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影响你一生的修养
14891700000076

第76章 控制住心中的愤怒

冬去春来,夏末秋至,日出日落,潮起潮落,自然界万物都在循环往复的变化中,我们也不例外,情绪会时好时坏。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能体会到“情绪”的存在,感受到它给我们的心理和生理带来的影响。也许,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我们每个人对情绪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但是,情绪实际上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得多。如果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了解了情绪对人产生的影响,并对情绪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将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也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情绪简单地分为积极和消极两大类。人的情绪总是从兴奋到抑制,从抑制再到兴奋,往复循环。一个人的情绪不可能一直处于低潮,也不可能一直高涨。从心理学家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般人的情绪变化呈现周期性的规律。

积极情绪是一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情绪,而消极情绪则会给人的机体带来损害。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设法收集人在生气时呼出的气体,然后将这些气体溶于水中,将溶液注射到小白鼠的体内,发现小白鼠在一段时间后死亡。研究还证明,人在生气的时候,体内免疫细胞的活性下降,人体抵御病毒侵害的能力减弱,因此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入,导致疾病的产生。此外,现代医学认为,人在发怒时,体内的肾上腺素含量会显著增高,交感活动性物质增加,诱发肾素——血管紧张素增加,促使小动脉收缩痉挛,致使血压升高。同时,发怒会使人体内甲肾上腺含量增高,导致心跳加快,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失常等。最明显的一点是,愤怒可以使人的食欲降低,出现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如消化不良等。

愤怒的情绪不仅危及身体健康,它还是一种心理病毒,会使人丧失理智,做出很多傻事!也就是说,不良的情绪会干扰人的理性判断。

《孙子兵法·九变篇》在讨论为将之道时明确指出,有五件事易使将帅招致失败,其中一项禁忌就是“忿速可侮”,“忿”是指易怒,“速”是指易躁。大意是指,性情暴躁的人,受不了侮辱,受到刺激后,由于轻举妄动而自陷险地。

孙权为儿子向关羽女儿求婚,关羽以“犬子哪能配虎女”的辞令回拒,何其爽快;攻襄樊,水淹七军,使曹操吓得想迁都,此时的关羽威震华夏,何其威风。这是最后的疯狂,是回光返照。吕蒙白衣渡江,使得关羽败走麦城。

再看张飞,经常鞭挞士卒,刘备劝他不要这么做,他不以为然。打者无心,挨者有意。在睡梦中张飞被部下几刀就做了,豹眼圆睁也无济于事。现在想来当初张飞令手下几天备齐几十万人的白盔白甲,不然就杀死,此时他已经向死神走去,谁也拉不回来了。如果不是情绪失控,张飞也不会有这样的下场。

世人说关羽是“大意失荆州”,倒不如说他情绪管理不当,是骄矜狂妄所致。当一个人飞扬跋扈,不可一世时,这个人离失败不远了。《三国志》作者陈寿评论关羽、张飞时说:“关羽刚愎而骄矜,张飞暴虐而寡恩,两人都因性格弱点而丧生。”所谓性格弱点,也就是情绪管理的能力不够。

总之,一个有修养的人绝不会像疯子一样对待他人,而是会冷静地面对棘手的问题。

愤怒有时会被当做一种强有力的武器,但只顾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而不计后果,只会制造出更多的麻烦和纠纷。当然了,任何人都会有愤怒的时候,关键在于处理方法的不同。

首先,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控制愤怒的情绪,而不是让愤怒的情绪来控制你。比如,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与人吵嘴时,就把舌尖放在嘴里转10圈,以使心情平静下来,这种分散情绪的方法往往能将不良情绪控制住。也就是说,我们最好在不良情绪释放前就将它控制住。在怒不可遏的时候,保持一点点的冷静和理智,暂时离开让自己感到愤怒的人和事,不要急着去处理,待自己思考清楚以后,再以理性的方法加以解决。

其次,不良情绪有时是不易控制的,但是我们可以试试迂回的办法,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中去,使自己没有时间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从而将情绪转化。比如,我们都知道,让不良的情绪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是不明智的,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怒气转化为有建设性意义的工作,避免怒气冲冲,要尽量保持心情平静。同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脾气,切勿把心中的怒气撒在同事身上,这是一种自找麻烦的愚蠢行为。没有人会愿意同一个情绪化的人共事,上司更不会对这种人放手使用,对他委以重任。替自己树立一个随和、善解人意的形象,体现了一种良好的修养,更是决定成功的重要因素。

再次,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事物的认识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因为,对事物的不同认识可以导致情绪的极大不同。比如,当学生受到老师的批评时,往往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些人认为老师是在和他作对,故意刁难他;而有些人认为老师是在教育他,帮助他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正是因为这些认识上的不同,人们才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前面一个学生会对老师产生厌恶甚至对立的情绪,而后一个学生则会觉得和老师的关系更为亲密了。所以,情绪的变化有时取决于人对事物的看法。

美国的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的产生是一个被称作ABC的过程。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后产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Consequence)。通常认为,是A引起了C,而艾利斯则认为A是引起C的间接原因,更直接的原因是B。也就是说,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会引起行为和情绪的不同。

因此,在受到情绪困扰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认知方式来改善。例如,考试失败的时候,可以问自己:“是否别人都可以有失败的记录,而唯独我不能有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任何人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失败,你当然也不例外。

最后,请记住这样一句话:“今天,我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弱者任思绪控制行为,强者让行为控制思绪,除非我心平气和,否则迎来的又将是失败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