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别人喜欢你的18种沟通方式
14892400000031

第31章 与人沟通就要寻求同步

毫无疑问,我们的沟通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要不断地学习和有意识地训练它,只有不断总结经验,了解、掌握并强化你的沟通技能,我们才能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大方得体,赢得他人的认可。

在实际的沟通中,彼此认同既是一种可以直达心灵的沟通技巧,又可以作为沟通的动机之一。这样,外在技巧和内在动机就结合得比较完美。认同需要观点同步,沟通关系都是从同步开始跨出第一步的。认同的目的也可以说就是达到同步,这就形成了一个奇妙的循环:同步→认同→同步。

毫无疑问,后一个同步是在认同基础上达成的共识和一致行动,相比前一个同步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同步是沟通第一步,是沟通双方之间形成的为达到共同目标时所采取的相互呼应、步调一致的态度,也就意味着沟通在这种同步下会走向顺利。

当沟通双方都能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时,就形成基本同步了。于是,彼此会寻找共同点,各种共同点综合起来,沟通的可行性就大了。所以说,要沟通就要先寻求同步。

下面介绍一些寻求同步的技巧,但愿这些丰富的外在技巧能配合你的内在想法,使你更顺利的达到沟通目的。就像一个练就了好脚法的球员更容易进球一样。

一、利用呼吸促进沟通

呼吸是我们每分每秒都在进行的动作。你不可能说你与人沟通时居然没有呼吸吧?也就是说没有呼吸的人是不可能沟通的。那么,能不能利用呼吸促进沟通呢?呼吸是所有人不需寻找就具有的共同点,应该可以利用这个共同点来促进沟通。那么要怎么做呢?

曾经师从荣格的心理分析导师皮科·嘉尔曼教授认为:“呼吸的同步具有诱导性,它可以诱导沟通者的心灵发生感应,从而使双方步调一致,彼此配合。”

同步呼吸的方法有很多种,经各方验证最实用的一种是这样的。

首先,选择最合理的空间位置。研究表明双方保持90度角时,最能够感应到对方呼吸,且感受到的呼吸最全面。当然,根据环境不同,也可采取面对面或者较远处的位置,最少见的是背对对方,这一般出现在背靠背的情侣之间,他和她可以通过身体的接触而感应到对方的呼吸。

其次,观察彼此的呼吸节奏,尽量与对方的呼吸同步。对方呼气,你也呼气;对方吸气,你也吸气。注意掌握呼吸的轻重缓急。最后,自己发言时,也尽可能配合对方的呼吸。

据研究,这个同步呼吸法特别适用于对方的感情和情绪变化激烈时。

二、保持视线同步

首先问个问题: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你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好笑,可细想下来,似乎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无法回答清楚。虽然不好回答,但是我们可以这样抽象理解:只有有了两只眼睛才能让人们视线同步的看到全面的问题。这样,我们就从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这个疑问中找到视线同步这个答案。视线同步在沟通时是非常重要的,几乎所有的社会学家都认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是追求同步的好方法。

注视别人的眼睛可以暗示对方:你对沟通是认真的。当你的目光投注在对方的眼里,对方也会配合你的目光。并让眼神与对方呼应,比如对方悲伤时,你也眼含悲意等。做这些目光呼应,不要过分专注,要显得自然,尽量让对方相信你只是在体会他语言中表达的感受,与之沟通。

互相习惯彼此的注视之后,就可以让对视时间长一些,对方就会更乐于沟通,自然就会为沟通铺平道路。当对方注视自己时,应与对方恰当呼应,也会让对方产生好感。

另外,还要能跟踪对方的视线,随着对方视线的方向而调整自己视线的方向。人们往往能够凭借着对同一事物的注视而感应到共同点。

三、姿态的共同性

研究表明,人体常用的姿态不过三十几种,按人类总人口比例来分配,平均十几亿人就共有一个姿态。这的确是个惊人的比例。也就是说:你每做一个动作,可能就有十几亿人和你有做这个动作的共同点。

倾听他人讲话是沟通的必要条件-,如果倾听时能够找到彼此姿态上的共同点,并加以运用,对方一定会更有认同感。倾听时,频频点头的动作可以和对方的语言节奏相一致。姿态和动作渐渐变得相似时,表明沟通正在深入,沟通越深入,姿态就会越相似。这方面的铁证就是:老夫妻由于长期亲密沟通,彼此在姿态表情上也会变得酷似对方。你可以把身体主要部位的姿态和对方保持一致。试想如果对方小声地说话时,你声如狮吼,别人不吓一跳才怪呢,所以,在对方小声说话时,你也应小声一些。

四、各种速度都要合拍

当你懂得与对方在呼吸、视线、姿态等方面同步时,沟通已经开始变得容易了。但要沟通变得更容易,还得配合对方各方面的速度,也可以说是节奏。沟通时的速度不是竞赛,不用争第一名,而应该彼此速度都要合拍。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一人唱歌时另一人为其打拍子。

最重要的合拍是根据他人说话的速度做出相应的反应,他缓慢地谈吐时,你要缓慢地点头;他说话急速时,你要迅速地做出身体动作或表情上的反应。

另外还要训练自己的观察力。只有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够和他人的速度随时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