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别人喜欢你的18种沟通方式
14892400000106

第106章 与朋友谈笑自如的技巧

大概谁也没见过彼此老是板着面孔说话的一对朋友吧!朋友间可以无话不说,尽情地交流,让友谊在交流中变得更牢固。

北宋时期,苏轼和黄庭坚是以诗文闻名于世的一对好朋友。有一次,他们一起讨论书法,苏轼说:“你近来的字虽愈来愈遒劲,不过有的地方却显得太硬瘦了,几乎像树梢绕蛇啊!”说罢大笑。黄庭坚说:“师兄的批评一语中的,令人心折。不过,师兄的字……”苏轼忙说:“你干嘛吞吞吐吐的,怕我接受不了吗?”

黄庭坚于是大胆言道:“师兄的字,铁画银钧,遒劲有力,然而,有时写得就像是石头压的蛤蟆。”话音一落,两人都笑得前仰后合。

古代艺术大师们在谈笑间互相指正,做到了朋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一天,郭沫若和茅盾这两位文学大师相聚交谈甚欢,话题很快转到鲁迅先生身上。郭沫若诙谐地说:“鲁迅愿做一头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愿做这头‘牛’的‘尾巴’,为人民服务的‘尾巴’。”听郭沫若说愿做“牛尾巴”,茅盾笑了笑说:“那我就做‘牛尾巴’的‘毛’吧!它可帮助‘牛’把吸血的‘大头苍蝇’和‘蚊子’扫掉。”郭沫若看看茅盾,说:“你太谦虚了。”这两位文学巨匠围绕着鲁迅先生“牛”的比喻,充分地展开联想,一个自喻为“牛尾巴”,一个自喻为“牛尾巴”的“毛”,谦虚地说明自己只是别人的一部分。这种方法既形象生动,又把两位艺术大师博大的胸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时,朋友之间产生了点小矛盾,开个玩笑,说句逗趣的话,比正儿八经讲道理和争辩的效果要强得多。

老王和老张是一对好朋友,由于误会而产生了隔阂,有一段时间没有来往了。有一天,老王跑到老张家,进门便说:“老张啊,我今天是来唱‘将相和’的。”老张感到很不好意思,忙接过话头说:“要唱‘将相和’也该我‘负荆请罪’啊!”两个老朋友就这样在笑声中握手言欢。

试想,老王与老张若不用这种说笑式交谈,而是正儿八经地从误会开始解释、争辩,那么要驱除各自心中的云雾,该费多大劲呀!而且效果未必有这么好。

所以说,说说笑笑,谈笑风生,是朋友间交谈的一大特色。友谊往往就在这亲密无间的说笑声中得到了升华。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自己笨嘴拙舌,很难与朋友谈笑风生。其实只要做一些必要的调整,就完全可以做到。具体说来,有如下调整的方法。

(1)放下身份。不管是什么身份,如果想要受人欢迎,就得要放下身份与他人交流,谁会去接近一个成天紧绷着脸、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人呢。

(2)把话说得亲切点儿。话说得太高雅了,就会拉出距离。“嗨!穿得这么美干什么?要迷死人啊!”这句恭维话就比“嗨!你今天穿的衣服非常漂亮。”要来得亲切。

(3)偶尔装装疯卖卖傻。没有人喜欢成天看着一本正经的苦瓜脸,偶尔装装疯,卖卖傻,就算嘴里讲着歪理,也不会有人怪你,反而会跟着轻松起来插科打诨一番。

不仅是在朋友之间,如果夫妻、亲子之间也以这种方式相处,就会有一个甜蜜温馨,让人一下班就想要赶回家的心哟!

(4)说起话来别像老师上课。就算再有道理,也别把话说得硬邦邦,让人听了不舒服。在朋友之间说理,只要点到为止,别成天婆婆妈妈的,让人见了退避三舍。

(5)把热情拿出来,把诚恳写在脸上。朋友之间遇到麻烦需要有人处理时,尽管举起手来大声说:“让我来!”时常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别在有求于人时才登门拜访,结结巴巴地说:“无事不登三宝殿。”

只要你按以上方法进行调整,你就一定可以与朋友谈笑自如,尽亨友谊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