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最后一棵树
14904400000026

第26章 巧计存钱

安然读书的那所中学,是全市最好的重点中学。但,安然所在的班级,不是那所中学的重点班级。安然他们班里,学习拔尖的同学不是太多,打架斗殴,讲究哥们义气的反倒不少。

安然的妈妈,很担心安然跟着他们班里的坏孩子学坏,时不时得就要提醒安然:“好好学习,否则,将来没有出息!”安然很理解妈妈的意思,更理解妈妈供他上学的艰辛。

安然的爸爸和妈妈七八年前就离婚了。安然的爸爸在黑山泉煤矿挖煤,在安然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爸爸与矿区一个小寡妇好上了。从此,在安然的记忆里,妈妈就不许他再提爸爸了。安然考上中学的那年夏天,想去矿上看看爸爸。可妈妈不让去。妈妈说:“你爸爸早死了,你去看他干什么!”其实,安然的爸爸还在矿上挖煤。妈妈恨他!连儿子都想让他见。

安然的妈妈原先是市塑料十三厂的工人,三年前,厂子倒了,可她为了供安然读书,每天坚持往郊区送煤球,挣钱不多,但能维持安然读书和家庭的正常开销。

安然妈妈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妈妈知道孩子学习有用!平时她能为安然学习所要做到的,尽量做到了。电视上说“脑黄金”可以帮助孩子增强记忆,妈妈就张络着到商场去买“脑黄金”;广告上讲,青少年吃山核桃,可以补充大脑的营养,妈妈就不惜一切代价,托人从山区买来山核桃。学校提出来要买的学习资料、课外读本,妈妈从来不疼惜钱,百分之百的满足他。

总之,家中花钱的地方很多。而安然的妈妈挣钱的路子,只有一条,那就是每天一清早起来,赶到煤球厂,拉上一板车煤球,送到近郊的农村后,大街小巷的喊呼:

“卖煤球喽!——”

“卖煤球哟!——”

有时候,喊上半天,也喊不来一个人。城市郊区的不少农家,也都跟城里人一样,用上了煤气、液化石油气了。安然的妈妈越来越觉得送煤球这生意难做了。尤其是到了周末的下午,她为了等儿子回家,干脆就放弃往乡下跑了,挣不了几个钱不说,关键是周末这天下午,儿子要提前放学回来,她要劝儿子去洗个澡,晚上给他做点好吃的,改善一下生活。

今天,又是周末。安然的妈妈提前把饭菜做好了,等着安然回来。可等到天黑,也没有等到儿子。妈妈有些心焦,打电话到安然同学家一问,人家说安然早就放学回去了。安然的妈妈这才慌了神,慌忙换了身衣服,要去学校找。

还好,就在妈妈下楼的时候,安然背着书包回来了。妈妈手电筒照到安然的脸上,又惊又喜地问他:“你怎么才回来?”

安然吱唔了一声,说:“写作业了!”

妈妈有些不大相信,举出例子,说他们班,谁谁谁,早就放学回来了,你怎么磨蹭到现在?

安然没有吱声。

回头,安然坐在饭桌前吃饭了,妈妈还是有些不放心,问他到底在外面干什么了?妈妈担心外面电脑城、娱乐城什么的太多,怕安然跟一些坏孩子学坏。安然的身边没有爸爸。这教育孩子的事,全是妈妈一个人担着。所以,妈妈对安然特别关注!

安然呢,看妈妈问得认真,半天抬起头来,告诉妈妈,说他们老师布置了一道作文,题目是《我第一次存钱》,班上好多有钱人家的孩子可能都存过钱,当堂就把作文写完了。可他从来就没有存过钱,不知道怎样去银行存钱,拿到那个作文题目以后,直发愣!趴在课桌上,苦思暝想到同学都走光了,他还是没有想起来怎样去存钱,尤其是第一次存钱的那种感受,找不到。

安然跟妈妈说,能不能给他一点钱,让他亲自去银行存一下,亲身经历一下那种存钱的滋味呢?说到这里,安然怕妈妈不理解,放下手中的碗筷,跟妈妈解释说,这种做法叫“体验生活”。安然举出很多大作家,写出名作名篇和体验生活的来例,比如说赵树理,他不深入农村,怎么能写出“山药蛋派文学”呢,还有老舍,他要不是北京人,怎么能把北京的《茶馆》,写得那么入木三分?

妈妈听了安然的一番话,觉得安然说得有道理,答应给他一点钱,让他去体验一下存钱的生活感受,当即问他:“你要多少钱?”

安然反过来问妈妈:“家里有多少钱?”

妈妈说:“平时拉煤挣的钱,随手都花了,要说存款,也就是三千、两千的。”

安然说:“那你就给我一千好啦,省得存少了,让人家储蓄员笑话。”

妈妈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去里点出一千块钱给安然,妈妈告诉:“你就到我们家楼下那家工商银行分行去存好了……。。”

安然怕妈妈继续说下去,打断妈妈的话,说:“好啦好啦,你把钱交给我,你就别再说了,明天你让我自己去体验好啦!”

妈妈想想也是那个理儿,如果她再把存钱的一整套手续都说给儿子,那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妈妈也就不吱声了。

第二天是星期天,按惯例,星期天的早晨,安然要睡到八九点钟才起床,可这一回,妈妈一大早起来去郊区送煤球时,发现安然已经不在床上了。

想毕,那孩子今天要去存钱,心里激动的,是不是一大早就去街上找银行存钱去了?妈妈轻轻地摇摇头,心想:这城里的娃哟,什么都不懂得,天这么早,哪家银行能开门迎客呢?

好在儿子是为了写好作文而起个大早,随他去吧。当下,妈妈只管收拾好她的拉煤车,招呼着楼上楼下几个一同拉碳的姐妹,去郊区送煤球去了。

中午,安然的妈妈忙着送煤,没有回家。

傍黑,妈妈从郊区农村送煤回来时,考虑今天是儿子的星期天,要给他改善生活,专门买了一只大个的野山鸡,带来一些郊区菜农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想让儿子解解馋,尝尝菜农的“绿色食品”。

可进家以后,原认为安然会在家里写他的《我第一次存钱》,可打开房门,一切还是早晨她出门时的老样子。也就是说,安然一大早出去存钱,到现在,一整天都没有回来。

妈妈心里直犯嘀咕:这孩子,存钱怎么存了一天?是不是把钱搞丢了,不敢回来了。还是存好钱,跑到同学家去写“存钱感受”去了?

妈妈心里一边这样胡思乱想着,一边把饭菜做好,等着安然回来家吃晚饭,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安然回来。

妈妈想:这孩子,这两天有些不大对劲儿,放学不按时回家,还搞什么“存钱感受”,莫不是儿子做了什么亏心事儿背着她?她打电话到安然同学家找安然,回答:都说不知道。她还想打电话到银行问问,是不是有个十五、六岁的小男孩,到他们哪儿去存钱?

可转而又想,这会儿,已是晚上下班时间了,街上的银行全都关门了。哪这孩子到底跑哪里去了呢?安然妈妈坐卧不安!

忽而,她想来问一下安然他们班的同学,是不是老师真布置了《我第一次存钱》的作文题。没料到,这一问,安然的妈妈更加恐慌了!

这一周,安然他们班里,根本就没有作文课,更别说布置什么《我第一次存钱》的作文题了。

刹那间,妈妈傻眼了,她呆立在电话机旁,好半天没醒过神来。回头,等她慢慢冷静下心来之后,她似乎意识到:完了!儿子一定出了大事情,十之八九,是做了坏事,被人敲诈了;要么,带着钱,离家出走。妈妈当即来到安然的小屋,想查找一下,他是否留下什么信件之类。

可翻了半天,什么也找到。最后,安然的妈妈要打电话报警时,忽而看到安然的书桌上,放着一张头一天的晚报,其中有一条用黑笔勾画出的报道,说:昨天夜里,黑山泉煤矿,发生瓦斯爆,一百多名矿工被埋在井下……后面的文字,妈妈还没有读完,就已经泪水模糊了!她知道:儿子去找他爸爸了。

原载《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