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别人喜欢你的18种沟通方式
14892400000149

第149章 掌握与下级沟通的方法

领导人都希望自己管理的工作团队有很好的凝聚力,那么如何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呢?自然是要使下级对作为领导者的自己心悦诚服。这其中就涉及与下级沟通的方法问题。

一、激发下级讲话的愿望

谈话需要领导和下级的互动,下级若无讲话的愿望,谈话难免要陷入僵局。因此,领导首先应具有细腻的情感,注意说话的态度、方式以及语音、语调,旨在激发下级讲话的愿望,使谈话在感情交流的过程中完成信息交流的任务。

二、启发下级讲实话

谈话所要交流的是反映真实情况的信息。但是,有的下级出于某种动机,谈话时弄虚作假,见风使舵;有的则有所顾忌,言不由衷。这都使谈话失去意义。为此,作为领导者一定要克服专制、蛮横的作风,代之以坦诚、求实的态度,并且尽可能让对方在谈话过程中了解到自己感兴趣的真实情况,而不是奉承、虚伪的话,消除对方的顾虑或各种迎合心理。

三、利用一切谈话机会

谈话分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形式,前者在工作时间内进行,后者在业余时间内进行。作为领导,不应放弃非正式谈话机会。在无戒备的心理状态下,哪怕只言片语,有时也会透露意外的信息。

四、利用谈话中的停顿

下级在讲述中出现停顿,可能有两种情况,须分别对待。

第一种停顿是故意的,它是下级探测一下领导对他讲话的反应、印象,为引起领导评论而做的。这时,领导有必要给予一般性的插话,以鼓励他进一步讲述。第二种停顿是思维突然中断引起的,这时,领导最好采用“反响提问法”来接通原来的思路。

五、抓住主要问题

谈话必须突出重点,紧凑扼要。一方面,领导本人要以身作则,在一般的礼节性问候之后,便迅速转入正题,阐明问题实质;另一方面,也要督促下级养成这种谈话习惯。要知道,多言散言是对信息实质不理解的表现,是谈话效率的大敌。

六、掌握评论的分寸

在听取下级讲述时,领导不应发表评论。若要作评论,应放在谈话末尾,并且作为结论性的意见,措辞要有分寸,表达要谨慎,要采取劝告和建议的形式,以易于下级采纳接受。

七、适时表达对谈话的兴趣和热情

正因为谈话是一种互动,一方对另一方的讲述予以积极、适当的反馈,能使谈话者更积极,从而使谈话愈加融洽、深入。因此,领导在听取下级讲述后,应注意自己的态度,充分利用一切手段——表情、姿态、插话和感叹词等——来表达出自己对下级讲话内容的兴趣和对这次谈话的热情。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的微微一笑,赞同地点头,充满热情的一声“好”,都是对员工的最有力的鼓励。

八、克服最初效应

所谓最初效应就是日常所说的“先人为主”,有的人很注意这种效应,并且也具有“造成好的第一印象”的能力。因此领导在谈话中要持客观、批判性的态度,时刻警觉,善于把只做表面功夫给人看的信息,从真实信息中区分出来。

九、克服自己,避免冲动

下级在反映情况时,常会批评、抱怨某些事情,而这在客观上又正是在指责领导。这时领导要头脑冷静、清醒,不要激动得自己也滔滔不绝地评论起来或者为自己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