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三分爱七分管.养育男孩手册
14893100000072

第72章 培养男孩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如今社会是一个讲究“双赢”的时代,合作精神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追捧。而且个人力量与众人力量相比就如同小溪之与大海——再强劲的溪流也只能泛起细碎的浪花,只有在它百川归海后才能激起惊涛骇浪。由此可见,合作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他必须具备合作精神。

但是,现在独生子一代的男孩们与同伴接触或合作的机会很少,而且自身又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导致很多男孩形成固执、自私、不合群、缺乏爱心的个性,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五岁的小杰就是一个“不合群”的孩子。在幼儿园,每次老师让大家自由活动的时候,他都要第一个抢到心爱的玩具,因此没少和别的小朋友发生摩擦,甚至还会动手打人。一次,他和一个小朋友抢玩具车,谁也不肯退让,最后玩具车被摔坏了,不但谁也玩不成还被老师批评。因为小杰的“不合群”,他在幼儿园基本上没有什么朋友,大家谁也不愿意和他玩。

★在一所幼儿园手工课上,老师将孩子们分成四组,每组只有一把剪刀,看哪一组的小朋友最先把手工做好。活动开始后每个小朋友都抢着用剪刀,其中一组的两个小男生因此还打了起来。最后,老师不免感叹:就因孩子们没有合作精神,如此简单的手工却花了这么长时间才能完成。

上面的故事显然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任性、自大、自私……已经成为这些没有合作精神的小男孩的代名词。然而,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那么他在未来的事业上很难有所建树,甚至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泰戈尔就曾说过:“唯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在社会中生存并创造文明。”

现在的男孩缺乏合作精神,很大的原因是父母平时对孩子过于娇惯,百依百顺,养成他们强烈的自我意识。所以,要想培养男孩的合作能力就要从小抓起,让他们学会分享、宽容以及体谅别人,并让他们懂得团结的力量能战胜一切困难。

方法一:让男孩在家庭中学会与人合作

家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参加的第一个团体性活动往往来自于家庭。尽管家庭的活动与孩子同伴间的活动不一样,但是却是培养孩子合作能力的最好课堂。因此,合作精神的培养要从家庭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妨给男孩分配一些工作,让他承担一些角色,例如家中重家具需要挪位置,父母可以让男孩一个人先试试。当然,他肯定是搬不动的。这时,父母就可以适当的对男孩进行教育,然后与他一起搬。一般情况下,聪明的小男孩都能很快的认识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方法二:让男孩品尝拖团队后腿的“苦果”

周末,刘先生夫妇要带着儿子去爬山和野餐。临行的前一天,一家三口分配了任务:爸爸负责烤肉的炉子,妈妈负责去超市采购食物,九岁的儿子负责准备餐具和调料。

刘先生提醒儿子列出单子,防止遗漏,若现在发现可及时去买。儿子很快的列出了单子,随后开始准备,没花多长时间儿子就把东西装好了,然后跑到外面找邻居家的孩子玩去了。刘先生本想自己再检查一下,但转念一想,应该给儿子一个锻炼的机会,哪怕是教训也好。

第二天,一家人高高兴兴地上路了。中午时分,野餐开始,妈妈问:“儿子,烤肉汁你放哪里了?”儿子伸手到袋子里一顿乱摸,结果翻来翻去怎么也找不到了。儿子意识到是自己忘带了烤肉汁,惭愧地低下了头。

这样的教训对这个小男孩应该是非常深刻的,他知道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影响了大家,使野餐大为逊色。虽然父母对他没有过多地责备,但是事情本身的教育意义已经比任何话语更直接有效。

让男孩体验一下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由此他才会明白,在一个团队中,由于个人失误就会给整个团队带来麻烦。这样,他就会深刻认识到与人合作的力量和重要性。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知心姐姐”卢勤认为,教会孩子与人合作是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她建议父母们在生活中要这样做:

1.鼓励孩子与别人合作。

2.引导孩子善于去发现别人的优点,不能自以为是。

3.用爱去教育孩子,并与孩子商量处理事情,让孩子先学会与父母友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