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如何安心如何空
14892900000024

第24章 闲话修行

(一)

曾经有缘先后和几位老前辈讨论过修行的层次和对策问题,结合自己的体会现将其要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一)第一步:三际脱空

这是修行所需达到的第一个目标。

所谓“三际脱空”是指思维过程中断的状态,即:过去的已经过去(过去心不可得),未来的还没有发生(未来心不可得),或者说凡已发生的皆已过去,凡未发生的皆属未来,则介于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思维空白(哪怕是霎那之间)就是三际脱空的状态。所有修行者,无论选择何种修持方法,都必须达到或拥有过这种三际脱空的体验,然后才可能谈进一步做功夫的问题。

通常,三际脱空的前奏是万念归一,归一了以后再将“一”化掉,也就是“空”了。但这个“空”只是意识层面上的空。目前人们可能接触到的所有修持方法,如果在意识层面上操作的话,最好的结果也就仅此而已了。对一般尚无固定方便的习练者,某位老先生推荐的方法是持诵《金刚经》,据说此法极为殊胜。另外,绵密地持念咒子也是一个很好的方便。

(二)第二步:破壁而出

三际脱空意味着达到了意识的空白状态,此时所有过去用熟的方法皆无可再用,好像爬杆爬到了头,如何再往上爬?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

古德们的经验是在此状态下等待机缘,若有幸碰上,则此空境将会自我爆炸粉碎,自性之光就会破壁而出,从而实现对意识层面的超越,达到与自然万物的融合。

行者至此对生命和自然会有一个全新的体验。

(三)第三步:回念体认能知的真我

自性之光破壁而出以后,修习者即进入了一种觉醒的状态,此时自性之海即可由内往外源源流出,洗涤自身所染的一切污垢,若能于此时起念返观能知这一切体验、变化的“大我”,并由此进一步探知其所依之空性,真正确认无疑,从此将根立于此地,则“开悟”一事就此了结。

(四)第四步:于一切行中体认空性

明了了主体所依之空性之后,则可将根立于此自性之地,在生活的种种境相之中,去逐渐地认知自性向外展现时的特点,即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了解自性的功能和变化,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或交流中体认其共同的依止(遍证空性),同时也为下一步的起用打好基础。

这一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熟处转生、生处变熟的习练过程。

整个过程之中,行者将以全然不同于往日的眼光去认识自我与世界。

(五)第五步:起用

在充分体认自性的同时,若有兴趣,则可练习应用自性来改变客体的功夫。例如:修身、学艺、玩耍等等,亦可以此济世度人,其间种种皆各有其妙,至于如何选择就看行者的初发心了。

(六)第六步:放下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于诸妄心,亦不熄灭;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于无了知,不辩真实。

……

以上所论种种,皆属非易,修行者唯有广积资粮、遍修福德,以求得遇真正的明师,于紧要处得其指点加持,加上自身不懈努力,才有可能上路。

否则,难甚,甚难!

(二)

对一个修行人来说,“开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过了这一关,修行才算是上路了。否则,只能是加行而已。古往今来,关于“开悟”的说法很多,其中尤以禅宗为最。

禅宗公案给人们的最大帮助就是形象地介绍了种种“开悟”实例。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事例,人们有可能认识到人还有另一种状态,从而产生追求的愿望。

然而,公案也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错觉:

其一是以为开悟是一件高不可攀的圣行;

其二是认为开悟后就一了百了,顿成圣贤了。

实际上,如果把佛法修证看作是一个顺流而上、追寻源泉的探源过程,那么“开悟”就意味着找到并进入了源泉流出形成的溪流之中,剩下的事就是沿着水流往上行了,只要假以时日,总能趋近源头。不同的“开悟”层次就相当于从距源头不同距离处寻入溪流,寻入处与源头愈近,“开悟”的层次就愈高。

如果把时空坐标无限放大,则由于众生内在本性的作用,使得众生必然有趋向源头的最终结果,故有“一切众生终将成佛”之说。然而由于个体的差异,所以各自生生世世的探寻过程就有所区别,因而其入流处也就不尽相同。虽然说只要入流后就算找着路了,早晚总有成道之时,但如果将时间坐标界定于此生,则自然有紧迫之感。个人入流处距源头的差别,精进程度,方法选择的合适与否等,都将极大影响这一过程。

当一个人能借助外缘或自身的修证功夫超越意识,且能自此自然维持,就应该算是“入流了”。虽然由于修行及其他条件的差异,各人的定境会有很大差别。但此心能定且不受外缘干扰的体性是一致的,差别只在于清静、柔和的程度。

“悟后起修”的内容一般都是指形而下肉体和能体的修炼,与之前的主要不同在于修习的主体发生了变化:

开悟前主要是以意识为练习的主体,所有的操作都是以意识为根的;而之后则退至以“心”为体的“大我”作主。这种情况下的修行功夫,就是不断利用“心”或其源处的力量使形而下的所有客体逐渐化解、融和直至与心相化为一体。另一方面,修行者也可以做一些对形而上的探求,即由“大我”继续回念体认“大我”的出处(向上探寻,继续求证第八识)。

从觉受上来说,开悟后身心的感觉会越来越微细,最后身体会慢慢“空”掉,只有一点灵明独存。通过反复进行“强化”和“放下”这一“灵知”的训练,习练者完全有可能体认到这一“灵知”的产生过程和源头,从而直证其源,突破“我”的障碍。

(三)

由于后天教育和训练的结果,一般的人都是立足于肉体或意识层面来认识世界的,也就是以意识为根向外寻求。但修行的过程恰恰与此相反,它是以意识之根为初发地,向内探寻的过程。其目标是体认“真我”,并以此为根,开始新的生活或修证。

从具体的修行角度来说,体认“真我”是向形而上的方向努力,而以“真我”为根的向下修行则属形而下的修证。

一般而言,向上一路的修行是对自我不断升华和超越的过程,破无明或证到空性可以作为这一方向修行成就的一个基本标尺,按经典所言,证达这一果位就可获得智慧解脱,了知生死轮回的实相。

而向下一路的修行,实质上只是“我”对不同能量和物质进行聚散的练习,虽然通过有效的练习和时间的累积,个体对不同能量和物质的聚散能力会越来越大,但究其本质只是一场游戏而已,这样的修行练习并不能解决生死的根本问题,只要未证空性破无明,个体能量的层次再高、力量再大也只能在六道轮回中不断轮转。

不过,如果佛祖来到这个世界修行的话,恐怕也只能进行这种聚散的练习,只是与未证空性的众生不同,他知道这是游戏、幻化,无明众生则将此当真了。当然,他也可以选择什么都不做,待此生终了时直接跳出轮回。做与不做,对他老人家而言都是一样的,因为他已经跳出了轮回。然而,对六道中的我们而言,修与不修的差别却十分真实,虽然仅是形而下的功夫,但通过这种练习所成就的功夫,恰是我们依正见进行取舍的基础,由凡入圣的修行路途中面对具体的选择能否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凭的就是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