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三分爱七分管.养育男孩手册
14893100000005

第5章 放下父母的身段,别把自己当“统治者”

在中国的封建时代,每个人都必须服从于统治者和帝王。在当今时代,虽然我们称男孩为“小皇帝”,但真正的统治者还是父母。而且,中国的父母已经习惯了做统治者,习惯了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

几乎在每个男孩心目中,父母都是这样一种形象:一副威严的模样,总会严格要求孩子所有的言行必须遵循他们既定的准则与规范,而孩子也必须尊崇地把父母奉为统治者,这样才能令父母满意。其实,男孩大都思想独立,不喜欢被拘束,如果在生活、学习中处处被父母管治,就会活在压抑之中,在这种家庭长大的男孩,他们中的许多人一生都难以摒除童年时被父母“统治”的阴影。

小刚的妈妈是一位中学数学老师,平时习惯用严肃的态度面对学生,所以在家面对小刚时也非常严肃。她知道娇惯会给儿子带来危害,因此对儿子要求自然也严格。妈妈每天都会给小刚规划好生活、学习的任务,并定时检查,这些弄得小刚很烦恼,觉得已经失去了自我,他的世界充斥着妈妈的命令和要求。

小刚最怕妈妈不笑的时候,每当小刚犯错时,即使妈妈面无表情不说话,也能把小刚吓得直哆嗦。上中学后,小刚的成绩很不稳定,特别是数学偏科严重。很多同学就问小刚:“你妈妈是数学老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就直接问你妈妈啊,怎么还能学不好呢?”小刚无奈地说:“我可不敢问她,妈妈老觉得我的问题幼稚,又会说我笨,弄不好我会还被她数落一顿。反正,我最不喜欢学数学了……”

由于惧怕,小刚不得不接受妈妈的命令和要求,也因此开始厌恶妈妈,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导致学习偏科,学习成绩整体下滑,长此以往,对他一生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为什么父母与孩子之间不能平等面对呢?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父母要像一个善良的立法者,对孩子少下命令,命令只有在其他地方不适用或其他方法失败时才能用。”父母不是统治者、独裁者,而你的孩子也不是奴隶,即使你是个立法者,也要学会要放下身段,与儿子平等相处。

方法一:用商量的口吻代替命令的语气

小博由于贪玩,天黑了还没有回家,妈妈焦急地在家中等待。好不容易,妈妈终于把小博等回来了,她并没有对儿子劈头盖脸地责骂,反而用十分平静的语气和他商量:“宝贝儿子,你怎么这么晚才回家啊!爸爸妈妈都很担心你,以后放学早点回家行不行啊?”小博听了妈妈的话,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说:“对不起,妈妈,害你担心我了,今天玩得忘记时间了,以后我会尽量早点回家的。”

如果妈妈用命令的语气说:“这么晚才回家,害得爸爸妈妈都担心,以后放学后哪也不能去,立刻给我回家!”虽然表达的是同一意思,也能让儿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儿子不会心甘情愿地改正,而商量的口吻则能很好地达到这一效果。

商量语气对教育男孩非常重要,男孩会认为这是父母对他的尊重和关心,从而对父母产生好感与信任,使亲子之间的沟通更加融洽。所以,当父母希望男孩做某件事时,不妨用商量的口吻对他说。

方法二:家长——老师——朋友,三位一体

孩子毕竟是孩子,其自控能力、注意力、观察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都很差。男孩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父母要像老师一样,正确认识男孩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规律,耐心地指导、督促孩子,不能急功近利。

父母更应该是男孩的大朋友。现在的家庭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多少都会有些孤独感,这时父母应充当朋友的角色,分担孩子的喜悦与哀愁,帮他一起解决成长中的困扰与问题。

无论你想成为男孩的良师,还是益友,都要先放下自身的架子,这样才容易获得男孩的好感与认可,也更容易走进男孩的心灵深处。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教育专家程桂英老师曾对家长们说:“要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吻跟孩子说话。”他建议父母要做到以下四点:

1.多问少言——放下身段,虚心地问孩子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不要凭经验及意识办事。

2.多听少辩——竭力克制教育、指点男孩的欲望,以多听换取孩子的信任和理解,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3.多笑少怒——在孩子面前多展笑脸,少发脾气。

4.多看少管——学会观察男孩,管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