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梦向北川
14904600000029

第29章 千年古镇的体温

金明春

历史,匆匆走过。岁月,沧海桑田。时间,留下的痕迹成为我们珍贵的记忆。千年古镇大通是一个拥有近三千年历史的江南古镇,其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历史上众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历史的脚步,留下深深浅浅的的脚印。在千年古镇面前,我仿佛走进历史的隧道,触摸到千年古镇的体温。

阳光,在曾经微笑过的地方留下的是温暖。花朵,在曾经微笑过的地方留下的是果实。风雨,在曾经微笑过的地方留下的是彩虹。瀑布,在曾经微笑过的地方留下的是壮观。年轮,是树木曾经微笑过的地方。那里,有智慧菊花般开放,这是岁月的沧桑,这是岁月对我们的奖赏。古镇,是历史留给大通人的宝贵的恒久的财富。大通人是幸福的,因为历史离他们很近。

美丽的大通,这种美丽是一种壮美。这里临江、含湖、依山,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长江淡水豚自然保护区”、佛教重点寺庙“九华山头天门”大士阁、曾拥有“三街十三巷”的和悦老街以及生态景观得天独厚的白浪湖、祠堂湖等众多著名景点。我们沉浸在壮美中,我们沉浸在历史厚重的文化中。

在历史面前,在古镇的怀里,我们感受着历史的久远和亲近。铜陵大通镇,它曾与安庆、芜湖、蚌埠齐名的安徽“四大商埠”之一。清末民初,是大通古镇的鼎盛时期,小小的古镇上居住着10余万人,有着“小上海”的美誉。大通镇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有:青通河、长江、鹊江、祠堂湖、白浪湖、潜洲沙滩湿地、江心洲田园风光、国家级淡水豚自然保护区(现为国家3A景区)。人文旅游资源有:九华山头天门——大士阁、和悦老街、澜溪老街、清代的天主教堂、明清古井、古渡口、盐务招商局、三家日报社(清末民初时期的《大通日报》、《鹊江日报》、《新大通报》)。这里,至今还保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痕迹。历史的长河,流经岁月的大地,激起朵朵浪花。在每一朵浪花里,我们看见了历史的容颜。这里曾诞生神奇的神话,这里拥有人间仙境。

在这里,建筑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种凝固的历史。大通钟楼,它是一座至今已经有着近70年历史的建筑物。这座钟楼用料考究,造型别致,坚固雄伟,高高地屹立在大通镇中心的长龙山“西瓜顶”上,呈四方立柱型,边长约为4米,圆形拱门,高约20余米,上下三层,是目前大通镇上最高的建筑,登临其顶,大通美景尽收眼底,鹊江两岸一览无余。这座钟楼是西班牙人在大通修建的,现在大通钟楼已被铜陵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每当站在这些历史留下的建筑面前,总是感慨万千。在这些古建筑面前,我们似乎看到了历史的背影。

遥远的梦境,最近的风景。在千年古镇的怀里,我们感到了古镇的从容,我们触摸到古镇的心跳,我们感到了古镇的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