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三分爱七分管.养育男孩手册
14893100000024

第24章 培养男孩“输得起”的精神

在生活中,一些父母喜欢将孩子的成功视为自己的“门面”。男孩赢的时候就夸儿子聪明、能干;男孩输的时候就埋怨、责怪儿子笨。其实,男孩的自尊心和竞争意识非常强,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孩子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失败了就再也爬不起来;二是争强好胜,凡事非得第一不可,钻牛角尖。

以下就是一个妈妈的烦恼:

我上幼儿园的儿子竞争欲很强,什么事都要得第一。在家他与爸爸掰手腕,他要是输了,会非常生气;他与亲戚家的孩子唱歌比赛,人家的孩子永远只能拿第二名;每次吃饭时,他总是要先吃起一口;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有时回家没有让他第一个进门,他也会大闹一场……虽然孩子有竞争意识是好事,可是为什么我家孩子这么爱争第一呢?

这位妈妈一定常在外人面前夸赞过儿子,让他产生虚荣心,进而凡事都好强,非要争第一,成为一个好胜男孩。好胜心本是男孩进取的催化剂,但是催化剂过多可就没什么好处,容易形成“输不起”的心态。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输不起”是一种正常现象。孩子年龄小,心智不成熟,他并不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只知道自己要比别人强,认为比别人做得更好就会有赞赏,可是一旦技不如人,失败时,便会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输不起”现象虽然是孩子身上的一种正常现象,但是父母仍要及时给予纠正。“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谁也不可能总是赢家,“输不起”的男孩在遇到失败、挫折后,很可能一蹶不振。

父母们要多费点心思,帮助男孩排除“输不起”心态,培养男孩承受挫败的容忍力,让他拥有一种“输得起”的精神。这有助于他在日后遇到挫折时不是容易跌倒,自暴自弃,而是以正面乐观的心态战胜困难。那么,如何培养男孩输得起的精神呢?

方法一:让男孩体会竞争的快乐

欣欣很有绘画天赋,也得过很多奖项,这次他代表学校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比赛。欣欣既兴奋又紧张,不过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比赛地点在北京,需要现场作画,于是妈妈带着欣欣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去参加比赛。这是欣欣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来北京,一路上欣欣都很兴奋,妈妈特意早到了两天,带着欣欣游览故宫,爬长城……

比赛结束后,欣欣只获得一个安慰奖,看着失落的欣欣,妈妈开始安慰儿子:

妈妈:“儿子,北京好玩吗?这次玩得开心吗?”

欣欣:“好玩,当然开心了。”

妈妈:“那你比赛画画的时候开心吗”

欣欣:“虽然紧张,但是也很开心,因为我在做我喜欢的事。”

妈妈:“乖儿子,只要你享受过程中的快乐,得不得奖就不重要了。”

这位妈妈把儿子关注的重点转移到画画的快乐上,让儿子不再执著于奖杯。其实,没有一个父母会苛刻地要求孩子每次都要拿第一。让孩子学钢琴并不是想让他成为贝多芬,让孩子学画画并不是想让他成为毕加索……学这些技能不过是想陶冶孩子的情操,增添孩子的乐趣。所以,父母在教育男孩时不要忘记告诉他们,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方法二:让男孩在游戏中学会平衡输赢的心态

小博非常喜欢和爸爸玩跳棋,因为每次爸爸都是他的手下败将。一天,外公到小博家做客,小博非要拉着外公跟他下跳棋。玩了两把外公都赢了,小博不高兴了,把跳棋打乱了。外公说那不玩了,转身要走,小博急忙拦着外公说:“再玩一局,我一定会赢。”外公只好又坐了下来,故意输给小博一局。看着高兴的小博,外公说:“乖孙子,这个世界有输就有赢,你不可能总是赢,当然也不会一直输。太在意输赢,输的时候就会气愤。男子汉要大度,你要能接受输,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小博笑了笑,明白了外公的苦心。

通过和男孩玩游戏,平衡男孩输不起的心态。游戏时不要故意输给孩子,要让他们学会承受生活中的小小挫折。另外,不妨适当地玩一些输了也有奖励的游戏,当然,奖励的前提是要让男孩能总结出输的原因。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知心姐姐卢勤曾说过:“父母能替孩子做很多事,但是终究代替不了孩子的成长。孩子只有在处理各种事的同时,才能学会面对困难。过度保护的孩子长大后会害怕失败,他承受不了失败。要让孩子自己走好脚下的路,输得起的孩子才是最成功的孩子!”以下是她给父母们的几点建议:

1.孩子的成熟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经历比名次重要,付出比给予重要,鼓励比指责重要。

2.失败也是孩子需要的,它和成功对孩子皆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