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别人喜欢你的18种沟通方式
14892400000187

第187章 婉拒不合理的要求

对于不合理的要求,无法做到的要求,自己不愿意允诺的要求,通常是要拒绝的。只是由于人情关系、利害关系等,很难说出一个“不”字。这可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婉拒”,委婉地加以拒绝。它能使你轻松愉快地说出“不”字,也使对方高高兴兴地接受“不”字,它可以帮你打破人际关系的僵局。婉拒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一、通过暗示来拒绝

可以是语言暗示:“找我有什么事吗?我正打算出去。”“还要给你添点茶吗?”也可以是动作暗示:对方正喋喋不休的时候,你把眼光移往别处,或者频频看表、打呵欠,这些漫不经心的小动作都表示拒绝。

二、先肯定对方的要求,再强调拒绝的理由

例如林黛玉初进贾府时拒绝邢夫人留吃晚饭:“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也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人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是……但……”的模式。这种方法避免一开口就说“不”,给对方留一些面子,也不至于难堪。

三、用沉默表示否定

在三人以上进行交谈的场合,若其他人在说别人的坏话。你如果不同意,也不想加以辩驳,可以采用沉默法。既不会因争论而造成对立,也不必违心地表示同意。只需表现出已接受到信息,但对信息不加评论。

四、用拖延来表示拒绝

比如不想去参加某人的宴会,可以对他说:“谢谢,下次有空一定去,可今晚我不去了。”表面并没有拒绝对方的邀请,只是改个日期而已,但这个“下次”是没有期限的。聪明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一种委婉的拒绝。这比“没空,不去!”更婉转一些,也更容易让对方接受。

五、用推托来表示拒绝

如果朋友邀你晚上看电影,而你不想同他交往,可以这样说:“这电影是新影片,我也很想看。可是明天要上课,我还有不少作业要做呢,电影只好割爱了,真对不起。”用其他事来推掉不愿做的事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六、把对方请求的根据,转为拒绝的理由

比如,有人对你说“这类丁作你很有经验,这次你一定要帮帮忙。”可你并没有时间去帮,就可以说:“能帮忙当然好,这类工作我是干过不少,但我觉得应该避免让有经验的人去做这件事。因为就这事本身来说,过去的经验反而会成为一种束缚。有必要的话,我可以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这样的拒绝有针对性,容易说服对方。

七、转移话题,表示拒绝

一位胖姑娘穿了一件新做的连衣裙,还白以为得体,高兴地问你:“漂亮不漂亮?”她自然是想得到你的赞美。你不能违心地称赞她,又不能直说,伤她的心。怎么办呢?你可以说:“世界上的女孩子都是爱美的,比如……”或者说:“啊,今年夏天姑娘们都爱穿连衣裙。你看过电视‘裙之魅’吗?那上面介绍的款式可真多,又时尚又漂亮……”

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的办法就是转移话题法。当然,这个新的话题必须和原来的话题有一定联系,还必须能引起提问人的兴趣。否则,会引起对方的疑虑或反感。话题一转移,对方自然不好再问同样的问题。

八、答非所问,避实就虚

球王贝利在一次比赛中打了个大胜仗,被记者们团团围住。一位记者问:贝利先生,你认为刚才你踢进的球中,哪一个最满意?他如果回答一个也不满意,这当然也是一种否定法。然而不。他笑笑说:“下一个。”记者们一愣,然后热烈地鼓起掌来。这个回答确实十分巧妙。表面上看,他是答非所问。但既表达了他对已有的成绩不满足,又表现出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又如,在汉城举行24届奥运会时,中国代表团一到汉城,记者就团团围住李梦华团长问道:“中国能拿几块金牌?”李梦华回答:“10月2日之后,你们肯定知道。”记者又追问:“新华社曾预测能拿8~11枚金牌,你认为客观吗?”李梦华笑答:“中国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新华社的记者怎么想,他就可以怎么写。”

这样回答很巧妙,避实就虚,似答非答,达到了在要害问题上拒绝答复的目的,又显得落落大方,无懈可击。

九、预埋伏笔,适当的时候再拒绝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考虑,要尽可能把拒绝的理由讲充分,从接受者的心理考虑,要让他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为此,可以先不拒绝,充分阐明不利因素,埋下伏笔,再在适当时机,用适当方法(如书面通知、请人带口信等)加以拒绝。这样,即使他的要求没有达到,但感到你已经尽心尽力了,也不会怪你。

比如某人托你代一份工作而你又难以办到。他若问:“前些日子拜托你的事,现在怎样了?”你答道:“不好办啊!上次同你讲了,你学历不到规定,难度比较大。何况名额又那么少,僧多粥少哇!不过,我会尽力争取的。当然你也不要太乐观噢!”“学历不到”、“名额太少”充分展示了不利条件。“不要太乐观”埋下了伏笔。虽然没有拒绝,实际上已为后来的拒绝做了充分准备,以后再拒绝他也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