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海归竞技中关村
14894200000070

第70章 一帆风顺的求学之路

北京博尚展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刘军

刘军

刘军,女,1972年出生于湖北。1989年考入华中农业大学,此后分别在武汉大学、复旦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2005年在美国Rutgers大学Waksman研究所做博士后。2005年回国,在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后在中关村成立北京博尚展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任总裁。

北京博尚展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刘军为人行事十分低调,获悉她创办的企业获得了中关村留学回国人员优秀企业,需要接受记者采访,她一再表示,自己的经历很简单,没啥好写的。一路顺风地从小学读到博士毕业,又理所当然出国深造,在从事了十多年辛勤的实验室工作后,刘军说自己的创业初衷,就是因为眼见无数国内外优秀的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一旦作为论文发表,就被束之高阁,她深感可惜,所以回国后创立一个生物技术公司,一个是希望学有所用回报国家,另外一个目的是想将一些优秀的实验室研究成果,通过生物技术加以开发和利用,转化为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生物产品。

刘军的学业非常顺利,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一路平坦走来,没有太多曲折。她自认为并不是很聪明的人,最大的优点是勤奋好学,持之以恒。

她说自己考大学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插曲,原本想考医科大学的她,却不小心被农业大学录取,面对的都是生物,学的内容却有了本质的不同。不过,现在回顾自己的求学道路,刘军说:“这对我来说是个好事,因为我胆小,怕做动物实验,学医免不了人体实验,学习与植物相关的农业科学知识,反倒让我入迷,大学学习如鱼得水,兴致盎然。”

大学毕业后,刘军觉得自己意犹未尽,于是考了硕士继续攻读。硕士阶段真正接触实验室工作,通过对书本的理论知识学习到从事实验室的具体课题,刘军这才知道,原来书本知识真是得来不易,每一个小小的知识点,甚至一句话,都是实验室经年累月实验验证的结果、一点一滴的实验成果积累,滴水成海,才汇聚成了今天浩瀚的生命科学知识。刘军总结自己的硕士阶段时说:“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在刊物上发表了论文,而是培养了脚踏实地、认真仔细的科研态度和习惯。”

到了博士阶段,复旦大学科研条件优越,她能自由阅读国内外的一流期刊,顿感眼界大为开阔,于是,她开始一面做课题,一面孜孜以求饱览期刊论文,学习课题的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刘军感慨道:“那时虽然和做企业不一样,但同样是忙碌充实的日子!”问及科研的辛苦,刘军说,因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不觉得苦。一年365天,几乎没有节假日,一天工作12小时属家常便饭,三伏天,穿着羽绒服在冷库里用液氮研磨材料,也不觉得有什么,只要课题进展顺利,什么都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