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海归竞技中关村
14894200000094

第94章 仔细求证 大胆创业

2004年冬,马森的朋友罗维,准备回到国内创业。在回国之前,罗维和马森详谈了一次,他的话至今令马森记忆犹新:“马森,现在国内发展形势非常好,你既年轻,又掌握这么好的技术,为什么不回国开创自己的事业?”

这个尖锐的问题还真把马森给问住了。“说实话,像我们这些在海外已经拥有自己事业的留学生,对祖国总是有着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感。在美国过上舒适的生活并不是我的梦想,我有技术的优势,我希望能用自己手中的技术为祖国创造价值,改变国人的生活。我不是一个冲动的人,罗维的话让我开始认真考虑回国创业的可能性。”这是回国创业前的心声。经过多次交流,马森最终与罗维达成了协议:由罗维先回国内实地考察一段时间,然后两人一起在国内创业。

朋友得知马森即将回国创业的想法后很不理解。他们认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好不容易在美国奋斗到今天的地位,回到国内创业就等于一切从零开始,太冒险了。甚至还有同事警告马森:“你技术虽好,但做管理和做技术是两回事,擅长技术不一定擅长管理。”马森没有反驳,而是紧锣密鼓开始为创业做准备。朋友罗维回到国内后,马森就开始着手研究目前“海归派”回国创业的情况,为日后的创业积累经验。马森发现,虽然大多数回国创业人员都在国外相关产业掌握了本专业技术或管理经验,但是对“海归”来说,回国创业依然会面临非常大的问题:比如项目定位与国内行业形势发展不一致;项目缺乏长期规划;公司运营水土不服;国内客户关系不到位;资金短缺等等。可以说,此时的马森已经做好了应对创业初期种种困难的心理准备。

2005年,马森搭上回国的航班,带着创业的梦想,义无反顾地飞向他魂牵梦萦的神州大地。

“在美国的这些年,我尝到了在国内从没吃过的苦,背负了在国内没有承受的压力,但是正是在美国的这些年,我学会了让我受益终生的东西。”马森说。的确,在美国学习的先进技术和在大公司所接触的先进管理理念、公司文化、商业规则是马森身上独有的优势。

创业初期,笼罩着“海归”光环的马森认为,自己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调整心态。因为虽然马森在经营管理、产品的技术开发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国内市场的具体运行、市场销售和营销的实施这些方面则是马森不容忽视的劣势。

为了适应国内的环境,马森也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改变思路和习惯。比如,海外归国的创业人员在回来的初期,交谈中总是会无意中带出一些英文单词。“虽然是个细节,但会给有些客户带来相当负面的印象。所以,我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习惯。”马森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改变这个习惯,马森让所有员工、朋友随时纠正他。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马森的习惯完全改变过来。

马森认为,“海归”不应该是一个特殊的标志,也不应该受到什么特殊的礼遇。在遇到矛盾或冲突时,许多回国创业者认为自己从西方带来的管理模式和处事方式是有效率的,是合理的,他们希望所有人都适应自己,所有中国人都要这么做。“这时候就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了,在那里可行并不一定在这里可行,在那时合理并不一定在这时合理。如果还是毫无根据地觉得自己的方式是绝对正确的,那么只能在不断碰壁中慢慢吸取教训了。”马森的总结语重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