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成长历程——企业家(2)
14905200000014

第14章 李秉哲

李秉哲,生于韩国,他使三星商会从一个小本经营的贸易商行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4个大企业的世界性大财团。

李秉哲1910年2月12日出生于韩国宛丁郡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富裕的家庭给他提供了较好的求学条件。渴望新知识的李秉哲先后在四所学校读书,从普州、汉城一直到日本的早稻田大学,但由于中途退学,没拿到一个文凭。汉城和东京的学习生活使他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经受了锻炼。

从东京回家后,他在汉城和家乡度过了几年失去自制的生活,整天游玩,消磨时光。一天深夜,已是三个孩子父亲的李秉哲踏着月色回家,看到甜睡的三个孩子,感到光阴虚度太多了,他决心投身适合自己性格的实业上去。经过调查了解,他决定投身加工能力不足的粮食加工业,于1936年与两个朋友合伙,在马山建起了“协同精米所”。但开业仅一年,资本便亏损2/3.李秉哲总结经验,鼓励合伙人继续干下去。有了第一年教训,李秉哲再次苦心经营,不仅本钱赚回来了,还赢利2万元。后来李秉哲经过仔细研究,决定投身于土地经营,但好景不长,在他正准备大干一场时,日本的对华侵略战争使银行催还贷款,他被迫低价出售资产,最后又两手空空。

1938年,经过几个月考察访问,李秉哲决心向中国东北出口果品和干鱼,成立“三星商会”,同年他办了一个面粉加工厂。

他坚持“疑人勿用,用人不疑”的原则,请来早稻田大学的学友李舜根负责“三星商会”,把日常业务都交给李舜根。后来证明,李舜根确实是可靠的人,为“三星商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后来李秉哲收购“朝鲜酿造”,使其从一个小厂成为大邱市的最大税户。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对粮食物资实行统制。

1942年,李秉哲把“三星商会”和“朝鲜酿造”的业务交给李舜根,回到家乡。

朝鲜复兴后,为改善国内物资匮乏状况,李秉哲曾创办“三星物产公司”经营国际贸易,并使“三星物产公司”成立一年多就成为第七大贸易会社。朝鲜战争爆发使他失去了苦心经营的事业。李秉哲空手回到大邱,幸好留在大邱的“朝鲜酿造”在朋友的经营下不仅未倒,还积累了3亿元资产。以此为资本,李秉哲重振三星。三星物产一年内资本膨胀至60亿元。但李秉哲知道这其中包含53%的通货膨胀因素,赢利不过是沙滩上的楼阁,又通过一番大量的调查后,他决心投资国内急需而自身实力又可以达到的制糖业。1953年6月,李秉哲和其他几个股东出资2000万元新币,成立了“第一制糖工业会社”。经过会社上下努力和各方支持,第一制糖终于获得成功,三星迈出了作为现代生产企业的第一步。后来其他企业纷纷投资制糖业,李秉哲反复考虑,决定兼营其他产业,于是他使第一制糖工业会社成为能生产三十多种食品、饲料的综合企业。为造福社会,李秉哲决定投资毛织业,以代替进口节省外汇。李秉哲以发展的眼光,坚持从高起点大规模出发。他派人到国外学习技术,指派专人收集国外羊毛市场以保证原料质量,使之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产品还畅销世界。

为了实现肥料自给和农村经济发展,李秉哲又投资于政府都无力投资的肥料工业。为建大规模肥料厂,他引进巨资。1965年12月,工厂开工建设,两年后建成。后来由于政治原因,李秉哲把肥料厂51%的股份上缴国家,然后退出了三星经营第一线。1968年,李秉哲又返回面临困难的三星财团,并领导三星向电子工业进军。三星加入电子业,刺激了韩国电子业发展。在奠定三星在电子工业的基础地位后,李秉哲把投资方向转向重工业,建立了造船、机械、石油、化工、建筑等产业。最后,李秉哲向尖端产业发起了挑战。

今天,三星已发展为一个世界性的大企业,而它之所以能从微不足道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大企业,这和李秉哲的挑战精神和不断开拓进取的意识是分不开的。李秉哲在他五十多年企业生涯中创办了许多企业,涉及广大的领域,是当之无愧的韩国第一财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