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影响你一生的修养
14891700000018

第18章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古人将帮助别人的品行称为“修行”、“行善”,虽然古今叫法不同,但它们的意思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少利己,多利人是一件值得去做,并且可以给人带来快乐的事。古语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个“恻隐”之心就是一种能够替他人着想的心态,是一种本能。

但是,很多人同时也会说:“我连自己都照顾不了,哪有能力帮助别人?”事实上,自己不要诅咒自己,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个有能力的人,是个可以帮助别人的人。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沿海边走着的时候注意到,在海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虽然近在咫尺,它们却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被困的小鱼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没有理会,继续朝前走着。突然,他看见前面有一个孩子,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拣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眼前的这个孩子。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地对孩子说:“孩子,这水洼里有成千上万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孩子笑答:“我知道呀。”这个男人应道:“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你这样又能改变什么呢?”

孩子默默地弯下身去,拾起另一条小鱼丢入海中,说道:“对于这条小鱼来说,我的行为已足以改变它的命运。”孩子的话深深震撼了这个男子的内心,于是,他弯下腰去,一言不发,像孩子那样努力地将一条条的小鱼捡起来,扔回大海中。因为,他也懂得了,对于小鱼来说,大海就是母亲的怀抱,是生活的乐园。

是的,你也许真的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是,只要你能改变自己的世界,就等于向改变世界之路迈进了一大步。一旦你自己的内心世界改变好了,就不难改变周围的世界。

有人说:“雨滴不能负起洪泛之责,雪花不能承担风雪之过。”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一分子,每一个人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幸的是,有太多人习惯于摊开双手说:“我能做什么呢?”事实又是怎样的呢?你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的力量将小鱼丢回到大海中,使它得救;你也可以伸出援手,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你不仅可以鼓励周围的人,更可以以此去影响更多的人。这样,你的生活本身就已具有深远的意义了。

高尔基说:“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不少人也有这样的共鸣:为自己活着,同时也为别人活着,这样就可以减少和避免太多的欲望的煎熬,拥有更多的宽容和对自己的祝福,快乐自然也会多出很多。人们常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没有一件事情能离得开别人;而“我为人人”究竟有没有做到,关键取决于你的态度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是人类共同创造的,也是供人类共同享用的。你要参加到这个创造的行列里来,然后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如若整天抱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些理论,有朝一日,可能会陷入贪污、腐败、盗窃、欺诈的深渊不可自拔,到那个时候,就悔之晚矣了。

第一,帮助别人应该从“我”做起。就像《爱的奉献》的歌词所写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不行动,等一等,看一看的态度皆不可取。

第二,帮助别人应该从小事做起。事情不在大小,只要是好事,都应该做,都有责任做。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比如,在公共场所看到果壳纸屑拾一下,出门乘车给老弱病残的人让个座位等,都是举手之劳,却有益于社会,何乐而不为呢?“粒米成箩,滴水成河”,只要肯做好事,坚持做好事,个人品质修养就会像大树一样越长越高。

第三,帮助别人还应从现在做起。有人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讲究的是竞争、效益,关心的是“优胜劣汰”,助人为乐的精神早已过时了。事实上,“岁月不待人,及时当勉励。”帮助别人应从现在做起。

作为社会一分子的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品质修养,为社会、为他人多做好事,不仅要在内心上认同,而且要化为自觉行动,身体力行,勇于实践。“象负千斤,蚁负粒米”,只要尽心尽力,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帮助他人,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