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别人喜欢你的18种沟通方式
14892400000083

第83章 用好口才化解窘境

小小的“舌头”在关键时刻真可以起到“一言兴邦”或“一言丧邦”的作用。

萧伯纳年轻时遇事十分胆怯,后来以不怕出丑的精神练习演讲和辩论,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演说家。

有一次,他写的新剧本《武器与人》首次演出获得成功。剧终落幕时,许多观众要萧伯纳上台,接受大家的祝贺。

可是,当他走上舞台时,突然有个人冲到台上对他大叫:“萧伯纳,你的剧本太糟了!谁要看这个烂戏,赶快收回去,停演吧!”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状况,观众大吃一惊,以为萧伯纳准会气得浑身发抖,愤怒地回敬这个无礼的挑衅者。

谁知,萧伯纳非但没生气,反而彬彬有礼地向那个人深深地鞠了一躬,笑容;满面地说:“我的朋友,你说得很对,我完全赞同你的意见,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我们俩能禁止这个戏剧的演出吗?”

这番话使得全场的观众哄堂大笑,紧接着对萧伯纳报以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那个挑衅者只好悻悻然溜走了。

倘若萧伯纳直言对抗,尽管凭他的口才也能取胜,但绝不可能获得如此成功的奇妙效果。

妙语可以出奇制胜,只要运用得当,往往能收到直言难以达到的效果。

王安石的小儿子王元泽,从小口齿伶俐。有一次,客人想考他,指着厅外的兽笼问:“你能告诉我,笼里关着的两只兽,哪只是鹿,哪只是獐吗?”

王元泽并不认识这种兽,但他不假思索地回答:“獐边是鹿,鹿边是獐。”

这一机警的回答,博得了满堂喝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所谓“口齿伶俐”,并非仅仅意味着吐字清晰,表达流畅,更在于思维的敏捷。头脑迟钝的人,恐怕很难有一副“伶牙俐齿”,而能言善辩者,一般都是“眉头一皱,计上心头”的机灵人。从这个角度讲,口才的训练实质上是思维训练。

好的口才不仅对个人有用,对国家也有很大的影响。

1939年10月11日,在美国白宫里萨克斯与总统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交谈。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受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委托,说服罗斯福总统重视原子能的研究,抢在德国纳粹之前制造出原子弹。

萨克斯先向总统面呈了爱因斯坦的建议信,接着读了科学家们关于核裂变发现的备忘录,可是罗斯福听不懂那艰深生涩的科学论述,反应十分冷淡。最后,萨克斯只好心灰意冷地向总统告别。这时,罗斯福为了表示歉意,邀请他第二天来共进早餐,这无疑又给了萨克斯一次机会。

他整夜在公园里徘徊,苦苦思索着说服总统的办法。第二天早上7点,萨克斯与罗斯福在餐桌前共进早餐。他还未开口,罗斯福就以攻为守:“你又有了什么绝妙的想法?你究竟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把话说完?”总统把刀递给萨克斯时又说:“今天不许再谈爱因斯坦的信,一句也不许谈,明白吗?”

“我想讲一点历史,”萨克斯看了总统一眼,见总统正含笑望着自己,便接着说:“英法战争时期,在欧洲大陆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在海上却屡战屡败。这时,一位年轻的美国发明家富尔顿来到了这位法国皇帝面前,建议把法国战舰的桅杆砍断,撤去风帆,装上蒸汽机,把木板换成钢板。可是,拿破仑却想,船没有帆就不能走,木板换成钢板就会沉没,于是,他把富尔顿轰了出去。历史学家们在评述这段历史时认为,如果当时拿破仑采纳了富尔顿的建议,19世纪的历史就得重写。”萨克斯说完后,目光深沉地注视着总统。

罗斯福沉思了几分钟,然后取出一瓶拿破仑时代的法国白兰地,把酒杯递给萨克斯,说道:“你胜利了。”

若是没有萨克斯的好口才来打动罗斯福总统,美国的历史也该重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