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梦向北川
14904600000020

第20章 一座古城,一部厚重的历史

金明春

一座古城,就是一部厚重的历史。

驻足滦州古城,这古色古香的古城让我们心怀崇敬。滦州古城,原为殷商时期黄洛城旧址,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位历史老人历经风雨、饱经沧桑。

如果你是梦,那我就不愿醒来。梦是飞扬的,而你凝重。滦州古城,留给我们厚重的思索。喧嚣浮噪烟飞云灭,而历史恒久空寂永恒。据旧志载,滦州城设东西南北四门,与城内四条大街相通。十字路口有钟鼓楼一座,俗称“阁上”。古城四门之上,均嵌有一块平滑的碑石,上刻各门名号,东门叫“御滦门”,为防御滦河水灾之意;西门叫“迎恩门”为西对京城感谢皇恩迎接钦命之意;南门叫“安岩门”因岩山状如伏虎,安岩即“降伏、安抚”之意;北门叫“靖远门”,因元朝残余势力经常南下侵扰,“靖远”含有“绥靖威镇”之意。四门建筑规格一致,均高大宽敞。门洞高2.1丈,宽1.75丈,长5.5丈。门外围筑半月形城垟,名“月城”,也叫“瓮城”。瓮城半径9丈,其城门稍矮于主城城门。东西月城门朝北,南北月城门朝东,瓮城与主城浑然一体,上面马道垛堞紧密相连,敌台、垛口和城垟、瓮城前后交错呼应,守护城防,无懈可击。历史旋转着身子,让我们从后影看到前身。筑起历史的站台,透视一个岁月的内脏。一个响亮的历史取样,复制了一个久远的呼吸。一段段唱酥了的故事,又翻身深深喘息。谈笑之间,打捞结晶的情节。

东门白义庵,供奉白娘子;西门文昌庙,供文昌帝君;南门关帝庙,供汉寿亭候;北门真武庙,供龟蛇二神。此外城内城外还有按皇朝旧制统一设立的庙宇,如文庙、武庙、魁星阁、玉皇阁、城隍庙、五道庙、三官庙等,以及纪念当地历代名人的诸公祠和一些其它宗教性建筑。恬淡,使现实更真切。恬淡,使生活更真诚。恬淡,使希望更贴切。恬淡,使未来更美丽。幸福,洋溢开来。

让它三尺有何妨的“仁义胡同”的传说,在滦州人世代相传,古朴的民风源远流长。这里的人们是幸福的,因为纯净。纯净的生活,纯净的劳作,纯净的心灵。保持一种静美的心境,拥有一种平淡的心态。在纷繁中淡定,在苍茫中从容。人不应该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变得突然高兴或者沮丧。淡定的力量给人的是一种内心的定力。有阳光照耀心灵,心底里便会一片碧绿。心静下来,阳光温暖起来,空气清新起来。面向阳光,沐浴温暖。清风吹拂,送来远方的祝福。世事沧桑,风起云涌,坐看一株雅菊,它的鲜艳、它的芳香,是对你的问候。春天的温暖,夏日的热烈,秋天的清爽,冬雪的洁白,是四季对你赐予。花红柳绿,山清水秀,是自然对你的赐予。拥有善美的心,夜里便拥有一轮清月。拥有善美的心,清晨便拥有一轮红日。

清末十大巨案之一、轰动全国的杨三姐告状的故事曾经发生在这里。灰色的古衙门楼、灰色青砖砌成的墙垣、灰色青条石铺就的路面、灰色的檐瓦、灰色的古城墙、老头灰色的衣帽……灰色是这里的流行色。这里少有色彩,却饱含温度。历史古城,是我们世代的精神财富和栖息居所。历史古城,洋溢着温情和暖意。古衙门楼是一处典型的明清式木构建筑,门侧两壁呈八字状外撇,两大檐柱为披麻裹漆朱红木柱,柱基分别为方形莲花式和覆盆式石础。梁架斗拱不见一钉一铆,全是插榫结构。四角飞檐,筒瓦盖顶,正脊上嵌砖雕花卉,两侧各嵌一吞脊怪兽,蹲立朝天,张目上顾。州衙后院就是“北花园”,为全城制高点,登园远望,州城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古城,我的至亲至爱的古城。我想,走出千里万里,滦州古城依然在我梦里。走出千里万里,滦州古城依然在我心里。

风风雨雨,滦州古城自辽代筑城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日伪统治、中华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1100多年,阅尽人世沉浮,饱经战乱沧桑。古城就像美酒一样,时间越久,越是醇美。它给我们视觉的盛宴,它给我们心灵的盛宴。原始、古朴、纯净、质朴。这里是滋养生命的天堂,这里是静养心灵的天堂。

滦州古城,精神圣地。

滦州古城,心灵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