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低碳博弈——低碳经济幕后的故事
14898600000005

第5章 气候变化已接近不可挽回的临界点!

早在2006年11月15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就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向世界人民发出振聋发聩的警告:全球变暖的趋势“已危险地接近无可挽回的临界点”!12科学共识不仅日益完整,而且日益令人惊醒。许多长期以谨慎闻名的科学家如今都声言全球趋暖已危险地接近无可挽回的临界点。

英国记者、科学顾问马克·莱纳斯在他的电影《改变世界的6℃》和畅销书《6度》中警示我们:“未来20年,将是地球命运的重要转折点。”“我始终认为,改变政策是最重要的事。对所有国家而言,现在最重要的3件事,就是改变政策、改变政策、改变政策。”

5年前的某个晚上,即将入睡的马克·莱纳斯突然想到:如果地球温度继续升高,每升高1℃,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影响?

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莱纳斯花了两年时间,阅读了数千篇科学论文,走访了数个国家。他发现,6℃是人类存亡的临界点,增温6℃,地球就会变成炼狱。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CCP)2001年的预测,如果人类不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到21世纪末,地球温度将上升5.8℃。2009年年初,ICCP又将这一预测值上调到了6.4℃。

地球增温一两度,或许人类还可以忍受。但如果超过两度,人类将无法承受;增温五六度,生态系统将承受不了,人类将无法存活。

千万不要这离我们还很遥远,很可能我们的下一代就会看到,他们将会看到全球变暖失控的局面。

马克·莱纳斯认为:地球增温幅度必须控制在1.5℃以下,二氧化碳浓度要控制在350PPM以下(目前为385PPM,为65万年以来最高)。我们已在警戒范围内。当地球增温两度,气候又热又干,亚马逊盆地和雨林就会崩溃。而亚马逊是地球的肺,它崩溃了,地球就会无法呼吸。

莱纳斯说,很多人觉得我描述的增温6℃的景象就像好莱坞拍的惊悚片,但我所说都是根据真实的科学,不要认为这些事情不会发生,只希望我们永远也不要经历它们。

那么,地球的平均温度升高1℃到6℃,对世界与人类会造成什么影响呢?以下是莱纳斯的预测。

增温低于2℃:北极冰冠就会消失,这将剧烈改变地球的能量平衡。北极熊可能无家可归。因海水温度上升,热带地区珊瑚礁将严重白化、死亡,并将破坏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澳大利亚大堡礁将面临死亡命运。干旱将蔓延亚热带地区,并伴随热浪与森林大火。受影响最大的将是地中海周边国家、美国西南部、非洲南部与大洋洲。以上情况预期在2030年或更早就会发生。

增温2℃到3℃:格陵兰冰原消失,海平面上升7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造成海水酸化,摧毁剩余的珊瑚礁,多数浮游生物灭绝,破坏海洋食物链,鲭鱼、须鲸等面临绝种危机。2003年席卷欧洲造成3万人死亡的夏季热浪每年都会出现,英国南部的夏季温度将超过40℃。亚马逊雨林将发生大规模森林野火,雨林将被沙漠和稀树草原取代。

增温3℃到4℃:高山冰川融化,使得下游城市与农田无水可用,受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秘鲁、巴基斯坦与中国。欧洲、亚洲与美国受干旱、热浪之苦,农作物大面积受损,全球粮食供应出现危机。瑞士夏季温度可能突破48℃,伦敦周遭夏季温度将达45℃。

增温4℃到5℃:人类开始往极地地区迁徙,因为南欧、北非、中东与其他亚热带地区因极端热浪与干旱而不适合农作物生长。西伯利亚冻土层溶化,释放大量甲烷(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高25倍),加速全球变暖速度。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洛基山脉冰川消失。

增温5℃到6℃:北极地区温度将高于20℃,全年无冰,地球温度将达到5000万年以来的最高点。沙漠入侵中欧,甚至接近北极圈,海平面急速上升,多数沿海城市被淹没。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与部分中纬度地区,热得不适合人类居住。

增温6℃或更高:气候难民只能待在高原与极地,全球人口大减。海洋生物大半死亡,90%物种可能灭绝,情景有如地球45亿年历史中的几次大灭绝。全球变暖失控,地球表面可能会像金星那样,完全不适宜人类生存。

可怕的未来,正如安南在2006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指出的:气候变化并不仅是环境问题,气候变化是一个全方位的威胁。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威胁,不亚于武装冲突、贫穷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必须得到同等的重视。

现在看来,不是应该得到同等的重视,而是应该给予最高级别的重视。

安南在大会上严厉批评一些顽固的怀疑论者仍试图传播怀疑,对气候趋暖的事实故意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对气候变化持否定、怀疑态度的人,对气候变化视而不见的人,无非是担心节能减排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和目前的生活质量。这种出发点虽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能平衡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完全无视环境环境问题,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方面,发达国家和目前的新兴经济体都有前车之鉴。

2009年12月19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留下了一个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发达国家和环保组织对此感到失望,发展中国家也无需为此感到高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共同但区别的责任”原则得以延续,但是,发展中国家自主节能减排的压力和挑战还需要我们去面对。

作为新兴的经济体,中国到处早已可见到气候灾难的警告。中国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温家宝总理在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期间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