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宇宙到底有多重
14906100000029

第29章 世界上第一架私人航天飞机“太空船1号”的质量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航天、宇宙飞船、载人进入太空,这些都是世界上极少数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倾全力才能打造出来的东西,动辄数十亿上百亿美元的投入还不一定能搞得出来,怎么会有私人玩得起?

近年来航天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太空实验的火爆,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纷纷开展太空零重力下的各种实验研究。这些实验必须在没有重力的地球轨道上进行,每项载荷通常重几千克至数百千克,需要在太空停留几天时间。而美国的航天飞机和运载火箭都在执行军方和政府机构规定的任务,只能用搭便车的方式顺便搭载一些实验载荷,既不能保证时间,费用又很昂贵,对搭载的物品还非常挑剔,常常排队很久也安排不上,严重影响了空间科学的进展。

另外,太空热也引发了一些富人上太空旅游观光看风景的向往。根据一项调查,仅在美国和加拿大就有10多万人,愿意支付每人10万美元遨游地球亚轨道空间。这就为私人小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创造了机会。为了激励人们开发出可重复使用的载人航天器,著名企业家彼德·迪曼蒂斯出资1000万美元,创立了国际太空飞行器设计竞赛安萨里X大奖。获奖的要求是:第一个设计制造出能够携带3名乘员的航天器,到达100km高的地球亚轨道空间,然后安全返回地面,在更换不超过航天器重量10%的装置之后,14天内再次重复地球亚轨道空间飞行。目前在美国,大约有几十家私人小企业瞄准了这一竞赛奖项,努力研制开发新一代低成本的载人航天器。

在这些私人小企业五花八门的设计中,目前只有两种载人航天器可以投入使用,一种是名为“猎隼”的小型运载火箭,可将重几十千克的小卫星送入近地轨道;另一种则是名为“太空船1号”的小型航天飞机,自身质量2吨,有一个驾驶席和两个乘员席,机翼宽而短,机身尾部有一台火箭推进器,发射时先由一架运载飞机将其携带至海拔1.5万m的高空,“太空船1号”与运载飞机分离后,可以在80s内依靠自身动力上升到100km地球亚轨道,并在那里停留约3分半钟。

2004年6月21日,“太空船1号”进行首次亚轨道高度试飞取得成功,随后凭借自身机翼,重返大气层后平安返回地面,飞行共持续90多分钟。同年10月4日,“太空船1号”在更换很少的零部件后再次冲击纪录,飞行高度达到了112km,最后安全返回。不仅顺利赢得安萨里X大奖,而且向世人证明廉价太空游指日可待。

目前,“太空船1号”的设计师正在与英国维珍集团合作,着手研制一架可乘坐6人的小型航天飞机,能以3倍音速升至143km的高度。他们计划将在2010年前开辟世界上首条商业太空飞行航线,把旅游观光者送入地球亚轨道空间并停留数分钟,每名乘客收费约15万美元。