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视文化宣传走出去到重视文化产品出口和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十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对外发展的最大契机,也是观念和行为变动最大的一个领域。特别是近两年来,文化产品出口如演出产品、图书版权和游戏出口等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当然,总体上看,尽管中国在文化产业制造业方面的对外出口已经有很大的顺差,但在文化内容出口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逆差。
文化和文化产品“走出去”作为战略提出来,是在2000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建议》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
2002年11月,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六大所作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中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2003年12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大力发展涉外文化产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12月6日,李长春同志在此次会议上指出:“要支持和鼓励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形成一批对外文化交流的文化品牌,不断扩大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文化市场份额,逐步改变文化产品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积极拓宽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地方、各文化企业和民间团体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政府交流与民间交流并举,积极引入商业运作机制的新局面。”
2004年4月,在原文化部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和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的基础上组建的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集团以商业化的运作,通过演出、展览、文化旅游、出版、品牌产品制作营销以及文化产业战略投资、集成创新等方式,在做强做大新型市场竞争主体、增强自身文化出口能力的同时,与出版、影视鼎足而立,构成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年6月,文化部就文化产业如何走出去举行研讨。此次研讨会被业界称为“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因为它是一个起点,使人们意识到“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其意义不仅局限在经济层面,它开始了中国以另外一个渠道走向世界的新的进程。
2005年年初,文化部制定下发了《关于促进商业演出展览文化产品出口的通知》和《商业演出展览产品出口指导目录管理办法》,政府对列入“指导目录”的项目将扶持、鼓励其广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并优先选派这些项目赴国外执行官方交流任务,在一些大型文化活动和重要的国际文化舞台协助其宣传推广,为这些项目进行国际性商业演出搭建平台,开拓渠道,以降低他们的出口门槛和成本。同年4月,文化部、财政部还专门设立了支持国产音像制品走出去的专项资金。
“走出去”战略不仅仅体现在文化部一个部门上。2005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起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目的是采取扶持措施鼓励中国图书“走出去”。“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由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出版总署发起并实施,通过资助图书出版,让各国读者更完整、更真实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推动我国出版企业走出去,从而实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宗旨。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8月30日,英国企鹅出版公司以10万美元预付款、10%的版税率与长江文艺出版社签署合约,买下《狼图腾》一书的全球英文版权。这项输出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这是因为,过去20年间,中国当代文学所有单本版权输出所得的版税从未超过5000美元。《狼图腾》的输出不仅创下了版税收入纪录,也是我国图书首次被一次性买断全球英文版权,它不仅为我国的版权引进增加了砝码,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另外一个事件是:2006年1月25-29日,上海“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选送的漫画家郭竞雄在参加在法国举办的“第33届安格雷姆国际连环画艺术节”上,凭借其极富中国特色和美感的漫画作品荣获组委会特别奖。这次获奖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此项有漫画界“奥斯卡奖”之称的顶级奖项。
在国家主管部门大力支持文化走出去的情况下,2006年8月24日,由北京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电影《夜宴》成为首度获得出口信用保险支持而在海外发行的第一项中国文化产品。这标志着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文化产业“扬帆出海”的大幕徐徐拉开。同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实施‘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加快‘走出去’步伐,扩大我国文化的覆盖面和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明确支持我国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企业“走出去”。
其中孔子学院便是文化走出的典型代表。2007年4月9日,孔子学院总部在北京挂牌成立。从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至2009年8月,已在世界八十三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68所孔子学院和71个孔子课堂。国内61所高校和机构参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办学,主要提供到国外教授中文的教师和招募志愿者。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为发挥中华文化的传统优势,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文化企业国际竞争力,带动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2007年4月11日,商务部、外交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等6部门共同制定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目录》列出把27类文化产品和服务“打包”推向国际市场,支持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产品出口,另外也确定了成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的标准。
随后数日,文化部办公厅于2007年4月27日下发《关于奖励优秀出口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的通知》,要求各地推荐优秀出口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演艺、展览类)候选单位和对象。凡自2005年以来为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做出突出贡献并在国际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演艺、展览类文化企业,以及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演艺、展览类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均可申报。这意味着,凡是在国际市场取得真实业绩的企业都可以申报,而不论其性质如何。最终文化部评出优秀出口文化企业(9个),分别是: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北京保利演艺经纪有限公司、北京派格太合环球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濮阳华晨杂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18个),分别是:功夫舞台剧《少林雄风》、杂技芭蕾剧《天鹅湖》、功夫舞台剧《功夫传奇》、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京剧《梨园花开》、昆曲《牡丹亭》、综艺剧目《长城魂》、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舞剧《霸王别姬》、民族歌舞剧《多彩贵州风》、音乐剧《金沙》、芭蕾舞剧《末代皇帝》、武功剧《少林武魂》、唐山皮影、扬州木偶、大芬油画、自贡灯会、黑龙江冰雕。
2007年10月24日,党的十七大召开,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时至岁末,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政府推动之手,不断地加大力度,商务部、文化部等部委确认,对142家文化企业和118个文化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和北京派格太合环球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一起当选文化部“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示范基地”。文化部重点扶持这4家企业是为了开拓国际市场,让他们在出口文化企业中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促动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出口。
在2008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上,中国同东盟国家签署了《中国—东盟文化产业互动计划》,该计划是中国和东盟政府间的文化产业合作的第一个纲领性的文件,该文件明确表达了中国和东盟加强文化产业合作的愿望和态度,将为今后文化产业的合作和发展制定指导原则和实施方案。
2009年3月,文化部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订了《关于扶持培育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在今后5年的合作期内,中国进出口银行计划向文化企业提供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汇信贷资金,扶持政府鼓励发展的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原创品牌的高科技文化产品。在此《合作协议》框架下,中国进出口银行与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贷款额度为100亿元的《支持文化科技产业“走出去”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华强科技文化产业产品出口和大型项目输出及国内文化科技产业园的建设。
时间到了2009年5月15日,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在第五届深圳文博会上发布了《我国文化产品及服务进出口状况年度报告(2009)》,报告显示2008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158.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6%。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稳定增长,进口有所下降;视听媒介出口增长最快,进口有所下降;加工贸易出口增长,进口下降;集体、私营及其他企业出口增长最快;美国为我国第一大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来源地;同时商务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共同组织评定了2007年至2008年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目录,共有142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118个重点项目列入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