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别人喜欢你的18种沟通方式
14892400000070

第70章 向前一厘米就是深渊

马克思说:“真理向前跨越一步就是谬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我们常常用某种标准来衡量一件事物的好坏,符合标准的就是好,而超过的往往就是坏了。中庸之道总是告诫门徒们“过犹不及”。

面对赞美也一样,有一个临界点。我们不能对别人的赞美无动于衷,过于木讷,但也不能一经赞美就忘乎所以。这个发展中的社会是一个要求主动的社会,不了解这一点,不知道赞美,就只能在磕磕碰碰的巷道里苟且生活,被社会遗忘,在默默无闻中虚度生命。但若是极尽赞美之能势,总是夸张地赞美别人或自己,就会变成谄媚或自傲,也不是值得高兴的事。

尼采死前自称为太阳,他过度地赞美自己,他疯了。要知道赞美过了度,就会是毒药。适度地赞美,会使人心情舒畅;反之,则使人尴尬、反感,甚至恶心。正因为如此,合理把握赞美的度就成为每个不想扭曲人性的人必定会重视的问题。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皆属平庸之辈,那么怎样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赞美临界点,怎么去把握好赞美的度呢?有人总结出了以下经验:

(1)赞美他人必须努力做到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2)赞美的方式因对象而定,“高帽子”乱送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3)赞美他人的次数、频率都要适当,次数太多会让人失去新鲜感和成就感,赞美就会失效。

当一个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就说:“你是一个好孩子,我看到你,就感到欣慰,感到自己的生命在延续。”这种话很有分寸,不会使孩子在赞美之辞中产生不健康的优越感。但如果这位母亲总说:“孩子,你是个天才,你在这个世界上最聪明、最了不起了,你今后会成为伟人。”就会让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从而不思进取,不求上进。

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自然界为我们创造了如此丰富的辩证法,就要求我们要像庖丁解牛一样,找准方向、把握好度后再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