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岁婴儿的进食训练
训练一:
目标:吮吸和吞咽液体。
方法:
引导婴儿模仿口部游戏活动,利用舌头、嘴唇发出一些声音,如“卜卜”声、“啜啜”声等。
用小棒糖鼓励儿童作吮吃行为。
用吸管吹泡泡游戏,从中吹出泡泡来。
将胶管插入杯内,训练者可用手捏壶身,使水由胶管流入婴儿口内,让婴儿知道可从管中吸到水。
工具:小棒糖或吸管、饮料。
注意点:
吸管应不易被婴儿咬扁。
可给饮料加颜色,以增加趣味性。
多用透明吸管。
训练二:
目标:吃半固体食物(如粥类等糊状食物)。
方法:
用布娃娃作示范,训练者以夸大的表情或声音示范,将半固体食物吞咽下去。
训练者与婴儿面对面坐好,示范如何吞下食物,然后对着镜子示范吞下食物。
把盛有半固体食物的调羹放在儿童舌上轻轻按下,然后把调羹拿出来,鼓励婴儿合唇,用上唇把食物从调羹上取下。
工具:布娃娃、镜子、调羹。
注意点:
训练时,婴儿应坐直,最好面对着训练者。
食物应放在视线范围内。
训练时给予适当的口头、视觉、嗅觉及味觉的引导。
训练三:
目标:从父母手中的杯子中喝水。
方法:
用糖点于婴儿上下唇来引导训练婴儿的合唇活动。
玩一些模仿动作的游戏,例如用亲吻来鼓励婴儿做合唇的动作,可给儿童相片、玩具、娃娃以作亲吻对象,也可以鼓励婴儿飞吻别人。
在玩的时候,可唱饮汽水的歌,训练者与婴儿一起模仿饮水的动作,教婴儿学习合唇饮水。
用一些有颜色及有味道的饮品,先给婴儿看看、嗅嗅,然后用调羹放少许于婴儿舌上,让他尝试。在喜欢后才引导他由训练者手持的杯中将饮品饮下。
将杯边放在两唇之间,轻轻将杯子压下使杯边紧贴下唇,提起杯子让水流入婴儿口内,鼓励婴儿吞下口内之水。
工具:大围兜、糖、相片、玩具、饮品、杯、调羹。
注意点:
最初,准备大围兜以备淌口水及液体滴下之需。
在平时多给予机会接触杯子。
常用杯喂婴儿一些喜欢的饮品,若婴儿拒绝用杯时,不要过分强迫婴儿。
开始训练时可用一个细小的杯,如药杯、小量杯,也可用两边有柄的杯。
开始训练时可用一些半固体的食品,以利于控制。
婴儿应坐直来饮水。
2.0-1.5岁婴儿的穿衣训练
训练一:
目标:别人替他穿衣时,能配合动作(如伸出手脚)。
方法:
可用一颜色鲜艳的胶圈作穿圈的游戏,穿时可加上一些有趣的声音,如“du……”、“穿……”等。
在婴儿面前示范为洋娃娃穿衣,着重表现伸手及伸脚、穿衣袖及裤管的动作。
于进食前引导婴儿自行穿上围裙,训练者可将围裙张开让婴儿易于看见两袖口及将手伸入,先用言语指示,若孩子没有主动性的动作,可用手势指示及引导。
将上衣袖子拿近婴儿,鼓励他将手伸进袖内。当他尝试做时,在旁赞美他。若先用口头指示,婴儿无法完成时,可帮助他举起手来,并称赞他。
在穿袜子、鞋子、裤子时,重复以上的作法。
与婴儿玩捉迷藏游戏,鼓励婴儿将手伸入袖内(如:当他手消失在衣服里,然后又伸出手来时,问他:“你的手呢?喔!在这里!”)。
工具:衣服、裤子、围兜、洋娃娃等。
训练二:
目标:自行脱掉鞋子和帽子。
方法:
利用洋娃娃作示范,握着洋娃娃鞋子的鞋跟,将鞋推离脚跟,请婴儿模仿替洋娃娃脱掉鞋子。
首先将鞋子套在婴儿脚趾上,鼓励他脱下鞋子。接着,将鞋子慢慢地穿进他脚上,让他脱下鞋子。
鼓励婴儿帮大人或玩具娃娃脱鞋,用同样方法让他脱下自己穿着的鞋,并赞美他。
假装你无法脱下鞋子,鼓励小孩试试帮你脱鞋,当他成功地完成时,大大赞美一番。
提供机会给婴儿练习,如午睡前让婴儿自己脱掉鞋子(若婴儿未解松鞋带、鞋扣,可以先替他松掉)。起初握着他的手,放在鞋跟位置,然后提示他用手将鞋跟推离脚跟。
在家庭角落中放置各种大小的鞋子,让婴儿在自由时间内学习脱鞋。可以进行脱鞋比赛。
工具:鞋子。
注意点:
初训练时,避免穿着太难脱出的鞋子,可先采用较大、较松的鞋子,使容易脱出。
按情况选择坐在地上或椅上脱鞋。
训练三:
目标:戴帽和脱帽。
方法:
给婴儿一顶帽子,引导他用手将帽子放在头上。
让婴儿照镜子看他自己戴帽的动作,再让婴儿将帽子戴在你的头上,然后脱下。
让婴儿观看你戴帽、脱帽的动作,然后将帽子给他,让他试试看。
利用玩具娃娃来做戴帽和脱帽的动作。
提供多种成人的帽子,如棒球帽、太阳帽、安全帽等,让婴儿练习。
选用比婴儿的头稍大些的帽子,与他玩捉迷藏的游戏。工具:玩具娃娃、镜子、帽子。
3.1.5~3岁幼儿的进食训练
训练一:
目标:不需帮助就能用杯喝水。
方法:
预备活动——提供不同的机会让幼儿练习。如:a。在玩家家时,玩“喝茶”游戏,准备一些玩具,如杯碟、茶壶等,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拿杯喝水的动作。b。可鼓励幼儿“喂”洋娃娃喝水,借此引起幼儿的兴趣。
在初训练时,用一些特别的杯,如剪口杯,使幼儿不必将杯向后倾得太多,同时方便训练者观察幼儿喝水的情况而能及时加以提醒或帮助。
用不同的饮料来吸引幼儿对“喝水”的兴趣。
训练者将杯放在桌上,告诉幼儿“喝橙汁”,用手扶着幼儿的手拿起杯,放近嘴边说:“喝橙汁啦!”训练者用手轻轻地扶着杯,鼓励幼儿仍用双手拿杯喝水,再引导他自己将杯子放在桌子上,慢慢地减少帮助。
幼儿学会以上动作后,渐渐地让他自己多动手,进步时,就及时称赞他。
倒2杯饮料,你喝其中一杯,让幼儿模仿你喝另一杯。
工具:杯子、茶壶、洋娃娃、饮料。
注意点:
练习阶段,先用较重的杯子,当他学会时,才用一般的塑胶杯。
杯子里所装的饮料,要逐渐增多。
所用杯子根据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杯子,如啜口杯(有盖、双耳)、双耳杯(无盖)、单耳杯、直身无耳杯、剪口杯等等。
在喝水时,要避免幼儿的头向后仰。
吞水时要配合呼吸,在喂完一口水时,应稍停,让幼儿有休息机会,而且要留意每次喝的水不能过多,以免呛咳。
预备围裙、手巾等物件来保护衣服。
练习环境要舒适,杯子倒翻等意外事故常有发生,但不要为此而过分责备幼儿,使其产生一些不愉快的体验。
在训练时,幼儿应坐着饮水,同时放一张小桌子在幼儿前面,让幼儿把手放在小桌子上。
训练二:
目标:用一只手拿杯喝水而不弄泻。
方法:
选用有一个把手的杯子。
帮助幼儿以手拿起杯子移向嘴巴,并给他一些鼓励。
在他另一只手上放一个小玩具,使得他仅能用一只手拿住杯子。
用你的手握住他的手,帮助他拿住杯子,然后渐渐拿开你的手。
示范如何轻轻地放下杯子,而不致泼洒出液体的动作给幼儿看。
工具:杯子、饮料。
注意点:
为了避免水泼洒出来,杯中可只先装少许液体。
在开始训练时,训练者可从旁边帮助,当幼儿能力提高后,慢慢地减少帮助,鼓励幼儿自己独立拿杯饮水。
训练三:
目标:用调羹进食而大致保持清洁。
方法:
扶着幼儿的手腕,将已盛有食物的调羹递至口边,口头提示他:“吃饭!”放开扶着幼儿的手,让幼儿自行将汤匙放入口中。
用手轻轻拍幼儿的手腕,口头提示他将已盛有食物的调羹放入口中。
引导幼儿的手将调羹上的食物倾倒在嘴里。
当幼儿吃进调羹中的食物后,用手扶着其手腕,将空调羹递向碗,然后放开手,口头提示:“将调羹放回碗中舀食物。”
工具:碗、调羹。
注意点:
给幼儿的食物应是能固定在调羹上的(煮熟的蛋糊、冰淇淋、苹果酱等)。
4.1.5~3岁幼儿的穿衣训练
训练一:
目标:脱短裤
方法:
训练者教幼儿穿上大橡胶圈及拉出,可与其他幼儿比赛穿呼拉圈(可用自制布套代替)。
音乐与律动配合,教幼儿左右脚跟随音乐轮流穿上及拉出橡胶圈,同时协助他们把橡胶圈由下拉上至大腿的位置,然后再由上拉下。
剪开大背心袋的底部,教幼儿以游戏的方式穿在脚上及拉出脚外。
玩洋娃娃时,示范给洋娃娃脱去裤子的动作,教幼儿替洋娃娃脱裤子。
让幼儿看幻灯或照片(图片),介绍脱裤子的情形以加深印象。
让幼儿坐在椅子上,先替他从裤头除下至膝部,然后引导他自己脱掉裤子,辅助动作逐渐减少,或作口头提示,至自行完成脱短裤(采用连锁法训练,在开始时可面对镜子练习,或两三个幼儿一起做,以互相刺激模仿)。
让幼儿察看大人脱裤子的动作。
当幼儿尝试去做,而且成功地拉下短裤时,给予称赞。
首先,让幼儿从脚趾处脱下短裤,其次让他从膝盖处脱下短裤,然后从臀部脱下短裤,最后,让他独自做完整个脱短裤的动作。
工具:橡胶圈、洋娃娃、裤子。
注意点:
用较宽松的短裤使幼儿易于掌握。
训练时,请注意室温,天气冷时不易训练。
训练二:
目标:拉下及拉上已扣好的拉链
方法:
可利用自制的拉链板作以下程序的训练:a。帮助幼儿按着拉链底部,然后引导幼儿的手去将拉链拉下及拉上;b。教导幼儿自己按着拉链底部,然后引导幼儿将拉链拉下及拉上;c。将拉链板放置于以下角度让幼儿自己拉拉链——45°、90°。
用穿上有拉链衣服的洋娃娃作类似活动的训练,加强幼儿对于穿衣的概念。
在小组活动时,可安排幼儿帮助其他幼儿拉上衣服的拉链。
自制一些大拉链袋,袋内放有食物或有趣的玩具以吸引幼儿拉开拉链。
幼儿可面对着镜子,身上穿上有拉链的衣服,训练者引导幼儿将拉链扣好,然后让幼儿自己拉上拉下拉链。
工具:自制的拉链袋、带拉链的衣服。
注意点:
刚开始训练时,可在拉链孔上系一条稍粗的丝带或穿有珠子的丝线,让幼儿抓着珠子或丝带练习拉拉链。当他动作熟练之后,逐渐以极细的丝线取代,直到他能抓着拉链拉。
刚开始训练时,先用较大的拉链,然后换成幼儿身上同样大小的拉链,让他先拿着衣服练习拉上或拉开拉链,然后穿上衣服再重复练习。
训练三:
目标:脱外衣(纽扣已被解开)
方法:
进行以下活动,帮助幼儿掌握脱外衣的技巧。
双手分别握着前幅的两边,使毛巾肩上垂下示范及鼓励幼儿把毛巾的两端拉动(音乐律动)。
将外衣略提高后脱离胳膊和头,以音乐律动形式用大橡胶圈或毛巾挂于肩上,双手跟着音乐将圈或毛巾脱离胳膊和头,并鼓励互相模仿。
停止握着外衣,双手放于身旁向旁伸,做早操或律动时训练这动作。
振动双手将外衣慢慢移下:训练者先示范这动作给幼儿看,然后坐在幼儿后面,协助幼儿振动双手,将外套慢慢移下(此动作适合用于一些较重的外衣)。
双手向后伸展,各自握着另一手的衣袖。a。将木珠(手镯形)套在幼儿手腕上,教他脱出或套入,然后将手放在背后练习这动作;b。慢慢可改变形式将珠或大纽扣钉在袖口上,脱衣时使幼儿在背后容易触摸到袖口,将外衣拉出。
拉动外衣袖脱离手部。a。可用胶圈以游戏或比赛形式进行训练;b。亦可以将纸贴于衣袖或手上让幼儿撕下。
拉脱另一衣袖,示范后让幼儿对镜练习。
采用连锁法(向前或倒后)来教导幼儿将以上的技巧连贯地运用起来,完成整个穿衣的过程。训练时可集中于幼儿表现较弱的步骤。
让幼儿看你脱衣服的动作并且模仿你,让他的手放在没有扣上外套的任一边袖子上,将肩膀往后推,外套自然就滑下手臂。
要幼儿自己用手拉袖子,同时也帮助他拉,外套就很容易脱下,继续练习直到他自己能脱下外套为止。
鼓励幼儿帮助玩具娃娃穿脱衣服。
当幼儿穿着外套从户外进入时,随机练习脱外套这一动作。
工具:外套、木珠、胶圈、洋娃娃。
注意点:
更衣时可鼓励幼儿合作或自行脱衣服。
当完成后应予即时的奖赏。
可以小组比赛形式以增加趣味性。
训练时,避免使幼儿衣物穿得太多而影响活动的灵活性,同时需注意避免幼儿着凉。
训练四:
目标:解开扣子
方法:
拿一块布,缝上纽扣,然后教幼儿把扣子解开。
握着幼儿的手,教他怎样把扣子解开,再帮他按住衣服,要他把扣子解开,渐渐地让他自己做。
当幼儿学会了,就叫他练习解开身上穿的衣服。
每次脱衣服时,让幼儿自己解开扣子。
工具:布、扣子、有扣的衣服。
注意点:
若幼儿解扣子时,把扣子也一起拉了下来,不要责怪幼儿,要耐心教他。
可用洋娃娃穿的衣服或不要的衣服做练习,以免损坏了有用的衣服。
5.1.5~3岁幼儿的梳洗训练
训练怀:
目标:用面巾抹嘴
方法:
首先要幼儿学会身体认知。如在音乐课时,唱《五官歌》,再加做动作,如“摸摸头,摸摸脸,摸着眼睛看不见”。也可用绒面纸做成的面谱,请幼儿分别将五官“绒布贴”贴在正确的位置上,或让幼儿对着镜子指认自己的五官。
让幼儿学会抹的动作,如请幼儿帮忙抹黑板、抹桌子,让幼儿替脏了的“洋娃娃”洗脸。
一边洗一边拉着幼儿的手告诉他该怎么做,当你自己洗脸时,让他在旁边跟着做。
在早餐或午餐后,请幼儿拿手巾抹嘴。
在早上洗脸时,将毛巾放在幼儿手中,让他对着镜子抹脸(或将水抹在幼儿脸上,请他抹干净)。
工具:小毛巾、洋娃娃、镜子、绒布贴、黑板。
注意点:
用小手巾代替大毛巾,这样幼儿学起来比较容易。
给幼儿一块属于他自己的毛巾。
如果幼儿做得好,就表扬他,给他以信心。
训练二:
目标:在帮助下洗手及抹手
方法:
①加强对手的认识
唱儿歌“洗洗手,洗洗手,肥皂是我的好朋友,擦擦肥皂冲冲水,一点污物也不留”。
将印模印在手背或手掌上,或将颜色贴纸贴在手上,或用蜡笔教幼儿抬着手掌画,可以画训练者的手或画儿童自己的手。
②加强幼儿的手在水中的适应活动
把玩具放在水里,鼓励幼儿把手放在水中拿取玩具。
把肥皂放入水中,让幼儿拿起来。
让幼儿在水里玩拍、打、扫或拍手等动作。
鼓励幼儿将双手放进水中,听到指示后尽快拿出来(这些活动可以训练孩子将双手放在水盆内浸湿的目标)。
③涂抹肥皂的活动
可以搽润肤膏在手上,也可以先把手弄湿,让幼儿更容易把肥皂涂于手上。
④加强双手互相搓擦的动作。
搓纸团,将不同颜色的手工纸搓成小纸球。
用面粉或胶泥搓“汤丸”。
双手在水中互相搓擦。
⑤将有肥皂的手浸在水中并互相搓擦除去肥皂
在平时玩完浆糊画、手指画之后,鼓励幼儿把手浸在水中搓擦去掉浆糊或颜料等东西。
给幼儿毛巾或布,鼓励他拿着毛巾或布在水中搓擦。
让幼儿的手涂上肥皂,并将手浸在水中互相搓擦去掉肥皂。
⑥抹手活动
说明并且示范如何擦干双手,让幼儿学着做,并且告诉他这是每天该做的事,如果他能把手擦干净,要称赞他。
用湿手巾在进食前抹干净手。
用纸巾抹干净手掌上的印泥色。
在小组训练时用洋娃娃作示范,如将洋娃娃的手弄湿,请幼儿拿毛巾替洋娃娃抹干手。
工具:肥皂、洋娃娃、印泥、纸。
注意点:
当幼儿擦手时,自己在旁边也跟着做,并且鼓励他把手上的水全部擦干净。
给幼儿一条属于他自己的毛巾,上面可以写上他的名字,或者画上小动物的图案。
把毛巾架放低,这样幼儿就可以学着自己挂毛巾。
训练三:
目标:模仿用梳子梳头
方法:
①认识头部及头发。
音乐课时,唱摸摸头的儿歌,如“摸摸头,摸摸面……”
教幼儿面对着镜子做伸手摸头、点头或摇头的动作。
在生日会或玩幻想式游戏时,玩戴帽、头饰等,使幼儿注意头部。
利用洋娃娃来引出头部的位置,请幼儿摸。
贴一张头部的图片在黑板上,请幼儿指出头及头部的位置。
画一张人脸在黑板上,引导幼儿用粉笔在头上加头发。
②练习由上而下的动作
在音乐课时,唱梳头的儿歌,手放在头上做“梳头”的动作。
③分辨梳齿和梳柄
将梳子放在桌上,请幼儿拿着梳子梳头(提示他拿着梳柄)。
可用一些形状有趣的梳子来吸引幼儿拿着梳头。
让幼儿看着大人梳头,握着他的手教他对着镜子梳头,也可用一个有头发的洋娃娃来示范梳头的方法,然后请幼儿拿梳子替洋娃娃梳头。
先帮幼儿把头发梳通,再让他自己梳,梳得好,称赞他看起来更漂亮了,或准许用个漂亮的蝴蝶结或发夹。
工具:梳子、洋娃娃。
注意点:
给幼儿一个专用的梳子。
刚开始时,可先给没有梳柄的梳子或两边都有梳齿的梳子。
长头发用粗齿梳子,短头发用细齿梳子。
在幼儿梳完头之后,称赞他漂亮。
在幼儿自己梳头前,先帮助他整理一下头发,以便能顺畅地梳理头发。
训练四:
目标:在帮助下自行刷牙
方法:
①将牙刷放入口前的活动
训练者用一小块湿纱布包着食指,轻扫孩子的牙肉及牙齿,可在每次进食后,用湿纱布替幼儿刷牙齿。
②认识牙刷及刷牙的动作。
用牙刷画画。
请幼儿帮忙擦黑板。
用橡皮擦掉铅笔痕。
唱刷牙的儿歌和做动作。如“刷刷牙,刷刷牙,小朋友要刷刷牙……向上刷,向下刷……”。
利用一个会开合口的洋娃娃(有牙齿的)和一支牙刷(要稍大),以故事的方式带着刷牙活动,替幼儿拿牙刷给洋娃娃刷牙。
请幼儿和训练者每人拿着一支牙刷,训练者示范刷牙的正确动作(上下刷),请孩子模仿。
让幼儿面对着镜子,拿着牙刷刷牙,训练者从旁用手势提示。
鼓励幼儿每天定时刷牙,并持之以恒。
工具:牙刷、橡皮等。
注意点:
洗手盆的高度要适合幼儿。
可利用镜子帮助幼儿练习。
可先用软毛、细小的牙刷,如有需要,可把部分的牙刷毛剪掉,使幼儿更容易适应。
训练时间最好在饭后以培养幼儿在饭后刷牙的习惯。
必须留意幼儿的口腔肌肉是否有过分敏感的反应及咬舌动作。
可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决定在初期训练时,是否要用牙膏。
6.1.5~3岁幼儿的大小便训练
训练一:
目标:以声音或手势来表示要大小便
方法:
画一幅表示幼儿上厕所情况的图画,对孩子说:“这个小朋友在做什么?”鼓励幼儿用声音或手势表示。
在定时带幼儿上厕所前,先对他说:“你要不要去厕所?”引导他说:“唔!唔!”或“不,不。”或用手势示意,然后带他去厕所再重复说一遍,鼓励幼儿作出反应。
在带幼儿去厕所时,对他说:“现在小明去厕所……小明你去哪里呢?”鼓励他作出表示。
幼儿若要大小便,用声音或手势表示了,则立刻要赞扬他乖,给他喜欢的糖果作奖励。
工具:痰盂。
注意点:
定时给幼儿上厕所,使养成习惯。
注意便盆大小要适合幼儿。
在初步训练时,可给幼儿喝较多的水分。
如幼儿能表达出大小便需要时,要给予即时奖赏。
在适当的时候,要多用“尿尿”、“屎屎”等适当的字,让孩子有机会将这类字眼与上厕所联系起来。
如幼儿已懂得一些表达的词语,如“尿尿”、“屎屎”,鼓励幼儿在适当的时候使用。
幼儿用手势或表情来表示需要时,训练者应立即带幼儿到厕所去。
在开始训练时,可先让幼儿熟悉坐在痰盂上的姿势。
幼儿遗尿时,不要过分斥责幼儿。
训练二:
目标:坐在痰盂或抽水马桶上完成大小便过程
方法:
拿一个洋娃娃、玩具痰盂,用说故事的形式来说明上厕所的情况。如:“小明(指洋娃娃)想去上厕所,请你带他去好吗?”引导幼儿替洋娃娃做“拉下裤子,坐在痰盂上,揩抹,再拉上裤子,洗手”等一系列过程。
让大一点的懂得自行上厕所的幼儿带着其他正在学习的孩子一起上厕所,让幼儿们轮流坐在痰盂里解小便。
让幼儿看大人上厕所,并请大人使用同样的话代表上厕所。
陪着幼儿并鼓励他坐在痰盂上,当他坐上时,给他说故事或哼首儿歌让他适应。
工具:洋娃娃、痰盂。
注意点:
需要大小适中的痰盂,若是抽水马桶,则大小及高度要适合孩子。
让幼儿觉得坐在痰盂上是件愉快而享受的事,这是训练使用厕所的第一步,但不要让他坐在痰盂上的时间一次超过10分钟。
训练三:
目标:白天及时要求上厕所
方法:
让幼儿穿有松紧带的裤子,以便于训练。
慢慢地不主动带幼儿去上厕所,让他自己要求去,在痰盂边放一小矮凳,好让他自己坐到痰盂上去。
当幼儿在户外玩耍时,随时注意他是否要上厕所,并在特定时间里问他是否要去。
当他说要上厕所时,要加以表扬和鼓励。
带幼儿到陌生的地方,记得告诉他厕所在哪里,并说明哪间厕所是可以使用的,这样可以避免意外。
训练四:
目标:大便后表示或等候揩抹
方法:
用一个洋娃娃和痰盂作示范,指示幼儿在大便后,要告知训练者揩抹后才可拉上裤子。
幼儿坐在痰盂上大便,过一会儿,要问他:“好了没有”。让他表示“没有”或“好了”,或用点头、摇头来表示。
幼儿坐在痰盂上大便,问他:“拉好了吗?”若幼儿点头示意,告诉他:“现在我去拿卫生纸替你揩抹,你坐着等一会!”让幼儿等一会,然后赞扬他乖。
训练五:
目标:午睡时不尿床
方法:
午睡前让幼儿先上厕所。
午睡前不要喝水。
幼儿没有尿床时,要说他乖。万一尿湿了,不要责骂他,叫他帮忙换床单。必要时可以使用塑胶床垫。
幼儿一睡醒,记得看他有没有尿床,如果还没,就带他去小便。
如果听到幼儿醒来,让他赶快上厕所,通常幼儿们是在睡醒时才尿湿的。
训练六:
目标:晚上不尿床
方法:
睡前带幼儿去小便或让他自己去。
晚上不要替他垫尿布,只须用塑胶布铺在床单上。
大人睡前,将幼儿唤醒去小便。
如果幼儿没有尿床,可以给他一些小奖励。万一尿床了,不要责骂他,但要叫他帮忙换床单。
如果幼儿仍旧尿床,则每隔2小时看看他是否尿湿了,以决定他小便的时间,用闹钟在幼儿通常会尿床的时候提醒他去上厕所。
将唤醒幼儿的时间慢慢延长至清晨。
工具:闹钟。
注意点:
晚饭后不要让幼儿喝过量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