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14899000000092

第92章 她为什么要辍学?

一位母亲对医生讲:“我有个女儿今年18岁,是高中三年级文科班的学生,她读的是重点中学,而且在班里一向名列前茅,是学校里数得着的尖子生。学习从来是非常自觉的,不需父母操心,可以说是分秒必争,赶她都不出去玩一会儿。

女儿是独生,从小被我们娇惯,什么活儿都不让她做,只求她念好书。我们一家三口是十分协调和睦的,就是这孩子十分内向,很少交往,唯一的消遣就是电视,多半是动画故事之类。

令我们不解的是这个月以来她总是闷闷不乐,开始出现迟到,早睡晚起,有时形似看书,实际上愣神,一经与老师联系,老师也发现她这些日子不对头,但又找不出原因。终于她向我们提出不想上学的要求,在百般追问下,她向我们讲述了这样的感受:本学期开学,班里同学调换位置,本来她邻座是个女同学,如今突然换个男生。要说这个同学在班上很一般,不大引起女同学的注意,可是自从坐到她身边后,她感到就是那么不自然,无论是看书、听课、写字总有被牵制的感觉。应当肯定地说,这个男同学非常规范,没有丝毫对她的引诱和刺激,她自己也奇怪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于是她强行控制自己不去想,尽量摆脱这牵制的感觉,可办不到,越是这样就越情不自禁去斜视扫描人家。她为此烦透了,认为上学是在受洋罪,自寻束缚。她终于决定辍学了。当我们把这情况报给老师后,老师很快又给她调个位置。在全家及班主任历时5个小时的动员劝解后,她终于答应去课堂试试看。在其后的几周里,她的感觉并未好转。她说:‘那个同学不在身旁,可是他的影子却不断地闪晃着。逐渐,除上课外,在其他环境甚至在家,只要一看书,脑子就出现那同学的轮廓。’

她是个规矩的孩子,在高一高二时,从不掺和男女同学间的事,她对有的同学早恋不屑一顾。她自己也说她一点也不喜欢那男同学。现在只差两个月就毕业考试了,她就是不上学。道理她全懂,谁劝也没用,我们为她可惜啊!”

我们非常理解家长们的心情,像这样的孩子,重点中学的重点生,面临高考,突然败下阵来的例子并不是个别现象。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做过调查和分析,大凡出现这种厌学现象的以女孩子居多,而且常发生在重点学校中。如果从表面上看,正如一般人所想,她们是读累了。其实累了吗?不!一个能进入高三且名居前列的孩子,从单纯用脑这问题上是不可能累的,除非是智能偏低但又不甘落后的人。

厌学是处于外界事物或主观意境的干扰,这种干扰分成两个方面;一是被动地分散了注意力;二是主动读书的兴趣丧失。当然这两个原因还要分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两种情况。这个女孩出现控制不住的影子是无意识的,但厌学是有意识的。当然明确,有意识的厌学是继发于无意识的干扰结果。为什么她会这样呢?从小的教养环境和性格成长的不完善使她的心理跟不上年龄和智能的发展;另一方面,父母在女儿青春期到来之后,没有关心注意她的心理发展,特别是在生活情绪上缺乏符合她年龄的诱导性的抒发,一切都被老实规矩这顶高帽所遮盖,其实在老实规矩之后是情感的压抑。一个正值青春的女孩,特别是高中阶段,她们需要与异性交往,从交往中提高自己的性意识与社会角色意识,她们应当懂得自然的需求如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道理(比如男女同学是可以交往建立友情的,通过友情可以抒发情感,调剂、缓冲内在的紧张,从而避免因压抑而产生的焦虑,但这种友情是有社会规范的,并与学生这一角色相联系),而不是闭塞和压抑,闭塞压抑的结果就会伺机而萌生心理偏移,这个女孩就是处在这一背景下导致的心理障碍——所谓的青春结合症。

心理医生经过与这位高中生谈话,建议她先办理休学,然后找个家庭教师或者出去打工半年,接受一下社会锻炼。在生活上对她采取宽松爱护的态度,给她充分的自主权。一旦她全面放松下来,她会为自己的辍学做出正确的判断。事实上只是延缓一年学业,且莫强求,这种青春心理障碍会自然度过而转危为安的。造成这种现象的责任在家长,挽救孩子的也是家长。孩子没有什么错!

女孩休学后,家长给她安排一处打工单位,她欣然接受了,并且劳动得认真,虽然偶尔有些不安,但那种强迫性的影子消失了,情绪愉快,似乎一切又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提到学习的事,她想得开,说自己年龄尚小,明年再复学也来得及,家长说,看来这场青春风波是度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