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别人喜欢你的18种沟通方式
14892400000019

第19章 发挥非语言沟通的技巧

非语言沟通是指通过某些媒介而不是对话或文字来传递信息。

例如:一位作风专断的主管一面独断专行,一面宣布从现在开始实施参与式管理,听众都会觉得此“宣布”并非这位主管的真意;在礼节性拜访中,主人一边·说“热烈欢迎”,一边不停地看手表,客人便知道该起身告辞了。事实上,在语言只是一种烟幕的时候,非语言的信息往往能够非常有力地传达“真实的意图”。扬扬眉、耸耸肩、眨眨眼等非语言因素,能够传达许多有价值的信息。美国某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们在沟通中所发送的全部信息中仅有7%是由语言来表达的,而93%的信息是用非语言来表达的。

非语言沟通的内涵十分丰富,熟为人知的是身体语言沟通、副语言沟通、物体的操纵等。

一、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沟通是目光、表情、手势、身体姿势、空间距离及衣着打捞等非语言因素来表达所要传递的信息。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观察到了身体语言沟通现象,他指出“高贵和尊严,自卑和好强,精明和机敏,傲慢和粗俗,都能从静止或者运动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上反映出来”。

人们首先可以借由面部表情、手部动作等身体语言来传达诸如攻击、恐惧、腼腆、傲慢、愉快、愤怒等情绪或意图。举例而言,在你很忙碌时,有位同事来和你讨论一个问题,当你们把问题解决之后,他却并不离开,而是把话题转向社会时事。在你的内心里,很希望立即终止这个讨论,继续工作,可是在表面上,你却很礼貌、专注地听着,这时,你把椅子往前挪了一下,坐直了身子并且整理你桌上的文件。不管这举动是潜意识的抑或故意的,它们都表现出你的厌烦并暗示这位同事“是离开的时候了”,除非这位同事反应迟钝或太专注于自己的话题,否则谈话就会因非语言沟通而就此结束。

人与人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也会直接影响相互之间的沟通过程。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大量的生活事实中,严格的社会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国外有关研究证明: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直接受到学生座位的影响,以教师讲台为中心,座位越居中心位置,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也越大。沟通中空间位置的不同,还直接导致沟通者具有不同的沟通影响力,有些位置对沟通的影响力较大,有些位置影响力较小。例如,同一种发言,站到讲台上讲,与在台下自由发言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高高的讲台本身具有某种权威性。

沟通者的服饰作为身体语言的一部分往往也扮演着信息发送源的角色。例如,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就十分注意在不同场合穿不同的服装。在外交场合,克林顿穿笔挺的深色西服,扎深色领带;而在会见选民时,他穿浅色的休闲服,以增加其亲和力。

二、副语言

副语言沟通是通过说话时的重音、声调变化或者句中停顿等来实现的。心理学家称这些信号为副语言。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副语言在沟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句话的含义往往不仅决定于其字面的意义,而且决定于它的弦外之音。语音的变化,尤其是语调的变化,可以使同样一句话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比如:一句简单的口头语“真棒”,当音调较低、语气肯定时,表示由衷的赞赏;而当音调升高、尾音上扬时,则变成了刻薄的讥讽。

三、物体的操纵

物体的操纵是人们通过物体运用和环境布置等手段进行的非语言沟通。例如,历代中国皇帝通过威严神圣的皇宫建筑和以“龙文化”为特征的日常器具,来显示自己是“真命天子”;世界各大宗教纷纷凭借其独具匠心的建筑风格和宗教仪式,来向世人昭示自己的教义;在中国古代,如果主人在会客时端起茶杯却并不去喝茶,便是在暗示送客。

在当今企业中,也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位车间主任在和工长讲话的时候,心不在焉地拾起一小块碎砖。他刚一离开,工长就命令全体员工加班半小时,打扫车间卫生。虽然车间主任并未提到任何一个关于清洁卫生的字,可他拾起碎砖的动作给工长传达了他对卫生情况不甚满意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