未曾完整地装饰过的北朝的石窟常有的那种带有浅黑色斑点的白色外表)。菩萨具有面部线条和如同第8号标本那样绘成红棕色的手,这种红棕色既未变色又从不褪色,它也是这种风格在该时代的一种典型特征。肌肉都是在画面的基本底色中留作空白和未被涂黑的部分。有关佛陀的这些面庞颜色的变化,我联想到了承负今日已失去的金叶层的硫化作用。但本处的线条轮廓不是直接画上去的,它们不大可能是先画好、然后在金叶上再重复一遍,那里绝不会不留下图案。因此,我们非常怀疑这些未加修饰的裸露处过去曾有过装饰。对于该画面的时代,我们在一方题献中发现了一种很具体的征象,我对这方题献(686年)的释读是:

“垂拱二年五月十七日净信优婆夷高奉为亡夫及男见在眷属等普及法界苍生敬造阿弥陀二菩萨兼阿难迦叶像一铺妙写真容相好俱足卅二圆满百福庄严有果果讫请愿亡者果登生非来途咸正觉”。

对于这方题献来说,686年是肯定无疑的时间,我们应该承认唐代至少开始于这个时代。但这其中也有一些困难。

最后,在“唐代”时代,工匠们又重新涂抹了洞子中全部洞壁的下部(祭坛之前、侧壁距离地面一米高的地方、直到一人高处的前壁)。在这一新的柴泥抹层之上,工匠们在后壁和前壁上又模拟北朝而画了一些菩萨像,它们可能是千佛洞中绝无仅有的一个的例外而相当成功。工匠们在侧壁上仅满足于补画由于新画层而遭损坏的大画面之下部(有时在右侧壁画面下部的左半面还可以发现这种重修,衣裙的褶子与旧有的不相吻合。但紫棕颜色却非常协调,这或是由于当时工匠懂得根据其原状而复原仿造,或是由于同样的一种化学变化使颜色相一致了),工匠们在这些画面的下部于红底面上画了一种用白色线条勾勒的反曲线叶饰。有关这次修复的时代,我们只掌握一种素材:唐代的重修过道与垂拱时代的画面相重合,后者因而要晚于它了(它因此而覆盖了很少部分画面),而不是修缮过的过道的同一抹层一直延伸到前下壁,它获得了一些趋向北朝而又是唐代时代的菩萨站像。因此,这些菩萨必定都要晚于垂拱时代。

在维磨诘的画面上,大家发现了一躯五头四臂神祇像。在左侧壁的画面中,大家将会发现中心佛陀既无光环又无光轮。最后,在其一和其二之中,包括佛陀在内的许多神灵都不是具有常见的光环和光轮,而是一种奇怪的光环(见笔记本B,P176)。如果大家考虑到左侧壁画面的池塘之上的小神灵,那就很容易得出近代观音那白色面纱的结论。恰恰正是在同一位置上的呈这同一种姿态的小神灵中,我在晚期唐代的某些画面上始终都发现他已经被画成了戴面纱的外表。

第150号洞

洞子相当大,属于第101号洞风格的精美装饰。我们可以拍摄其侧壁画面之一(如左壁的画面),还可以拍摄两行男女供养人像以说明其风格与服装的差异。

洞中有许多供养人的榜题,其中许多已不堪卒读,我释读出了其中的一些:

1.“……大乘顿悟贤者兼敦煌……”。

2.“弟衙前散兵马使兼宗(殿?)邓怀进一心供养……”。

3.“弟正 住王

……”

3(乙)。“弟邓善友……”。

3(丙)。“弟十将兼”。

4.“侄军队”。

5.“侄邓闰子一心供养”。

6.“侄节度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监察御史邓鹴(弘)”。

7.“侄节度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邓住”。

8.“侄节度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镇遏使邓吾”。

9.“侄邓像奴”。

10.“孙子庆住供养”。

11.“孙子再住供养”。

12.“弟邓曹祐一心供养”。

13.“光明寺……”。

14.“新妇索氏一心供养”。

15.“侄大宝寺……”。

16.“普光律师……”。

17.“开元寺释门法律临坛供奉大德表白法师法远一心供养”。

在这方题识的右部是一条古老的汉文题识,它似乎与前者是同时代的:

“供奉大德惠恒自浪灭然灯三冬(搾?)

幸化生愿过往文

帟搆遏暘愿答出莲

达窟上然灯庆愿成皇

用年四月七日开元寺上座法”。

说明,“年号”中的第2个字作“用”(周?)或某一个近似的字。

再靠右部一些,有一方由两行文字组成的蒙文题识。再进一步靠右部,又有另外一方古老的题识:

“尹清陈赵俊元辛亥五月四月”。

过庭和过道都属于经过修缮的北朝(见笔记本B,P167)。

该洞属于第101号洞的末期,唯有祭坛的前部例外而属于唐代。在洞子的整个四周下部的几行男女供养人可能覆盖了一行最早的地精或三角幡画。在这些供养人之下和葱形装饰之前,有一行原来的男女供养人像,他们直到那时为止一直受到乘坐排列成行的双轮牛车(仅驾着一头牛)前来的女供养人的崇拜。壁龛一祭坛带有双重凹陷处,仅有其内凹陷处带有柱子和彩色叶旋涡饰。那些柱子都具有以盛开的莲花茎盘绕的柱身,柱身系由用粗线条勾勒和下垂的莲花瓣组成,一条大腹便便的龙以其两爪而倚在柱头的上部,该条龙以宽大荷叶下的上部叶旋涡饰而告结束,其长长的龙爪很容易导致一种我在另外一个洞子中发现的涉禽的错觉产生。

带天窗的洞顶无挑檐的突出装饰部分,于其洞壁上装饰有与早期第101号洞风格的千佛一样大的千佛图,但其面庞同样也完全变黑了,不过却没有早期风格的宽大阴影。

在所有的竖壁上,共有三层佛教故事画。第二层具有一些白面庞的人物像,这种面庞未发生变化,而第一层和第三层的人物肌肉过去无疑是玫瑰色的,而现在已变成了棕紫色。最后,前壁和其它地方的第一行人物始终保留了玫瑰肉色,无疑是以一种表面上看来类似这条长条饰带剩余部分的原有颜色,但该颜色却是过去画成的,更可能是另外一层不同的作品未重新抹在其上面。

本处所录的全部榜题均属唐代的男女供养人。

第150a号洞

这是一个属第101号风格的小龛。其中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内容。

它属于第101号洞风格的末期。过道和过庭则是经过重新修葺的唐代。在天窗上没有披檐突出的装饰部分。带有简单凹陷处的壁龛一祭坛仅仅由标志着接近北朝的带直线边缘的一种叶旋涡形装饰所环绕。

(见笔记本B,P168)

第151号洞

洞子具中等规模。其中的榜题有:

1.“亡祖善一心供养”。

2.“亡祖泥匠都制”。

3.“故侄男庆达一心供养”。

4.“故新妇王氏一心供养”。

5.“故新妇冯氏一心供养”。

过庭和过道均属唐代。洞子属于北朝。唯有补画在背屏、祭坛前部、背屏和侧壁第一部分上的几行男女供养人除外。现在抄录下来的所有榜题均属于唐代的修缮部分。

第152号洞

其中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内容。

过庭、过道、祭坛、背屏和葱形旋涡装饰下部的其它部分、所有剩余部分以及千佛和两幅小画面均属于北朝的末期。

第153号洞

洞子相当小,属于第101号洞风格。

其中有不少题榜尚可释读出来,中间和祭坛前部的部分题识情况也如此。我阅读了这条题识(它是自左至右地阅读的)。这条题识(需要重新看一下)如下:

“年水葬足开莲花七年举手称尊于十方圣德之因难可

钦有弟僧律师应祐共兄弟右厢步平队头康信节度衙前正兵马郡木右都康真等相道郡人兄恭弟顺凌(鹵?)修庭无不华(革?)

益受鹶造佛堂一所内立塑一铺七所一愿绘功毕于城内造鹸怅(帐?)二内像一铺又一内立圣铺绘毕功其僧刀并已丹青给采匠粉饰容紫之惠龙目开灵眼鹷中觉今主(生)之男注过去之难成三之中回向四众之祐是心佛灵鹹岩谷之中见然籍代之龛并已待饰成先奉为龙三铺七

帝释四王恒除鹺壁常奉辛主永生中天府 主大王曹保安鹻河西之父母次为先亡鹼妣往生净土见在谙(请?)罗眷属同比海岳以信鹽(洗)留

抽麀资财共崇供德将已次福迥施法界苍生永离三途八难七代先亡同鹒彼岸于时大唐清泰九(元)年甲午十月廿日略题斯记”。

男女供养人的题识为:

3.“姑大乘寺尼法律真空供养”。

2.“故父大乘贤者康男儿一心供养”。

1.“故父顿怪大乘贤者康加兴一心供养”。

4.“故阿婆赵氏一心供养”。

5.“故大母黄氏一心供养”。

6.“故慈母游氏供养”。

7.“大乘优婆夷画氏供养”。

8.“女一娘子一心供养”。

9.“新妇唐氏供养”。

10.“新妇赵氏供养”。

11.“女二娘子”。

12.“女三娘子出适宋氏”。

13.“……释门都僧统兼毗尼藏临坛供奉大德阐扬三教大法师赐紫沙门查维宽供养俗姓康氏”。

14.“三界寺律师兼大众都维那应愿一心供养俗姓康氏”。

15.“俗姓康氏三界寺和尚住 应祐”。

16.“亡兄康忠信一心供养”。

17.“亡兄康冚进一心供养”。

18.“兄右厢平队头康信一心供养”。

19.“兄康庆”。

20.“侄男义员供养”。

21.“侄男通信供养”。

22.“侄男通达供养”。

23.“亡侄通曱供养”。

24.“侄章七供养”。

25.“侄住子供养”。

26.“侄王仵供养”。

27.“侄男义盈供养”。

28.“侄员富供养”。

29.“男和子供养”。

30.“侄石柱”。

31.“侄丑子供养”。

32.“男德供养”。

33.“衙前正丘马使银 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

34.“男富员”。

35.“男富思”。

36.“男富定男留定男苟子男苟住

男胜住男每定男破勿男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