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三分爱七分管.养育男孩手册
14893100000099

第99章 如何纠正男孩的叛逆心理和行为

不少男孩的父母都深有体会,随着男孩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叛逆心理越来越强:对长辈的教导不再言听计从;开始跟父母和老师顶嘴;请假、翘课、逃学……不知何时都已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面对“叛逆”的男孩,很多父母都感到身心俱疲。

以下是一位男孩母亲的叙述:

我儿子自从六年级开始,便逐渐出现了叛逆现象,可能这与我和他爸爸离婚有关系。离婚后的我特别怕失去孩子这个依靠,所以对他的管教十分严格。可是,他偏偏与我唱反调,我越不允许他做的事他越去做。

有一次,我把他的掌上游戏机藏了起来,他找了大半天也没有找到,便开始对我发脾气。我开始好言相劝,告诉儿子要以学习为重,不要时时刻刻都想着玩。没想到儿子听完我的话后更加生气,恶狠狠地丢出一句:“不要以为你是大人就可以为所欲为!”随后便摔门而去。

毫无疑问,上面故事中的男孩已经进入了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是最难管教的,尤其是男孩。此时的他们特别反感父母把自己当“小孩”看待,处处以大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之处,他们开始对任何事物都报以批评的态度。同时,这个时期的男孩会常常出现情绪抑郁、精神狂躁、压力增大、人际冲突等现象。如果父母没有及时地对男孩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男孩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引发叛逆行为出现。

当男孩突然变得叛逆时,有些父母感觉对孩子的教育颇为棘手:放任不行,打骂不行,说教又毫无效果。那么,父母要如何面对和教育叛逆的男孩呢?

方法一:父母应率先走出“两极教育”的误区

所谓“两极教育”,就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思想不统一,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在家庭教育中,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如果父母们不能予以重视,那么他们跟孩子之间的“沟壑”会越来越深,甚至会因此毁掉孩子的一生。

宁宁是一个初三学生,马上就要参加中考,但考前这一个月他的学习状态特别不好,各科成绩都大幅度下降。因为这件事,班主任老师找宁宁谈话,可宁宁却说:“我觉得念书没意思,我不想念高中了,我准备向家里要点钱,自己做生意、当老板。”宁宁的一番话可把老师气坏了,于是叫来宁宁的父亲一问究竟。父亲听了老师简单叙述后,当着众老师的面狠狠地打了宁宁一个耳光:“混账东西,供你吃穿,供你上学,到最后你说要做买卖去,我告诉你,你给老子好好念书,再提做买卖的事,我把你腿打折!”宁宁捂着脸跑出老师办公室。此后,他不再与父亲说话,更不好好地听课、复习。宁宁的父亲仍采取打骂的方式,但宁宁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中考时,宁宁每科都早早交卷。卷子上除了他的名字外,什么都没写。

宁宁的父亲在了解儿子的想法后,没有能正确地引导孩子,与其交流,而是采取强硬的措施,企图压制孩子的反叛思想,最终使孩子关闭了心灵之门,把父亲拒之门外。

其实,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内心充满了无助和迷茫,许多不成熟的想法和个性在他们体内沸腾,致使他们出现顶嘴、不听话、倔强等叛逆现象。在这个阶段,父母要能够认真聆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并在孩子冷静的时候与之交流意见,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给孩子,这才有助于男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康成长。

方法二:要为孩子下放五种权利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特别渴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因此,父母们不妨多给孩子一些权利,以帮助他更好地从不谙世事向成熟过渡。我们认为,青春期男孩的父母至少有五种权利需要下放:发言权、自主权、表决权、隐私权和时间支配权。

发言权——父母不要总把自己摆在“一家之主”的位子上,要放低身姿多听听孩子的思想;自主权——自以为已经长大的男孩是不会听从父母“你必须”、“你应该”这类命令式的要求,父母应多多尊重孩子的意愿;表决权——多征询孩子的意见,孩子与父母之间才能融洽;隐私权——尊重孩子就得先从尊重他的隐私做起;时间支配权——适当的把时间留给孩子自己安排、使用,让他感受到自由的家庭氛围。

这五项权利正是父母对孩子平等、民主教育的体现,而平等、民主的教育方式才是消除男孩叛逆心理的最好手段。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男孩对自由、新鲜、独立的渴望往往十分强烈,所以叛逆行为更多发生在男孩身上。对于男孩的这种“反抗精神”,孙云晓老师是这样建议父母的:

1.多让男孩自己去实践体验。

2.在孩子遭遇挫折时给予理解和支持。

3.尊重孩子,进行民主教育。

4.开放气氛,进入孩子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