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海归竞技中关村
14894200000142

第142章 中国人自己的“黑莓”服务

谈到PUSH MAIL就不能不提近年来由加拿大RIM(Research In Motion)公司在国际上引领的“黑莓”风潮和国内有关“黑莓”与“红莓”之争。

“在如今的市场上,黑莓已成为无线邮件的代名词。”SANDY认为,像RIM如此专注的公司,即使在其他行业也十分少见,这家成立于1984年的加拿大公司从一开始就将目光锁定在了无线技术服务领域,一做就是20多年,从未偏离过轨道。从最初的无线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始,RIM在经历了数年的蹉跎后,终于在互联网大潮来临时抓住了电子邮件这一机会。1997年,RIM成功地开发出一套无线电子邮件系统,可通过无线手持终端毫无障碍地收发电子邮件,因为这个掌上设备上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的按键就像草莓表面一粒粒的籽一样,所以公司为这一产品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Blackberry”。

1999年RIM正式将黑莓服务推向市场,很快受到了企业用户和商务人士的欢迎,其Push Mail概念更成为了一种流行。2000年,RIM打破常规,决定完全通过运营商销售自己的产品,依托运营商成千上万的销售渠道和人员,黑莓产品的销量和知名度迅速攀升。一年后的美国“9·11”事件中,在美国当地移动通讯一度瘫痪的情况下,黑莓用户却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收发电子邮件来获得最新的消息,同为黑莓用户的美国副总统切尼甚至用它与总部保持沟通,一时间,黑莓手机成为众多政要、商管和高端商务人士的首选,并开始风靡全球。

经历8年的等待和数轮与中国移动的谈判后,RIM终于选择在去年国际电信日当天与中国移动签订了合作框架,而黑莓手机也将于今年8月底登陆中国。此前,中国联通基于自主研发的“REDBERRY”——红莓服务早已在一年前推向市场,由此而引发的对比和探讨让PUSH MAIL在中国风生水起,成为行业内的热点话题。

“进入中国一年来,我们观察到‘黑莓’模式在中国面临很大的挑战。”SANDY认为,高达700美元的购机成本,每月400~600美元的服务费,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通讯运营商在短信、彩信等方面已获取的巨大利益等因素,让黑莓在中国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得到有效推行,“你很难想象,中国的普通手机用户会因为一项服务而支付如此高昂的成本,或是会改变已有的使用习惯。当成本面对效率,后者在大多数企业看来显得脆弱无力。而对于运营商而言,似乎也很难说服他们在短时间内花费巨资来搭建相关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平台。”

在仔细分析了以上情况后,SANDY认为这其中蕴涵着一定的市场机会。相比之下,尚邮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市场定位。“尚邮是国内第一款提供给个人用户使用的Push Mail产品,有别于BLACKBERRY定位于高端商务人群的思路。她利用主动推送技术,为手机用户提供邮件即时收发功能。邮件能够在手机和网络上互为备份,从而免除备份短信的烦恼。”

“我们的梦想是希望中国的每一个手机用户都能以比较低廉的价格享受到这一高端商务服务所带给他们的便利。”SANDY表示,作为中国人自主研发、设计的一款电子邮件产品,在功能上根据中国人的使用特点进行了独到的设计,例如:对流量进行监控、自定义邮件收发时间、邮件过滤等,因而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我们更注重跨平台的技术的研发,而且相对于国外SMS PUSH标准,我们采用了更为先进的lP PUSH技术。前者是以四年前的技术为基础而制定的,而当前的通讯科技已经发展到另外一个不可同日而语的层次,因此推行新的行业规范成为一种必然趋势。”SANDY自豪地表示,“通过我们的IP PUSH技术让应用更经济和简便,支持的手机终端多达586款,成为在全球范围内支持终端最多的PUSH MAIL技术供应商。此外,我们也是中国第一家面向个人用户的手机电邮提供商、中国第一家提供CDMA lX/GPRS全面网络支持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率先支持双模手机实时邮件接收服务的技术提供商。”

一个小时的访谈结束时,已近中午,离开巴别塔,心中似乎产生了一丝眷顾,面对创业的精彩和艰辛,祝愿SANDY和她的团队能迎来灿烂美好的明天。

魏啸亮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