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普京:强者为王
14901000000011

第11章 大国崛起

虽然面临种种挑战,期间也不乏挫折,但普京在任期间,仍然创造了国民经济以年均7%的速度高速增长的奇迹。普京提出俄罗斯新思想,发挥东正教的作用,组建青年人爱国组织,重振俄罗斯的民族精神和国民斗志;他组建联邦区、统一法律空间、改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加强中央集权,遏制地方的离心倾向,再造强大的国家政权;他推行“新东方”政策,加强与中国的战略合作,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俄罗斯的声音在世界上越来越响亮,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V”形反转

尽管挑战和挫折接踵而至,普京仍然凭借自己坚韧的意志和崇高的威望扭转了乾坤,将俄罗斯带出衰落的帝国,走上国家复兴之路。21世纪,回荡在俄罗斯广袤土地上空的旋律不再是忧郁和绝望,激昂欢快、振奋人心的交响乐敲击着俄罗斯人的心房。与20世纪最后十年的社会动荡、经济崩溃、民生凋敝、国际地位不断下降相比,21世纪的最初十年,俄罗斯恢复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日益改善,重振大国雄风。

股市上有个术语,叫“V”形反转,形容股票行情的直上直下。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俄罗斯也经历了一个“V”形反转的过程。俄罗斯在社会动荡和经济崩溃中度过了20世纪的最后十年,但在21世纪初,它又迅速地复兴,进入世界强国的行列,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俄罗斯的衰落与复兴就像中华民族自清朝末年以来经历的衰落、挣扎、重新崛起的过程的压缩版。

俄罗斯的两任总统似乎可以作为这个国家衰落与复兴时代的象征。20世纪最后十年的俄罗斯就像疾病缠身、步履蹒跚的叶利钦,而进入20世纪的俄罗斯正如身手矫健、精力旺盛的普京一样,充满了活力,神采奕奕。让我们回到20年前的俄罗斯看看吧!

1992年,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2508.8%,经济面临崩溃,此后通货膨胀率一直居高不下。生产急剧萎缩,国民生产总值呈现为负增长,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989年的50%。1998年,俄罗斯的经济总量下降到了世界第16位,还不如印度和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大幅下降,各种生活指标下降了40%~50%。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近一半。毫无疑问,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已经从当年的超级大国地位上重重地摔了下来,鼻青脸肿、头破血流。激进的改革让整个国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普京在1999年12月30日发表的《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描述了俄罗斯面临的严峻形势:俄罗斯正经历着许多世纪以来最艰难的历史时期。在最近的200~300年间,它首次面临着沦为世界二流、甚至是三流国家的危险。……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几乎下降了一半,仅仅相当于美国的10%,中国的20%。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到3500美元左右,大概是“七国集团”平均指标的20%。

自改革以来,居民的实际货币收入和生活水平在持续下降,特别是在1998年8月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降幅尤其明显。即便是今年要恢复危机前的生活水平,还是不现实的。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俄罗斯人的货币收入不及美国人的10%。另外一些衡量生活质量的关键指标——健康状况、平均寿命等,都在持续下降。必须承认,任何可能导致人们的生活状况继续恶化的改革措施在俄罗斯都无法推行了,因为我们在这方面已经登峰造极了。

1999年,被激烈的改革政策推向崩溃边缘的俄罗斯经济开始触底反弹,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的迹象。199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2%,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增加了8.2%,对外贸易顺差近400亿美元。通货膨胀率为36.5%,而1998年这个数字是84.4%。不过,人们以为这种好转的迹象只是偶然因素促成的,而不是长期的趋势。他们竟然危言耸听——“走着瞧吧,国家很快就会出现新一轮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局势不仅仅是严峻的,整个国家都将陷入崩溃当中,央行必须赶印钞票来应对工资和退休金发放的压力。”

可是,2000年俄罗斯经济取得的成就让这些人无话可说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7.6%,工业生产增长了9.2%,经济领域的投资增长了19.2%,居民的实际收入增加了9.2%。预算实现了结余,收支差额超过1300亿卢布。国家清偿了拖欠的工资和退休金。黄金储备增长了2.23倍,超过280亿美元。出口增长34.4%,贸易顺差高达600亿美元。失业率降低了20%,罢工次数减少了9成。

普京恰恰就是在这个时候登上俄罗斯政治舞台的。不能不说普京的运气很不错,不过,这并不是说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恰好就砸到了普京的头上。普京的成就在于他建立了秩序和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正常的、积极的环境,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恢复了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巩固了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

凭借在车臣战争中建立起来的崇高威望,普京得到了全社会的爱戴和支持,与国家杜马、地方诸侯以及各个政治派别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普京在2001年4月的国情咨文中发出号召,“到了该努力工作的时候了,国家的问题根深蒂固,这要求人们不要一味地攻击和责难,而是要每天付出专业化的劳动……为了将现在的政治稳定转变为经济繁荣,应当继续付出努力”。

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俄罗斯国内经济的好转和国际能源市场行情的上涨,对普京来说就是极佳的天时。国际原油价格从2000年的30美元一桶的水平,一直到2008年7月被刷新为144.42美元。正是这段时间国际原油价格的高企,成就了俄罗斯的经济奇迹。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地下滚滚流淌着的石油,对普京来说就是地利。他凭自己的铁腕作风振奋国民精神,凝聚人心,创造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就是人和。截至2012年2月,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仍然处于100美元以上的高位,国际市场的行情对于俄罗斯经济来说无疑是利好的。

从1999年到2007年,也就是普京担任总统期间,俄罗斯经济保持了年均7%的高增长。2007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25万亿美元,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七位;2008年年初,外汇储备4845亿美元(2月1日),稳定基金1603亿美元(1月1日)。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的生活状况得到大幅改善。从2000年到2007年,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了150%,失业率和贫困水平下降了50%。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方法,2007年俄罗斯的失业人口是460万,占劳动人口的6.2%。所以,普京的第二届总统任期届满之时,支持率高达80%,就不足为奇了。在他的任内,俄罗斯重新崛起于世界舞台,回到了强国的行列。

2012年1月16日,俄罗斯《消息报》刊登了普京的文章——《俄罗斯集中精力——我们要应对的各种挑战》。在文章中,普京自豪地回顾了他当政以来的成就,“1999年,当我出任俄罗斯政府总理时,国家正处于深重的系统性危机。正是那个由与我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的团队,依靠绝大多数公民的支持和民族团结的共同努力,才把俄罗斯带出内战的绝境,我们摧毁了恐怖主义,实现了国家领土完整,建立了宪法秩序,恢复了经济发展。在10年的时间里,俄罗斯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居民实际收入得以提高。如今,我们看到一切都很成功、很高效”。

普京承认,“俄罗斯经济增长首先是近年来良好的世界市场行情的功劳,由于外贸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俄罗斯取得了很大的经济优势和大量额外的收入……如果没有这些资金和有利的外贸行情,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成就在很多方面都会是微不足道的”。但他和他的同僚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正如普京在2008年初即将卸任之时所说的,“我无愧于两次投票给我,选我当俄罗斯联邦总统的公民们。八年来,我忙得就像木帆船上的划桨奴隶,从早干到晚”。

俄罗斯人认可了普京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捍卫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重振俄罗斯大国雄风方面的努力和成绩。他们把普京当英雄一样崇拜。下面,让我们从几个不同的侧面看看普京是如何实现国家复兴的?

重振民族精神

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人经历了信仰崩溃的迷茫和痛苦,人们丧失了斗志,精神萎靡不振,道德沦丧。尔虞我诈、巧取豪夺、假公济私、贪赃枉法、贿赂公行,社会生活陷入了混乱和无序的状态。对于俄罗斯来说,要想实现社会团结和进步,赢得世界的尊重,必须重建自身的精神价值和信仰。

普京当选为俄罗斯总统之初,就提出了“俄罗斯新思想”,重建俄罗斯人的意识形态体系。“俄罗斯新思想”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爱国主义:对本民族“历史和成就的自豪感”和建设强大国家的心愿;

强国意识:过去和未来的俄罗斯都是“伟大国家”;

国家权威:“拥有强大政权的国家”是“秩序的源泉和保障”,是改革的“倡导者和主要推动力”;

社会团结:俄罗斯人的传统重视“集体活动”,“习惯于借助国家和社会的帮助”来改善自身的生活。

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主权民主”的思想,即民主政治体制应当服务于维护和加强国家主权的需要。“民主应当植根于本国的历史,从本国的地缘政治和国情出发”;“民主原则和标准的贯彻不应该让国家解体或让人民受穷……它应使国家更加安定团结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民主不表示无法无天和无政府主义,市场经济不应该伴随千百万人的赤贫和财富集中在两三个人手中,更不要说是以违反法律的方式”。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普京庄重地宣告:“只有将市场经济和民主的普遍原则与俄罗斯的现实相结合,我们才能拥有光明的未来。”“主权民主”就是民主原则与俄罗斯现实结合的产物,构成了普京政权的意识形态和内外政策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名虔诚的教徒,普京很重视宗教对重振民族精神的作用。他说过:“一个国家必须拥有一些基本的、极为重要的价值观,即我们的爱国主义、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宗教。”在共产主义信仰瓦解之后,“任何东西也不可能像宗教那样在人的心灵中有效地代替一般人性的价值观”。“在俄罗斯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东正教发挥着独特的精神作用。”它是“国家和全体人民精神世界的核心”。

东正教在俄罗斯人的生活中举足轻重。俄罗斯国内的东正教信徒就超过1亿人,“约80%的俄罗斯居民认为自己与东正教存在某种关系”。教会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宗教领袖曾当选为国家议员,每次总统就职仪式,宗教领袖都要到场表示祝福。东正教的这种地位决定了它在俄罗斯民族精神重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选为总统后,普京以身作则,号召人们重视宗教的精神价值。他聘请莫斯科修道院的大司祭吉洪作为自己的私人忏悔神甫。每逢东正教的复活节,普京都要在他的陪同下去教堂祈祷,用前额触碰地板,虔诚地祈祷。普京曾告诉美国记者,在他的飞机上放着圣经和圣像,在长途飞行中,他会阅读圣经。

普京频频出现在东正教重要活动场合,给国民做了榜样。2003年7月31日,普京出现在高尔基市举行的索洛夫圣人成道100周年纪念大典上,当着10万名东正教信徒的面,普京亲吻了索洛夫圣人的木乃伊肉身脸颊。庆典结束后,普京为组织这次庆典的两位主教颁发了勋章,并向索洛夫教堂赠送了重新整修过的圣钟;2006年1月7日,在东正教圣诞节的前夜,正在远东萨哈共和国视察的普京冒着零下50多度的严寒来到教堂,点燃了蜡烛,和信徒们站在一起祷告并聆听当地东正教主教的致辞……

东正教是与天主教、新教并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遵循由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所流传下来的基督教传统。东正教不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自设牧首区,牧首区下辖数个主教区,主教区的首脑为主教。东正教各牧首区承认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牧首为“普世教会牧首”,是教会的精神领袖。但这仅仅是一个荣誉头衔,普世牧首对其他牧首区并没有领导权。

普京还一手促成了俄罗斯东正教两大教派——本土派与海外派的统一,这一功绩足以让他在身后成为东正教的圣人。十月革命胜利后,俄罗斯东正教的部分神职人员流亡海外。本土派和海外派围绕谁是正统的问题争论不休,俄罗斯东正教一分为二。虽然有人一直努力促成两派的统一,可惜未能如愿。

普京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后,正值海外派教会领导层新老更替,当权的拉夫里大主教与立场保守的教会长老不同,提倡与俄罗斯东正教本土派教会加强联系,两派统一出现了新的契机。普京决心积极推动这一进程。2001年11月,在美国访问的普京会见了拉夫里大主教,转交了国内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的信函,邀请拉夫里回俄罗斯访问。两年后,普京访美期间,再次向拉夫里发出邀请。盛情难却,2004年6月,拉夫里大主教率团访问俄罗斯,并与全俄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举行了会谈,双方就合并问题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普京趁热打铁,将两位宗教领袖请到莫斯科郊外的官邸促膝长谈。普京表示,国家将为东正教的统一和复兴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两位宗教领袖被总统的热忱所打动,当场表态,要竭尽所能,尽快实现两个教派的合并。经过长达三年的努力,2007年5月17日,俄罗斯东正教本土派与海外派的合并仪式在莫斯科耶稣救世主大教堂举行,两派长达90年的分裂局面宣告结束。普京出席了两派合并仪式,见证了东正教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2008年12月9日,身为总理的普京与梅德韦杰夫总统出席了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的葬礼。

投桃报李,东正教在内政外交方面全力支持普京的决策,成为普京执政的重要支柱。1999年9月,丧心病狂的恐怖分子在莫斯科等地发动袭击,数以百计的平民在爆炸中丧生,恐怖分子的血腥手段遭到全俄东正教会的强烈谴责。教会对政府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表示全力支持,并发出号召,鼓励青年教徒参军,教会甚至派遣神职人员奔赴车臣战场,与恐怖分子作战。普京的第二届总统任期即将届满之时,宣布支持梅德韦杰夫竞选下届总统,这一决定也得到了全俄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的支持。在外交领域,教会支持政府,坚决反对北约东扩,捍卫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除了发挥教会的作用,年轻人是普京重振民族精神的另一个立足点。2004年年底,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反对派赢得了总统大选。其中,乌克兰的年轻人在反对派的胜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短信、电子邮件、网络帖子来为反对派造势,数以万计的年轻人被鼓动起来,聚集在首都基辅的独立广场上,高呼支持反对派的口号……事后证实,这些年轻人属于一个名为“波拉”(俄语意为“是时候了”)的组织。这个组织在西方势力的支持下充当了反对派的急先锋。

普京认识到争取年轻人的支持对于维护政局稳定和实现国家复兴是至关重要的。重建国民的精神信仰,首先要从年轻人入手。他提出“不能让颜色革命控制年轻人的大脑!”要组建“青年近卫军”,打一场21世纪的“莫斯科保卫战”。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弗拉季斯拉夫·苏尔科夫临危受命,同反对派和西方势力争夺年轻人的思想阵地。

苏尔科夫是普京的重要谋士,被视为俄罗斯当前政治体系——中央集权、可控民主等的设计者,正是他提出了“主权民主”的概念。苏尔科夫先后辅佐了叶利钦、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三任总统。“在那些帮助叶利钦认识到应和平移交权力的人中,我算一个;在那些帮助普京稳定政治体系的人中,我算一个;在那些帮助总统梅德韦杰夫施行自由化政治体系的人中,我也算一个。”苏尔科夫如是说。

苏尔科夫的发迹可谓平步青云,富有传奇色彩。他曾服务于梅纳切普银行,由于他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梅纳切普名声大噪,年仅30岁的苏尔科夫就进入了梅纳切普集团的决策层,成为董事会成员。1997年,苏尔科夫应阿尔法集团老板弗里德曼的邀请,担任阿尔法银行第一副总裁。两年后,在弗里德曼的推荐下,苏尔科夫进入了克里姆林宫,担任总统办公厅主任的顾问,后来又担任了总统办公厅副主任,步入俄罗斯政坛。在他原来的老板霍多尔科夫斯基身陷囹圄的时候,苏尔科夫却奇迹般地步步高升,真是世事无常!作为叶利钦、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的“三朝元老”,苏尔科夫在克里姆林宫可谓举足轻重,被人看做普京与梅德韦杰夫之后的“三号人物”。

接受普京的委托后,苏尔科夫迅速组建了亲政权的青年人组织——“纳什”(俄语意为“我们的”),全称为“青年民主反法西斯运动‘纳什’”。纳什的主要成员是以大学生等青年知识分子为主的年轻人。“纳什”强调绝对忠于普京,协助普京反对“由自由主义分子、法西斯分子、亲西方的政客、极端民族主义者和恐怖分子组成的非天然联盟”,捍卫俄罗斯国家主权和安全,使之免受“外国统治”、“橙色革命”和“美国入侵”的威胁。苏尔科夫为“纳什”制定的战略任务就是“不允许俄罗斯发生乌克兰式的政权更迭”。

“当今,美国和恐怖分子两面夹击,试图控制欧亚大陆乃至整个世界,对俄罗斯虎视眈眈。我们这一代当效仿60年前的祖辈,以捍卫国家主权为己任。”“凡是普京的敌人就是法西斯主义者,凡是反对现政权的人就是祖国的敌人,必须与之斗争”。

——“纳什”宣言

有一首“纳什”成员喜欢的说唱乐这样唱道:

“当我们的国家毁于一旦,

他们嘲笑我们。

我们的父母失去了一生的积蓄,

没有退休金,

没有未来。

但是,现在我们重新站起来了,

现在,我们要行动。

我们将会更加坚强,

因为我们的祖辈曾经在战时流血牺牲保卫祖国……”

“纳什”激发了年轻人的爱国主义和参政热情,使他们成为普京政权的有力支持者和重振国民士气中的活跃力量。“纳什”成立后,做了大量社会工作,例如提倡族群和谐、反对光头党、鼓励青年参军、济弱扶贫等,提倡禁酒禁烟并反对堕胎和避孕。在很多城市里都组建了“纳什”巡逻队,协助政府维持社会治安;“纳什”还在大街上建立维权服务点,向老百姓传授法律知识……

他们举行集会,抗议英国大使参加俄罗斯反对派的聚会,抗议爱沙尼亚拆除首都的苏联红军战士雕像,在网站上公布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反对派名单,起诉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指控其抹黑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索赔3亿卢布。2008年3月3日,俄罗斯总统大选结果揭晓,3000多名“纳什”成员在美国大使馆门前集会,警告美国人不要干预俄罗斯内政。

不过,由于年轻人不可避免的激情和冲动,“纳什”也表现出一些政治上不成熟的地方和过火行为。例如,骚扰英国大使,企图在新闻发布会上袭击爱沙尼亚大使,为了响应普京鼓励生育的号召,在夏令营中搞速配结婚等。所以,苏尔科夫当初设想的“在2008年总统大选前让‘纳什’走向政治上的成熟,成为政党”的目标并未实现。

不过,作为普京的青年近卫军和新“莫斯科保卫战”的突击队,“纳什”发挥了它的作用。在捍卫俄罗斯国家主权和尊严,鼓舞国民斗志,反对西方势力干扰俄罗斯内政和破坏俄罗斯政局稳定的事业中,“纳什”写下了鲜艳的一笔。

“三朝元老”的归宿:2011年12月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后,在反对派掀起的抗议选举结果的浪潮中,苏尔科夫由总统办公厅副主任调任政府副总理。有人认为苏尔科夫是明升暗降,被赶出了克里姆林宫权力核心,因为普京要平息反对派的怨气,而苏尔科夫倡导的中央集权、可控民主正是反对派火力的焦点。普京以此来表明自己推动政治改革的决心,苏尔科夫不幸地充当了替罪羊。

苏尔科夫似乎也感到委屈,在接受采访时,针对他为何离开克里姆林宫的问题,苏尔科夫套用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领袖乔治·丹敦被处死前的名言——“革命会吞噬它的孩子,就像萨图尔(罗马神话中的农业神)一样。”苏尔科夫说:“稳定会吞噬它的孩子”,“对于勇敢的新世界,我过于臭名昭著。”他为普京设计了稳定的政治体系,现在却被这个体系拖下水,在反对声中被淹没了。

“普京大帝”

当普京还在圣彼得堡工作时,办公室里的列宁画像被摘走后,大多数人选择了叶利钦的画像作为替代,但普京却选择了彼得大帝——这位以铁腕手段推动改革,带领俄罗斯走向强盛的著名沙皇。普京的选择体现出他对彼得大帝的深刻理解和深思熟虑——工作人员为他找到了两张彼得大帝的画像,一张是年轻的彼得,佩戴肩章,相貌英俊,充满了朝气;另一张是老年的彼得,当时他正在殚精竭虑地推动改革,画面上的彼得神情忧郁,心事重重。显然,普京敬佩彼得大帝这样雄心勃勃的政治强人,同时也深谙带领一个野蛮、落后的国家走向文明和强大的艰辛。

当时的普京或许有成为彼得大帝的梦想,但他的舞台看上去就是圣彼得堡这座彼得大帝为当时的俄国建立的新都。普京不会想到,有一天他可以从事与这位伟大的沙皇相同的事业,带领陷入泥潭的俄罗斯走向复兴,重新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普京的父亲——他在普京被任命为总理前一周去世,普京的母亲在1989年去世——生前曾对人说:“看吧,我的儿子会成为沙皇!”老人家一语成谶,普京果然当上了相当于沙皇的总统,而且他的权力并不比沙皇小。

1993年,叶利钦在武装镇压了议会的反抗之后,通过修改宪法建立了“超级总统制”。总统的权力凌驾于议会、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党派之上,集内政、外交、行政和立法大权于一身,几乎不受任何权力的制约。连宪法的起草者都感慨:俄罗斯总统拥有巨大的权力,“他是沙皇、总书记和总统的混合物”。

叶利钦创立的“超级总统制”被普京继承下来,进而又传给了他的继承者。俄罗斯总统就是无冕沙皇,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在维护强有力总统政权这一点上立场完全一致。2007年9月14日,普京在索契会见“瓦尔代”论坛代表时强调:俄罗斯需要的是强有力的总统政权。在一个弱势总统政权中不可能出现强大的俄罗斯。

梅德韦杰夫当选为总统后,接受来自八国集团各国记者的采访时指出:俄罗斯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人,“为了保持统一,在未来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俄罗斯必须保持总统制”。2008年11月21日,俄罗斯国家杜马批准了梅德韦杰夫将俄总统任期从4年延长至6年的提议。延长总统任期让超级总统制政权变得更加强大和稳固。

当年,还是代总统的普京就对采访者直言不讳地说:“从一开始,俄罗斯就是超集权国家。其实这已经写到俄罗斯的遗传密码里,俄罗斯的传统与俄罗斯人民的思维模式都有这种影响留下的烙印。”俄罗斯人自己也不避讳这一点,在叶利钦的时代,他们已经见识过自由选举、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多党制这些把戏,有人玩弄这些花招,把人民当猴耍。留给俄罗斯人的除了贫困和不安,什么都没有。现在人民厌倦了,也受够了,他们很自然地回归自己悠久的历史传统,直面根深蒂固的民族心理,接受被潜在的文化基因决定了的政治模式。

民意调查显示,在俄罗斯,大约41%的“传统派”受调者认为,“家长制更适合于俄罗斯”,约33%的“中间阶层”受调者中大多数人的想法“与传统派更为接近”。另有不少受调者认为,“俄罗斯人更适合接受强权统治”,“多数俄罗斯人并不反对普京加强垂直权力和整顿媒体的想法”。

连西方的舆论都不得不承认,“俄罗斯人并不怀念叶利钦时期以混乱、衰退和威望丧失为标志的伪民主。他们欢迎普京对秩序的追求以及为增强民族自豪感所作的努力”。“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大破坏之后,许多俄罗斯人对民主产生了怀疑”,“将近一半的受访者愿意为获得物质上的安乐而牺牲自由和人权”,认为“在俄罗斯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当中,‘强化民主和言论自由’只能排在第8位,远远落在‘发展工业’等目标的后面”。

俄罗斯崇拜政治强人,喜欢强者带给他们的秩序、安全和受保护的感觉。正如叶利钦所说,“普京让人们体验到了国家保障的个人安全。人们相信他,相信他能保护他们。这就是他受欢迎程度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人称普京为“21世纪的彼得大帝”,后来索性称他为“普京大帝”。在俄罗斯几百年的历史上,荣膺大帝称号的只有三个人——伊凡四世(伊凡大帝)、彼得一世(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

普京当选为总统后,马上着手加强中央集权,让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总统”、“沙皇”。2000年5月,刚刚就任总统的普京发布总统令,宣布在俄罗斯89个联邦主体的基础上建立七大联邦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联邦区、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西北联邦区、以顿河罗斯托夫为中心的北高加索联邦区(后更名为南方联邦区)、以下诺夫哥罗德为中心的伏尔加联邦区、以叶卡捷琳堡为中心的乌拉尔联邦区、以新西伯利亚为中心的西伯利亚联邦区、以哈巴罗夫斯克为中心的远东联邦区。2010年1月19日,南方联邦区一分为二——南方联邦区以顿河罗斯托夫为中心,北高加索联邦区以五山城为中心。联邦主体几经更迭后,减少为83个。

俄罗斯联邦主体包括21个共和国、9个边疆区、46个州、2个联邦直辖市(自治市)、1个自治州、4个自治区。以下是各联邦区及其所辖的联邦主体:

联邦区 行政中心 联邦主体

中央联邦区 莫斯科 18个联邦主体:奥廖尔州、别尔哥罗德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尔州、卡卢加州、科斯特罗马州、库尔斯克州、利佩茨克洲、莫斯科自治市、莫斯科州、梁赞州、斯摩棱斯克州、坦波夫州、特维尔州、 图拉州、沃罗涅日州、雅罗斯拉夫尔州、伊万诺沃州

南方联邦区 顿河罗斯托夫 6个联邦主体:阿迪格共和国、阿斯特拉罕州、伏尔加格勒州、卡尔梅克共和国、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罗斯托夫州

西北联邦区 圣彼得堡 11个联邦主体:阿尔汉格尔斯克州、涅涅茨自治区、加里宁格勒州、卡累利阿共和国、科米共和国、摩尔曼斯克州、诺夫哥罗德州、普斯科夫州、圣彼得堡自治市、列宁格勒州、沃洛格达州

远东联邦区 哈巴罗夫斯克 9个联邦主体:阿穆尔州、楚科奇自治区、堪察加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马加丹州、滨海边疆区、萨哈共和国、萨哈林州、犹太自治州

西伯利亚联邦区 新西伯利亚 12个联邦主体:阿尔泰共和国、阿尔泰边疆区、布里亚特共和国、外贝加尔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哈卡斯共和国、克麦罗沃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托木斯克州、图瓦共和国

乌拉尔联邦区 叶卡捷琳堡 6个联邦主体:库尔干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秋明州、汉特-曼西自治区、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车里雅宾斯克州

伏尔加联邦区 下诺夫哥罗德 14个联邦主体: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楚瓦什共和国、基洛夫州、马里埃尔共和国、莫尔多瓦共和国、下诺夫哥罗德州、奥伦堡州、奔萨州、彼尔姆边疆区、萨马拉州、萨拉托夫州、鞑靼斯坦共和国、乌德穆尔特共和国、乌里扬诺夫斯克州

北高加索联邦区 五山城 7个联邦主体:达吉斯坦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车臣共和国

各联邦区由总统任命的全权代表负责管理,直接对普京负责。全权代表的任务是确保总统制定的各项政策的实施,对联邦主体执行宪法、联邦法律和联邦最高决策的情况进行监督。这一举措的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领导,强化联邦中央的权威和对各联邦主体的控制力,确保政令畅通,结束联邦主体各自为政,地方行政长官无法无天的混乱局面。

在叶利钦时代,地方首长飞扬跋扈,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滨海边疆区行政长官叶夫根尼·纳兹德拉坚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自认为滨海边疆区天高皇帝远,自己就是当地的土皇帝,根本不把联邦中央和叶利钦放在眼里,公然地跟叶利钦分庭抗礼。叶利钦多次想扳倒纳兹德拉坚科,都未能如愿。直到普京上台后,借滨海边疆区的能源危机,在撤换政府能源部长职务的同时,顺带着将纳兹德拉坚科拉下了马。面对普京如日中天的威望,纳兹德拉坚科只好按照他的要求辞职,别无选择。

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总统拉希莫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建立了一支四万人的警察部队,俨然是他的私人武装,只听命于他个人。共和国的检察官和法官均由他一手提拔,连驻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的联邦安全局分局都服从他的指挥,媒体也掌握在他的手里。国内的反对派只好到临近地区出版自己的报纸。

地方分离主义倾向愈演愈烈,如果不加以节制,俄罗斯联邦就有分崩离析的危险。各联邦主体为了维护地方的利益,想方设法地拦截应当上缴联邦中央财政的收入,又不遗余力地争取联邦中央的补贴和投资。为了保护地方本地企业,使之免受其他地方企业的竞争,各联邦主体之间构筑起贸易壁垒,割据本地市场。普京建立联邦区的举措不论从经济上还是从政治上,都是必要的,适应了俄罗斯国内形势的迫切需要。

建立联邦区是普京为强化中央权威迈出的第一步,紧接着,他着手清理各联邦主体制定的与联邦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法律文件。叶利钦执政期间,由于中央权威弱化,各联邦主体肆无忌惮地挑战中央权威,出台了大量与联邦宪法和法律抵触的法律文件。个别联邦主体气焰嚣张,公然奉行地方法律至上的原则。达吉斯坦共和国宪法规定,如果联邦法律损害了达吉斯坦共和国主权利益,可以终止联邦法律的执行;印古什共和国宪法规定,联邦法律只有在与印古什共和国法律不相抵触的情况下,在该联邦主体境内才有效力。这种做法是对中央权威的公然挑衅。

普京正式就任俄罗斯总统的第二个月——2000年6月,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就作出判决,废除阿尔泰共和国宪法中宣示主权的条款,强调俄罗斯宪法不承认任何其他主权载体和权力来源。阿迪格、印古什、巴什科尔托斯坦、科米、北奥塞梯、鞑靼斯坦等联邦主体宪法中与联邦宪法相抵触的条款也相继被废除。联邦中央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联邦总统有权将联邦主体制定的违反联邦宪法和法律的法律文件提交有关法院审理,并有权解除违反联邦宪法和法律的地方行政长官的职务,国家杜马可以根据总统的提议解散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地方立法机关。至此,普京迈出了加强中央权威、统一法律空间的第二步。

在此基础上,普京对俄罗斯议会上院——联邦委员会进行了改组,目的是削弱地方诸侯的影响力,遏制其离心倾向。当初,叶利钦组建联邦委员会的目的是利用其制衡由以俄共为代表的反对派控制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可是事与愿违,联邦委员会组建后,反而让叶利钦多出很多麻烦。联邦委员会由地方行政长官和立法机关领导人组成。那些地方诸侯有了联邦委员会这个平台,扩大了自己的政治影响,可以经常性地彼此协调立场,集体与联邦中央和总统抗衡。而且,作为联邦委员会成员,他们拥有议员豁免权,这成了地方诸侯的护身符。

当初,为了制衡滨海边疆区行政长官叶夫根尼·纳兹德拉坚科,叶利钦任命了总统代表,对纳兹德拉坚科进行监督,分割他的权力。这一举措激起了联邦委员会中所有联邦主体行政长官的反对,他们认为叶利钦不过是杀一儆百,在试探各联邦主体的反应。联邦委员会以113票赞成、1票弃权通过了《致叶利钦总体的呼吁书》,反对叶利钦控制民选地方行政长官的企图。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俄罗斯金融系统造成沉重打击,进而引发了政治和经济危机,40多位地方诸侯公然反对叶利钦参加2000年总统选举。在地方诸侯和国家杜马反对派的联合进攻下,叶利钦被迫公开表态,不再谋求连任。

正是看到了地方诸侯盘踞联邦委员会的诸多弊端,普京下定决心要把这些尾大不掉的地方诸侯赶出莫斯科。普京提出,地方行政长官应当更多地考虑本地民众的利益,将精力放在发展地方经济、改善民生上面,而不应该长期待在莫斯科。他提交的《联邦委员会组成法》修正案规定:联邦委员会应当由各联邦主体的代表组成,代表由联邦主体行政首脑任命并经立法机关批准。这样一来,地方诸侯就被赶出了莫斯科,他们的影响力局限于本地方,失去了沟通立场的平台和议员豁免权的护身符。进入联邦委员会的代表虽然也是各地行政首脑任命的,但他们比起位高权重的地方诸侯来,地位和影响力要弱得多,无力与中央抗衡。

但这一法案遭到了联邦委员会的集体抵制。言辞最为激烈的是托木斯克州州长马尔采夫。他在会场一边敲打着桌子一边挥舞着《俄罗斯宪法》,高喊:“我是根据宪法赋予的权利占据这个位置的!”联邦委员会以129票反对、13票赞成否决了修正案。根据俄罗斯法律,国家杜马可以以2/3多数推翻联邦委员会的决议,使法律修正案生效。但普京深谙政治斗争中的妥协艺术,他不想激化与联邦委员会的矛盾,导致中央与地方公开对峙。国家杜马与联邦委员会组成了协商委员会,对修正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后的修正案终于在联邦委员会以119票赞成、19票反对获得通过。大部分地方领导人并不想跟拥有崇高威望的普京抗衡,他们只是想体面地走出联邦委员会,不想被人看成是被踢出来的。深谙他们心理的普京为了更好地安抚地方诸侯,于2000年9月1日成立了由他本人担任主席的国务委员会,国务委员会的成员是各联邦主体的行政长官。这是总统的咨询机构,负责协助总统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发生后,普京召开会议,与会的不仅有总统办公厅和政府组成人员,还有各联邦主体的首脑、总检察长、中央银行行长、俄罗斯科学院院长。普京发表讲话,“为了保障国家政权的统一和联邦制的持续发展,联邦及其各个主体共同参与俄罗斯各地区的权力执行机关的组建是非常必要的。我提议,俄罗斯各联邦主体的高级官员由各地立法会议根据国家元首的提名选举产生”;“为了加强国家的政治体系,有必要实行国家杜马的比例选举制”。

俄宪法规定:“国家杜马由450名代表组成”,“每4年选举一次”。俄国家杜马选举法规定,国家杜马的225名代表在全联邦选举中按党派原则产生,得票率5%以上的政党才能进入国家杜马,并按得票率分配议席。国家杜马另225名代表则在“单席位”选区的选举中由多数票产生,即在全国设立225个选区,每个选区产生一名代表。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从2007年第五届国家杜马开始,不再设“单席位”选区,全部国家杜马代表都由政党比例原则产生,即在全国范围内由各政党提出候选人名单,选民投票给政党,政党根据得票率分配议席,政党进入国家杜马的得票率提高到7%,并且不允许政党组建选举联盟联合提出候选人名单。2008年,俄罗斯修改宪法,将国家杜马的任期由4年延长为5年。

联邦主体的首脑由总统提名和国家杜马实行比例选举制,是普京为加强中央权威采取的新举措。统一俄罗斯党在2003年的国家杜马选举中已经成为议会第一大党派,实行比例选举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政权党在议会中的优势,便于普京掌控议会,形成立法机关和权力执行机关密切协作的局面。

普京的倡议引起一些政治家和媒体的批判。鲍里斯·涅姆佐夫说:“对州长实行任命必将引起腐败泛滥,因为这种任命不可能是大公无私的”;《新报》在两个大字“倒退”后面写到:“1933年,希特勒利用联邦议会纵火案建立了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一党专制。1934年,斯大林利用莫名其妙的基洛夫遇刺案肆意进行大屠杀,最终建立了个人独裁和个人崇拜的制度。2004年,普京利用造成别斯兰几百名人质——其中大多数为儿童丧生的一场混战,结束了俄罗斯建立民主制度的历史性试验。”

国外的媒体也在煽风点火,英国《金融时报》称:“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提着电锯登场,决心斩断俄罗斯民主制度脆弱的萌芽。他企图利用别斯兰的屠杀来为克里姆林宫谋取新的权力”;美国《纽约时报》说:“在极为严重的危机面前,弗拉基米尔·普京受最阴险本能的驱使开始行动了。他把别斯兰悲剧当成了扼杀叶利钦时期民主参与的借口。”

对于舆论的鼓噪,普京充耳不闻,他的提议被具体化为法律草案,在国家杜马获得通过。经过长期的努力,俄罗斯的国家权威终于重新建立起来。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保护着俄罗斯人的安全,并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和富强,恢复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尊严和地位。

在普京当政期间,“西罗维基”(俄语意为“强力集团”)的崛起成为俄罗斯政坛上的一道独特风景。出身强力部门——克格勃、军队等组织的人迅速进入政界和商界,成为俄罗斯的社会精英。有人统计过,在2003年的时候,俄罗斯政权最高层的组成人员中,“西罗维基”集团的人高达近60%。这个集团“成员性质单一、非常团结……对普京高度忠诚,很少有人贪污”。“西罗维基”成为普京政权的重要支柱。苏联解体后,这些人曾经非常落魄,遭到社会的排斥,同僚普京执政后,他们终于找回了丧失的尊严,“团结起来,支持普京”成为这些人共同的心愿。可以说,是普京唤醒了沉睡的“西罗维基”,让这头垂头丧气的雄狮恢复了昔日的雄风。

普京加强国家权威和控制力的另一个途径是由国家来掌控大型企业,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等战略资源。他直接任命自己信得过的人担任国有大型企业的领导,加强对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企业的控制。梅德韦杰夫曾经担任过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总裁;伊戈尔·谢钦曾经担任过“俄罗斯石油”公司的总裁;丘拜斯掌控了国有“统一电力公司”;库德林是“俄罗斯钻石”和外贸银行的董事会主席。这些人都是或者曾经是总统办公厅和政府中的高官,另外,俄航、安泰导弹、石油运输公司、储蓄银行等大企业也都由在总统办公厅任副职的人掌握。所以,有人说“由近十名官员组成的一个小型团体控制了当前俄经济的40%,他们都与普京的政治机器紧紧捆绑在一起”。为了拯救处于动荡和崩溃中的俄罗斯,普京采取直接而有力的方式来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是必要的,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不需要过多地求全责备。

至2008年初,普京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即将届满之时,国家已经掌握了俄罗斯能源产量的50%和石油产量的67%。仅由国家控股的天然气工业公司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就掌握了全俄罗斯石油产量的1/3和天然气生产的90%。俄罗斯政府在能源、军工、飞机制造、重型机械、汽车制造、核能、矿业开采、海洋运输、航空运输、银行、造船等几乎每个重要战略领域都建立起了大型国有控股公司,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主导作用。这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扩大投资、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国防预算奠定了基础。

双头鹰的眼神

俄罗斯的国徽是“双头鹰”。双头鹰本来是罗曼诺夫王朝的王室象征,鹰的两个头分别注视着东西方。最早在伊凡三世,直到十月革命之前,双头鹰一直都是俄罗斯的国徽,十月革命后被取消。苏联解体后,双头鹰再次成为俄罗斯的象征,并和俄罗斯的外交战略存在微妙的联系——兼顾东西方的双头外交。

叶利钦时代,一度奉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方针。1992年1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向世界宣布,俄罗斯的核导弹不再瞄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2月1日,叶利钦与美国总统布什在戴维营举行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会谈,会谈结束后发表了《关于两国新关系的戴维营声明》,宣布俄美两国将建立“友谊与伙伴关系”,“不再视彼此为潜在的敌人”。人们通常将此视为“冷战”正式结束的标志。

不过,叶利钦亲西方的政策并没有换来应有的回报。1992年,西方承诺给予俄罗斯24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但最后只兑现了150亿美元;1993年西方国家又许诺援助430亿美元,但俄罗斯实际上只拿到50亿美元。衰弱的俄罗斯遭到西方国家的蔑视,这更加刺激了俄罗斯人的民族自尊心,促使其外交政策调整方向。

普京刚刚上台不久,美国的官员和学者就纷纷发表自己对俄罗斯的看法:“和安德罗波夫一样,普京也坚信俄罗斯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同时奉行大国外交政策。俄罗斯不应该向戴高乐的法国学习。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穷二白,没有民主,没有改革,甚至连一个能够正常运转的国家都没有,还丧失了军队和外交。对俄罗斯而言,现在应当效法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服从西方的领导”;“应当消除‘俄罗斯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国家’这一冷战思维的惯性。俄罗斯现在处于艰难的时期,她已经陷入了‘弱国’状态,并具备了第三世界国家全部的典型特征。俄罗斯不可能在近十年或者几十年中实现复苏。”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俄罗斯的外交战略重新回到了东西方兼顾的“双头鹰”轨道上来。如今,这只“双头鹰”盯着东西方主要国家的眼神截然不同。望向美国的眼睛是冷漠的、充满戒备之心;望向中国的眼神则是柔和的,充满了期待。本节,我们将回顾俄美和俄中关系的发展历程,观察普京驾驭的“双头鹰”是以怎样的姿态翱翔于万里长空。

2000年,刚刚上台的普京就断然拒绝了美国实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和修改《反弹道导弹条约》(ABM)的要求。不过,普京深谙国家与国家之间妥协的艺术,他表示愿意“牺牲”俄在东北亚的战略利益,与美国进行有限度的合作,建立一种既有别于美国单独部署的NMD,也有别于美日共建的战区导弹防御计划(TMD)的非战略导弹防御系统,以此让美国找个台阶下。普京这种强硬中不失灵活的外交策略非常高明。

俄美关系一时间搞得很僵。布什上台后,马上以从事间谍活动为由,将50名俄罗斯外交官驱逐出境,并逮捕了前来访问的俄白联盟秘书博罗金,他是普京刚刚到莫斯科工作时的上司——博罗金是总统事务管理局局长,普京是他的副手。俄罗斯针锋相对,也驱逐了美国的外交官。俄美关系一时剑拔弩张,气氛非常紧张。

在应对北约东扩的问题上,普京别出心裁,他宣布俄罗斯也可以加入北约。“如果北约由军事集团变成与俄美平起平坐的政治组织,俄罗斯入约,何乐而不为?”北约不想把俄罗斯这头北极熊请进门,于是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成立“俄罗斯—北约”理事会,在反恐、军控、防止核扩散、危机处理、海上搜救等问题上与俄罗斯展开平等合作。

为了缓和外交关系,2000年6月,普京与布什举行了会晤。布什直截了当地说:“请您看着我!要是您觉得我想居高临下地对待您,想削弱俄罗斯,那我们就没有谈话的必要了……您应该明白,我对您是否怀有敌意,究竟是想打压俄罗斯,还是想寻找一个可以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上并彼此做交易的朋友和盟友。如果您给出否定的答案,那我们就做一次有趣但简短的谈话,然后一起出去见记者,表现得‘我们刚刚做了一次友好的谈话’。”

普京反问布什:“我像不像一个恶毒地对待美国,不打算跟美国做交易和友好相处的人?”两个人的谈话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开诚布公的基调。会谈结束后,记者问布什:“跟您谈话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布什回答说:“我注视着这个人的眼睛,我能感受到他的内心。我知道,他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我已经邀请他秋天到我的德克萨斯农场做客。”

3个月后,“9·11”恐怖袭击使俄美关系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急剧升温。普京是第一个打电话向布什表示慰问的外国元首。对于美国在阿富汗发动的反恐战争,俄罗斯全力支持,不但向美国提供自己掌握的反恐情报,还为美国飞机开放领空,并允许美国使用中亚的军用机场,让美军进驻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俄美两国的关系进入了一段蜜月期。连美国退出《反导条约》,为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扫清障碍,都得到了普京的默认。

北约的第二轮东扩也得到了俄罗斯的默许,普京只是在口头上表示反对,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他告诫说:北约扩张过快,“就会丧失决策和行动能力,变成闯入一批穷光蛋的富人俱乐部”。俄罗斯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题为《北约变华约》的文章,“算一算,经1999年和2004年两轮东扩,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以及苏联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今天的北约竟有10个成员是从前苏联集团挖来的!”

不过,蜜月总是非常短暂的。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让俄美再度分道扬镳。美国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入侵伊拉克,遭到普京的强烈反对。普京不点名地批评美国,“我们的威胁并未减退。相反,它们正在慢慢转变,披上一层面纱——而新形成的威胁要在世界建立一个与纳粹德国无异——草菅人命、刚愎自用、集权独裁的政权。”

美国向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独联体国家进行渗透,支持独联体国家的反对派发动“颜色革命”,建立亲美政权,进一步扩大了俄美之间的裂痕。

“颜色革命”是因独联体国家的反对派在游行示威的时候佩戴与该国生产的鲜花相同的标志而得名。例如,2003年11月,格鲁吉亚反对派声称议会选举中存在舞弊行为,号召支持者走上街头抗议,要求总统谢瓦尔德纳泽下台,因格鲁吉亚生产玫瑰,被称为“玫瑰革命”;2004年年底,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是因为该国盛产橙色栗子花而得名;2005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爆发“郁金香革命”,也被称为“橙色革命”,因为该国生产柠檬色的迎春花和郁金香。

2006年7月,在圣彼得堡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上,普京与布什举行完首脑会晤后共同接受记者的采访。布什以“民主传教士”的口吻讲经布道,“我对普京总统说了我们的想法,希望推动一些国家在制度上有所改变,就像伊拉克那样。现在伊拉克有新闻自由和宗教自由,我们美国许多人希望俄罗斯可以做同样的改变。”

普京当即打断布什的讲话,反驳道:“我可以非常坦诚地告诉你,我们肯定不想要伊拉克那样的民主。”

布什被普京毫不留情的反击弄得十分尴尬,讪讪地说:“我们走着瞧。”

普京一点面子都不给这位老朋友留,继续反驳说:“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我们的国家,我们坚信如果没有民主我们的国家就不会强大,但我们要走自己的路。我们俄罗斯绝不会参加任何十字军东征,或者任何神圣同盟!”

2007年,当美国决定在中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时,普京直截了当地表示,俄即将部署的“伊斯坎德尔—M”战役战术导弹是对美国在中东欧部署反导系统的回应,以“保持全球战略平衡”。

从2009年开始,美国高调宣布要“重返亚洲”。身为总理的普京马上作出反应,强调俄罗斯不会对亚洲事务“坐视不管”。俄罗斯在东部地区展开了一连串的军事行动——2010年1月,俄第五代战机T—50在俄东部边境的共青城首飞成功,新型战机的假想作战对象正是美国的F—22战机;同年6月,俄军在远东地区举行了苏联解体以来规模最大的“东方—2010”军事演习,来自陆军的4个军区、海军的3个舰队和航空兵部队的2万多名军人参加了这次演习;10月,号称能够“穿透任何导弹防御体系”的“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从核潜艇上发射成功,击中了俄远东地区堪察加半岛上的目标。

2010年12月13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宣布,“未来10年,我们将为重新装备军队的计划拨出大笔资金。这个数字大得吓人——20万亿卢布(折合6500亿美元)……以实现军队现代化”。正如普京所说,这个庞大的数字震惊了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

2012年2月20日出版的《俄罗斯报》上刊载了普京的文章,未来十年的时间里,俄罗斯军队将进行大规模的装备更新,具备突破美国反导系统的能力,以保持全球战略平衡。未来10年,俄军队除了装备400多枚现代化陆基和海基洲际弹道导弹外,还将拥有8艘战略导弹潜艇、20艘多功能潜艇、50多艘舰艇、100个军用航天器、包括第五代战斗机在内的600多架现代化飞机、1000多架直升机以及足够装备28个团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38个营的“勇士”防空导弹系统和10个旅的“伊斯坎德尔-M”导弹系统,还有2300多辆现代化坦克、约2000门自行火炮、1.7万多辆军用汽车。到2020年,俄军新型武器装备的比例要超过70%,而且未来俄军的装备要比潜在对手的同类装备“看得更远、射得更准、反应更快”。这个庞大的计划将耗资23万亿卢布(7730亿美元),超出了此前的20万亿卢布。

普京是一名军人,有16年的克格勃服役的经历。这使他对军队和安全部门等强力机构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军事活动抱有浓厚的兴趣,也为自己出色的军事技能而自豪。早在2000年3月,还是代总统的普京就以副驾驶的身份,乘坐一架“苏—27”战斗机飞抵车臣首都格罗兹尼,为俄罗斯伞兵颁发奖章。

2005年8月16日,普京乘坐一架“图—160”战略轰炸机,从莫斯科起飞,历时5小时,飞行约5000公里,抵达北极的柯尔斯基半岛。在飞行过程中,普京和飞行员共同完成了超音速飞行、发射巡航导弹等一系列演习科目。登机前,不怀好意的记者问“图—160”的总设计师,“去年一架‘图—160’坠毁,原因确定了吗?”总设计师倏然变色,普京淡然一笑,便登上了飞机。事后,普京高兴地告诉人们:“这种飞行对我来说是第一次,但却是非常有趣和非常有益的”,“此次飞行并不十分冒险”。但人们从飞行员的口中得知,在飞行途中,控制器发生了故障,所有的人都非常紧张,普京却显得很平静。要知道,普京可是特工出身,习惯于不动声色。

2010年8月10日,莫斯科郊外发生森林大火,总理普京亲自驾驶“别—200”水陆两栖飞机救火,扮演了一次消防队员。他这种彪悍的勇士形象,为他赚得了不少形象分。

普京对潜艇也很感兴趣。2000年4月5日,刚刚当选总统的普京参加了北方舰队在巴伦支海水域举行的演习。他乘坐“卡累利亚”号核潜艇出海,现场观看了潜艇发射弹道导弹的过程。他还在这艘核潜艇上过了夜,尊重水兵们的传统喝了海水,被官兵们授予“荣誉艇员”的称号;2004年2月,普京乘坐“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战略核潜艇参加海军演习;2009年8月,总理普京又乘坐“和平”号深水潜水器潜入了贝加尔湖的湖底。

伊朗核问题成为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角力的焦点。俄罗斯与伊朗关系密切,曾与伊朗开展核研究领域的合作,伊朗是俄罗斯牵制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重要筹码。所以,普京坚决反对伊朗实施进一步的制裁,包括军事打击。普京称,如果美国轴心对伊朗动武,俄罗斯将采取报复措施。一贯强势的普京不惜把美国比作邪恶轴心,以武力威胁维护自己的伙伴。

近年来,“阿拉伯之春”席卷了多个国家,并呈全世界蔓延趋势,这些国家的政权纷纷倒台,亲西方的反对派上台掌权。在西亚、北非的动荡中,俄美之间同样针锋相对。2011年3月21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对联合国授权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的决议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在视察一家生产导弹的工厂时,普京对工人们说:“它(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让我想起了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普京列举了美国对前南联盟、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军事干预行动,“现在轮到了利比亚”,“所有这些行动都是打着保护平民的幌子。哪有什么道理?哪有什么良心?”普京还指责美国谋杀了卡扎菲。他自问自答:“谁干的?包括美国飞机在内的无人机攻击了他的车队,然后那些原本不应在现场的特种部队士兵使用无线电通信,叫来了反对派和武装人员,在没有法庭审理和调查的情况下杀死了他。”

电视上播出的卡扎菲死前最后几分钟的画面以及尸体照片让普京感到“厌恶”。“卡扎菲的家人几乎全部被杀,他的尸体照片在全球电视台大肆播放,人们观看时不可能不厌恶,”普京说,“我们看到了一个浑身是血、奄奄一息的人,他就这样被干掉了。”

继利比亚战争之后,叙利亚局势急剧恶化。普京警告说:“埃及至今未结束动乱。还有一些人企图改变叙利亚。这对我们来说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叙利亚离俄罗斯很近。”俄罗斯以实际行动支持叙利亚反对西方干涉。俄军最新型的T-90主战坦克被运到了叙利亚,2011年底,俄罗斯唯一的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号抵达叙利亚海域,显示俄罗斯的决心。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和中国投了否决票,决议未获通过。这是继2011年10月4日中俄共同否决涉叙决议草案后,安理会有关叙利亚决议草案再次未能获得通过。

随着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俄美之间的交锋还将继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内,普京的强硬立场不会改变,中俄之间并肩作战,与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的斗争还将延续一段时间。对于中国来说,在这场斗争中没有退缩的余地。美国显然希望“阿拉伯之春”也能进入中国和俄罗斯。制造社会动荡,阻挠中国的崛起,是美国的的夙愿。中俄之间由于共同的战略利益走到了一起,除了相互支持、同仇敌忾,似乎别无选择。

2012年2月4日,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安全会议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与美国参议员麦凯恩针锋相对。麦凯恩挑衅性地声称:“阿拉伯之春”正在走向中国。张志军当场反驳道:一些人设想“阿拉伯之春”在中国发生,“那只是幻想”,过去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中国政府的政策获得了绝大多数人民的支持。据西方机构的一项民意调查,在民众对政府满意度方面,中国政府以超过70%的得票率高居第一。过去100多年前,中国遭到了西方国家的侵略和压迫,中国人民最厌恶别人说教。今天,我们生活在地球村,但基本原则不能放弃,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

普京上台后,继续执行叶利钦制定的对华友好的方针。2000年7月,普京将俄罗斯对台湾问题的“四不”承诺修改为“五不”,即在“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不接受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立场;反对台湾加入联合国和其他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不向台湾出售武器”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允许外部势力对解决台湾问题加以干涉”。2001年6月建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成为中俄之间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2001年7月,《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签署;中俄之间长达4300公里的边界线全部确定;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792.5亿美元,2015年中俄双边贸易要达到一千亿美元,2020年要达到两千亿美元的目标。中俄领导人之间互访频繁,在能源、军事技术、航空航天、机器制造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展和走向深入。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中俄在人文领域的合作。继2006年和2007年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之后,两国在2009年和2010年又成功互办“语言年”。2012年和2013年,中俄还将互办“旅游年”。这些活动有利于增加两个大国和人民之间的彼此了解和信任。

2011年10月,普京正式宣布参加下届总统竞选之后,第一次出国访问的目的地就是中国。国务活动之余,他参观了少林寺,并对采访他的记者说:“我观看了少林和尚非常精彩的武术表演。我嫉妒(羡慕)他们,因为我不能像他们那样。在我看来,所有格斗术都或多或少以中国功夫为基础。武术——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

不过,在俄罗斯也有针对中俄关系的杂音,虽然这些声音很微弱,但值得注意。有人声称2020年之前,中俄战争不可避免;还有星相家宣布,远东星相图上出现了很多中国的幼儿园和学校,2040年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将被中国占领。这些荒诞的言论不过是“中国威胁论”的变种,无法阻挡中俄友好合作的大趋势。

2011年普京访华时,俄罗斯国内的媒体就大放厥词,批评普京,抹黑中俄关系。《莫斯科共青团报》声称,“虽然莫斯科把北京当成东方盟友,但中国却在处处让俄罗斯买单,早就在利用俄罗斯来解决中国自己的经济和政治问题”。文章中指责普京在同中国的合作中过多让步,这使中国在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中占了便宜。中国不再大量购买俄罗斯武器,而且把仿制的俄罗斯武器拿到国际市场同俄罗斯相竞争。

但普京的访问本身就为未来的中俄关系定下了基调,他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是两国关系延续良好发展势头的最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