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最后一棵树
14904400000018

第18章 二传手

孙闻闻和王大志,都是机关里的年轻人,两个人同一年走出校门,同一天背着行李来到黄海市建设局报道。虽说后来各自谈对象、结婚、娶老婆的时间各不相同,可他们同时赶上建设局最后一批分房子,两家住在一个楼栋,同一楼层,门靠门,星期天、节假日,两家人经常弄到一起打牌、搓麻将、或是结伴到公园、郊外游玩去,好得就像一家人似的。

去年秋天,孙闻闻提拔建设局做了“一把手”,两家人虽然还像过去那样和睦相处,友好有佳。但是,孙闻闻、孙大局长自从坐上局长的宝座,每天忙于会议、酒宴和各种迎来送往的应酬,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再加上他爱人在医院里工作,白班夜班的没有个规律性,孩子送给老人照看,家中的房门,常常是“铁将军”把守着。

可做上局长的孙闻闻,手中有了权,上门来找他办事的、送礼的人,一天天见长。他们中,有的是王大志他们单位的同事,有的王大志根本就不认识,深更半夜地摸上楼来,时常是按半天门铃,不见对面开门。怎么的?孙局长和他爱人都不在家呀!

那样的时候,王大志的爱人,常常会悄悄地扒在自家门后的猫眼上张望,回过头来,再悄声告诉王大志,说:又是什么人,往对面(局长家)送礼来啦?

王大志虽然没有像他爱人那样好奇,可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想当初,他王大志和孙闻闻,是同一天走进建设局的,为什么人家几年的功夫,就爬上局长的宝座,而自己还是平头百姓一个呢?一想到这些,王大志的心里就很不平衡。他训斥妻子:你不要去管人家的闲事。

可,有些“闲事”,你越不想管,偏偏有人找上门来让你管。比如,往孙局长家送礼的人,三番五次地登门,就是捕不到孙局长或孙局长的夫人在家,万分焦急之中,就想到对门的王大志两口子,满脸尴尬地敲开王大志的家门,先是打听对门孙局长家是不是还在这儿住,再就是想把所带来的礼物放在王大志家,让王大志两口子给帮忙递过去,当他们的“二传手”。

对此,王大志两口子自然不好推辞。因为,有些前来送礼的人,都是王大志他们一个单位的,既委托到他们,有些事儿,也都不背王大志两口子啦。再者,是一些工程队的包工头儿,他们上门来送礼时,目的是能从孙局长手中揽到可以苦大钱的工程项目,他们好烟好酒的提来“认门”时,大都声称是局长家“老表”之类的什么亲戚,你能不管吗?尤其是想到以往两家邻居关系又是那么好时,就帮助收下了。

这样以来,王大志两口子可真是成了名副其实的“二传手”。这期中,可能也有孙局长的暗示在里面,比如某某人送礼找到他家门口,看到铁紧锁,就打电话问他孙局长何时回来,孙局长自然心知肚明是送礼的等在门口啦,就含糊其词地说:“你有什么事,跟我们家对门的说一下吧!”

回头,孙局长在外面喝过酒回来,王大志两口子将接收下的好烟好酒,以及大包小包的递过来时,孙局长或局长夫人总要客气一下,说:“哟,谢谢啦,你们留着吃吧!”

话是那样说,可事情哪能那样做呢,王大志家日子虽然过得比较清贫,还不至于去贪图别人家的东西。每回,他们都是如数家珍一样,报出某某某送来的什么什么,让孙局长,或局长的夫人过目后,才肯离去。

久而久之,送礼的人也都从侧面打听到,只要把东西送到孙局长家对面的王大志家,事情就算是办妥了。

可这一段时间,王大志的父亲突然查出肺癌来,住在王大志他们家附近的一所医院里,王大志两口子早早晚晚地要去医院伺候老人,弄得那些往孙局长家送礼的人,连王大志的家门也敲不开了。

这天傍黑,王大志媳妇拎着饭盒从医院回来,开门一看,地板上躺着一封没有封口的信件,原认为又是什么人往孙局长家递“红包”,打开来一看,王大志的媳妇顿时吓傻了!

怎么的?那是一封敲诈信,白纸黑字地告诉王大志两口子,接到此信后,必须在第二天晚上12点之前,将三万块钱,如数装在一个垃圾袋里,送到楼下第二个垃圾桶内。否则,将暗算他们全家!

看过此信后,王大志媳妇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快叫王大志回来!再者,就是感到莫名妙,冤枉!这是什么人干得缺德事?想敲诈钱财,也不找个有钱的人家,王大志媳妇没好说,敲诈对面的孙局长家多好呀,他家里天天送礼的不断,有的是钱,欺负咱老百姓干什么。但,此时此刻,王大志媳妇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快点叫王大志回来处理这“烫手的山芋”,她顺手摸过电话,语无伦次地告诉正在医院伺候老人的王大志:“你,王大志,快回来吧,家中摊上大事啦!”

王大志接到电话后,满头热汗地跑回家,进门,媳妇含着泪水把信拿给他时,说:“有人给俺家写来敲诈信!”

王大志先是一愣,随后,自言自语地嘀咕道:“怎么会呢?”

王大志媳妇指着信笺上“王大志”的大名,说:“这上面,可是清清楚楚地写着你王大志大名哟!”

王大志阴沉着脸不吱声,媳妇一旁嘀咕说:“没准,这写信的人,把我们家当成对面孙局长家啦?”

这时间,王大志的媳妇从那封敲诈信上,忽而看出主意来,她悄声告诉愁眉不展的王大志:“干脆,咱们把这封信的眉头去掉,再装进信封里,插到对面门缝里去,让孙局长家处理去,反正他们家有的钱。”

王大志接过那封敲诈信,仔细一看,噫!有门。敲诈信的通篇,只在眉头上提到他王大志的大名,下面的内容中,全都是一些刀光见影的恐吓语言。

也就是说,只要把眉头上“王大志”的大名剪掉,下边的内容,不管送给谁,都是适合的。

王大志两口子想到做到,立马找来剪刀,将那封敲诈信,上下一剪,只保留了中间的“敲诈”内容,重新装入信封之后,趁对面孙局长家没有人的时候,悄悄从门底的缝隙间,将那封信“传”给了孙局长家。

当天夜里,王大志两口子没有睡好。对面,孙局长家两口子更没有入睡,半夜里,孙局长还站在阳台上抽烟,后来,天都快放亮了,还听见孙局长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想毕,孙局长是在为报不报案,而在思想斗争哩?

敲诈信上说了,如果“报警”,要先从他们家的孩子身上动刀子,之后,还要对他们家双方老人实行致残性的报复。如果,能顺顺当当地将三万块钱拿出来,啥事就没有啦!

王大志媳妇跟王大志分析说,孙局长不会为三万块钱,而拿小孩、老人作赌注的,因为,他们家的钱来得容易,破费一点也不会心疼。王大志虽然没有表态,可他内心里也是那样想的。三万块钱,对孙闻闻、孙局长来说,兼直就是九牛一毛,他何不破财灭灾呢?

天亮以后,以至第二天一整天,王大志两口子都在密切地关注着对面孙局长家的动向。

晚上,大约快九点的时候,王大志两口子突然听到对面孙局长家的房门响,王大志媳妇怀疑孙局长下楼送钱去了,扒在门后的猫眼上想看个究竟,可对面孙局长家没有开灯,什么也没看到。王大志和他媳妇很快躲在后阳台上观望,也没看到孙局长家什么人接近楼下的垃圾桶。

当时,王大志想:刚才孙局长家的房门响,是不是孙局长家什么人将“钱袋”已经送到楼下垃圾桶里去了?若真是那样,这件事情就算是平息了。否则,如果孙局长家不把三万块钱如数送去,接下来受伤害的,还是他王大志。因为,那封敲诈信,是指名道姓地写给他王大志的。所以,王大志很关心对面孙局长是不是按“敲诈”信上说得去做。可王大志两口子躲在后面阳台观察了很久,一直没有看见什么人接近楼下的垃圾桶,王大志两口子心里很不踏实。后来,大约快半夜的时候,王大志打着手电,假装去楼下倒垃圾,目的是想看看垃圾桶内,到底有没有装钱的垃圾袋子。

可王大志怎么也没料到,就在他打着手电,接近楼下垃圾桶的时候,突然被四面埋伏的警察给围住了。

王大志被警察擒拿住时,大喊大叫,问人家为什么抓他。可那些守候已久的警察们,将他王大志带到公安局一取指纹,正好与“敲诈信”上的指纹相同,上来就给他戴上手铐子。

审问室里,王大志道出实情——

一周前的一天晚上,王大志一个人在家时,有一位老板,将三万块钱藏在一条“三五”烟里,想通过王大志,将那条“烟”,递给对面的孙闻闻、孙局长。

王大志呢,当天正为父亲的住院费发愁,看到那条“烟”里藏“金”时,灵机一动,小街上买来一条“三五”,给它来了个调包计。

而那位送“烟”的老板,在孙局长那儿没有办成事,就怀疑那条“烟”被王大志给调换了。但是,又不好指名烟里藏钱。所以,人家来了个“黑吃黑”的办法,让他王大志把私吞的三万块钱“吐”出来。

这样,来回一折腾,送钱的老板和王大志,一同犯了敲诈罪,被关进“局子”,而对门的孙闻闻、孙大局长,也因“拔出萝卜带出泥”,被市纪委和检察机关隔离审查起来。

原载《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