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海归竞技中关村
14894200000102

第102章 访美三年凯旋,熟知汽车工业可靠性研究

北京桑兰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家骏

邵家骏

邵家骏,男,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45年生于上海。1987~1990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Wayne State University讲学深造,期间在Chrysler汽车公司工作。1990年回国后担任歼-10飞机和枭龙战机主管质量可靠性的副总师,组织实施可靠性工程和软件工程,曾立功4次,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次。2005年创办北京桑兰特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获得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10万元创业资助。

虽然年过60,记者眼前的邵家骏神采奕奕,比实际年龄至少年轻10岁。“我每天坚持游泳,晚上熬夜到二三点也是常有的事。”这位温和斯文的学者,就是著名的我国自主研制的第十期歼击机(Jl0)副总设计师,两年前,退休后的他在中关村海淀创业园开始自主创业,并担任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博导,“这是我人生的第二次辉煌。”

邵家骏,196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在部队农场锻炼几年后,1970年1月被分配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4个月后转战四川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参与第九期歼击机的研制。

1985年,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给邵家骏安排了一项新任务:从航空电子设计转向可靠性研究。“那年我才40岁,任所里的航空电子专业组组长,国务院、中央军委刚刚立项要搞第十期歼击机(J10),我一门心思想着要大显身手。组织上却要求我放弃自己的老本行,开展可靠性研究。可靠性研究当时在国内基本上是空白,研究者凤毛麟角。组织上要求我建立一套可靠性技术方法、建一支队伍。”

“很快我就知道,这个新的研究方向,是J10研究中十分重要的项目。J10作为我国自行独立研制的歼击机,参与的一级供应商就多达300余家,需要一整套可靠性设计分析、管理方法来进行统筹、协调。”

经过两年的摸索,邵家骏初步摸索了一套J10的可靠性技术,他也因此成为国内可靠性技术的创始人之一。

1987年5月,邵家骏被公派赴美国做访问学者。访学的第一站在韦恩州立大学工业工程系,只花了3个月时间,他就与系主任合作在国际性刊物上发表了“关于微电子可靠性”的学术论文。韦恩州立大学位于底特律,是美国的汽车工业基地,1988年底,他把访学第二站选在克莱斯勒公司。

“美国汽车工业质量管理有一整套方法,我用了一年半时间,天天去克莱斯勒的质量可靠性部上班,接触了大量这方面的信息,对美国汽车工业可靠性做法有了深入的了解。克莱斯勒公司的可靠性研究采取数理统计方法,需要几十个子样,我们通过研究,采用贝叶斯方法,把子样降低到1/5~1/10,把生产汽车的故障间隔时间缩短为3万小时左右,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1990年5月,圆满完成3年访学任务的邵家骏启程回国,“当时要留在美国非常容易,很多留美不归的人主要持两条理由,一是政治避难,一是躲避独生子女政策。这两个问题我都不存在,我这一辈子从来不说违心的话,留美物质上虽然会收获很多,但作为一位外国人,在异乡最多是一名高级劳动力,何况我一直心系J10的研究。”

回国后,邵家骏又曾经数次访美,“至今韦恩州立大学工业工程系的老师仍然记得我,在大学的橱窗里,还陈列着我的介绍和论文缩影,我在美国访学3年间,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7篇论文。”

20年守口如瓶,歼-10副总设计师成为中国可靠性宗师

1990年回国后,可靠性研究已经在国内慢慢热了起来,很多大学纷纷向邵家骏取经。他从美国引进了健壮设计技术,翻译编著的《健壮设计手册》经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后,获国务院科技三等奖。他还开创性地把质量可靠性与健壮设计集成起来。

他开始集中精力研究可靠性测试方式,主攻贝叶斯方法(小子样可靠性方法),积极为J10做准备。经过努力,他策划了一整套J10质量可靠性软件工程,包括整套的技术和管理。在美国访学的经历对我的工作促进很大,让我知道了世界最先进的方法,回来后结合国情实施。我的工程技术背景也帮我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1990年~1998年J10首飞,邵家骏的可靠性研究与J10的研发紧密结合,一年一年逐步深入。“J10是第三代歼击机,从技术、性能上比以前的飞机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研究人员提出了系列新的方法,头两年我主攻的方向也集中在产品研发阶段的质量可靠性上,建立了一整套体系和方法,后几年主要是实验实施阶段,也离不开质量可靠性。”

1998年3月23日,J10飞机试飞。试飞非常顺利,1998年当年就可以达到一个飞行员一天六个起落,而以前,一天通常只能飞一个起落。有关各方面认为:“J10的研发过程,体现了质量管理和可靠性工程的价值。”

十年过去了,邵家骏说起那段争分夺秒、埋头参与J10研发的往事,眉飞色舞、如数家珍。因为军事保密的原因,十年多来我一直守口如瓶,直到去年J10正式解密以前,外人根本不知道我参与了J10的研发。

“J10软件工程也是由我推动的,其规模当时是国内最大的,但质量可靠性很高。从试飞至今已经整整10年,J10没出过多少软件质量的问题,保障了飞行安全。世界上第三代飞机在研发过程中均摔过飞机,但J10至今一直保证安全,从没摔过飞机。有的同行说,J10软件质量与可靠性水平,已经超出美国的F16.”担任J10副总设计师的邵家骏,说起这些十分自豪。

J10之后,他又担任了枭龙战机的副总设计师,像研发J10时一样主管质量可靠性。在他和同行们的带动下,最近十年来,我国武器装备全部提出可靠性质量标准。

邵家骏在健壮设计、六西格玛管理、可靠性工程、软件工程等领域有很深造诣和丰富的工程经验,已出版《健壮设计手册》、《质量功能展开》、《六西格玛管理》等专著5部,在国内外杂志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约60篇,其中英文发表18篇。为了表彰邵家骏在质量可靠性工程上的卓越成就,他多次荣膺航天部门的质量标兵,荣立部级二等功3次、三等功1次,获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l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1997年被国家教委、人事部评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并领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