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三分爱七分管.养育男孩手册
14893100000049

第49章 将宽容植入男孩的心灵

送给男孩一颗“爱心”种子,让他体会爱带给人们的温暖;

浇灌男孩心中“宽容”之花,让他懂得快乐可以来得如此容易;

……

每一种美德在男孩心中都是一株含苞待放的奇葩,它们会在父母爱心的培育下,竞相开放,吸引人们的注意和赞赏。

在人生中,宽容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能够把敌人变成朋友,让朋友更加亲密。莎士比亚曾这样形容宽容:“它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一个懂得宽容别人的人不但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与理解,更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对于一个男孩来说,宽容是必不可少的品德。

清朝著名宰相张英的老家在安徽桐城。他的邻居是一户吴姓人家,一次两家因改造房屋争地皮的事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张英家人写信给张英,让他以官威干预。张英看过信后,回给家人一首诗。诗的内容是这样的: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家人见诗明理,便将墙让出三尺。吴家见此情景,出于羞愧也将墙让出三尺,两家又重修旧好。

张吴两家各退三尺,就有了今天桐城有名的“六尺巷”。宰相张英宽广的胸襟数百年来还受到人们的赞扬。

宽容是一种对他人的理解,是一种放得下的大度,是一种与人为善的观念。现在的男孩大多是独生子,习惯于独自享受父母的恩惠,不免有些自私的倾向,父母应该让男孩学会宽容,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品质,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记住,多一分宽容,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豁达。

中国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比大地更宽广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宽广的是男子汉的胸襟。”没有一位家长希望自己的儿子斤斤计较、小家子气,所以,父母从小就要将宽容植入男孩的心灵。

方法一:父母要摆正教育观念

有些父母怕男孩吃亏,就教导孩子说:“在外面不能被欺负,别人打你,你就打他,别人打你一下,你就打他两下。”还有些父母甚至把欺负其他小朋友看作男孩的“本事”。幼年时期的孩子心智本来就不成熟,在这样错误的教导下,男孩很难会有一颗宽容的心,长大后必然小肚鸡肠、睚眦必报。

因此,我们在教育男孩时,一定要摆正教育理念。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宽容、谦逊、懂礼貌有修养的人,而不是培养一个“小霸王”。另外,我们还要以身作则,为儿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待人接物宽容示人。这样,男孩便会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宽容与理解,成为一个胸襟广阔的人。

方法二:给儿子上一堂“宽容课”

一位妈妈曾讲述过她是这样教育儿子拥有宽容之心的:

在儿子班上,有一个名叫叶诚的孩子,仗着自己块头大,经常欺负同学。一天下大雨我开车去接儿子放学,发现门口正在发愁的叶诚便叫他上车,旁边的儿子不住对我使眼色,我装作没看见,热情地把叶诚叫上车并把他送回了家。当时叶诚很热情,一个劲儿地邀请我和儿子到他家坐坐。回到家后,我对儿子说:“叶诚欺负同学是不对,不过不能因为他有缺点就讨厌他,同学之间要友好地交往,你要帮助他改正缺点和不足。”

那天以后,叶诚再也没有欺负儿子,而且两个人还成为了好朋友,儿子在这件事中深刻体会到宽容的力量与意义。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有着自己的任性,有时很难做到对人宽容。作为父母要在恰当的时候给孩子上一堂“宽容课”,让他明白宽容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宽容地对待别人。

方法三:引导男孩学会换位思考

许杰喜欢看书,一次他把爸爸给他买的新书拿到了学校,并在课间时翻阅起来。不巧,一个同学把书碰到了地上,沾上了脏水。许杰心疼坏了,不仅嚷着让同学赔一本新书,还把他的行为告诉了老师,使得这位同学被老师批评了一顿。

当儿子回家把这件事告诉给爸爸的时候,爸爸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你很喜欢那本书,但是谁都有不小心犯错的时候,如果是你不小心将同学的书碰掉到地上弄脏了,你的同学跟你采取一样的处理方法,你会作何感想。”许杰眨了眨眼睛说:“我当然会很难受了。”爸爸又说:“所以,我们要学会理解与宽容,时常站在别人的角度替他想一想。”第二天,许杰主动向那位同学道歉。

理解能带来宽容,宽容能带来和谐。要想让男孩学会宽容,就要让他懂得换位思考,理解别人的难处,只有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才能学会宽容,拥有宽广的心胸。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德国著名教育学、人类学专家冯纳斯基斯教授曾说过:“宽容待人是被世人公认的一种善良品质。”对此,他给父母们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家长要以身作则,宽容待人。

2.从生活中的点滴入手,培养孩子宽容之心。

3.以感化的方式,让孩子感悟宽容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