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三分爱七分管.养育男孩手册
14893100000038

第38章 家庭教育中奖励男孩的规则

每个孩子都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那就是喜欢被赞许、奖励,而讨厌被批评、惩罚。而且教育专家研究发现,男孩在激励的刺激下改过的几率要远远大于受责骂改过的几率。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懂得如何通过激励使孩子进步。激励除了口头表扬的方式之外,当然还有物质奖励的方式。

对于物质奖励方式,很多父母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事无大小,都会对孩子物质奖励一番,并称之为“奖励教育”。这种“奖励教育”的确对男孩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过度的物质奖励会让男孩对金钱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过度奢侈的物质奖励对心智不成熟的小男孩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一旦孩子对奖励产生麻痹的时候,男孩就不会有幸福感与成就感,而且父母也很难再调动起孩子对生活的积极性。

物质奖励是家庭教育中的一把“双刃剑”,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要学会把握好其中尺度,让它发挥最大的功效。

方法一:奖励宜“精”不宜“滥”

要根据事情的意义和重要性,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掌握好度。如果一个孩子轻松就能获得奖励,那么他对奖励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期望值了,自然努力的动力也随之减小。奖励的意义也便没有了。

方法二:奖励聪明不如奖励努力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小时候聪明的孩子长大却变“笨”了,而那些“笨孩子”长大后却很聪明,其实在这里面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努力”。爱迪生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努力的结果。”一个知道努力的孩子往往要比聪明的孩子更能接近成功。因此,在奖励孩子聪明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奖励孩子的努力,而且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他的努力也是最值得父母肯定和奖励的。

方法三:一定要讲明奖励的原因

萧萧在学校把班级的花盆不小心打碎了,他主动去找老师承认错误,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在班级同学面前表扬了萧萧,说他敢于承担错误。回到家后的萧萧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也表扬了萧萧。可是在接下来的几天,家里的东西总是被萧萧“不小心”弄坏了。原来,萧萧以为做错事并且敢于承担错误就能获得表扬,因此他故意打破东西,想获得更多的表扬。

奖励孩子时一定要讲明原因,让他知道为什么能获得奖励,怎样做才能获得奖励。这样既能让孩子因获得奖励而高兴,又能让孩子的心智跟着成长,还培养出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男孩取得成绩时,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与奖励。为此孙云晓老师为男孩的父母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奖励要多样化。

2.注重精神上的奖励。

3.奖励少用“讨价还价”的形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